首頁 > 寶寶護理 > 母嬰資訊 > 比家暴更可怕的,是“打擊式教育”,做父母的最好看看

比家暴更可怕的,是“打擊式教育”,做父母的最好看看

來源:育娃網    閱讀: 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像宋丹丹這種打擊式的教育方式,在短期內或許你沒覺得對孩子有什麼影響。但當孩子在學習上、生活上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就會想起平時父母所說的“你很沒用”、“你是廢物”等負面詞彙,從而越來越懷疑自己,漸漸的迷失了自我,…

原標題:比家暴更可怕的,是“打擊式教育”,做父母的最好看看

兒子放學回到家,高興地跟媽媽講:“媽媽,我這次語文考試考了全班第一!”媽媽不屑地迴應道:“先別得瑟。你知道你總分年段排名多少嗎?”兒子頓時啞口無言。媽媽扯着嗓子說道:“總分年段210名。你不覺得不好意思嗎?我都替你不好意思。還不好好去反省反省!”

以上的情景你是否似曾相識呢?在傳統教育觀念的影響下,許多父母認爲孩子不能誇,一誇就會驕傲。只有在不斷地打擊下,孩子纔會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於是,大人總是時時提防着孩子犯錯,擔心一放鬆孩子就會失敗。而孩子在這種高壓的控制下,常常內心充滿無肋感,每天戰戰兢兢地過日了。

這種打擊式教育的能讓家長幫助孩子獲得成功嗎?答案是否定的。

比家暴更可怕的,是“打擊式教育”,做父母的最好看看

一、父母期待孩子成爲什麼孩子就會成爲什麼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父母若以正面的信念期望孩子能成爲什麼,將來孩子就會成爲什麼。

哈佛大學曾經做過一個實驗。該實驗請來兩位水平相當的老師,並找來了兩組學習一般的學生。要求這兩位老師分別給這兩組學生教授相同內容的課程。在教課之前,其中一位老師被告知,他很幸運地分到了一組天資聰明的學生。而另一位老師則被告知,他分到的這組學生智力一般。

一學年結束後,實驗者發現,被告知“聰明”組的學生比“一般”組的學生成績上整整領先了一年。

實驗的結果爲何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顯然是由於老師對學生具有不同的期待值導致的。簡而言之 ,由於老師對學生具有不同的偏見,便產生了不同的態度,從而會以不同的方式對待學生,進而產生不同的結果。

正如實驗中所看到的,父母的打擊式教育傳達給孩子的則是,“笨死了、”“你很沒用”等負面的、消極的感受。

宋丹丹對自己的兒子巴圖就是一個顯著的例子。宋丹丹在參與《嚮往的生活》節目時,帶上了自己的孩子巴圖。節目當中,宋丹丹一直不停地打擊巴圖。她先是埋怨巴圖不會生火。接着,當巴圖和大華搭建雞窩時,宋丹丹又是一番數落。同時,宋丹丹還不時地誇獎別人家的孩子大華,說其聰慧能幹不止,然後甚至直接當着所有人的面當衆說"我生了個廢物"。

像宋丹丹這種打擊式的教育方式,在短期內或許你沒覺得對孩子有什麼影響。但當孩子在學習上、生活上遇到困難的時候,他就會想起平時父母所說的“你很沒用”、“你是廢物”等負面詞彙,從而越來越懷疑自己,漸漸的迷失了自我,變得越來越自卑。

比家暴更可怕的,是“打擊式教育”,做父母的最好看看 第2張

二、教育孩子的最好時機是在孩子做對事的時候

當你被問到:“家長教育孩子的最好時機是什麼時候?”你會怎麼回答呢?許多人會說教育的最好時機應該是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然而,家庭教育專家沈奕斐告訴我們,教育孩子的最好時機是在孩子做對事的時候。

沈奕斐曾在節目中談到,她的大女兒性格比較內向。女兒小時候跟她出門時,路上遇到認識的親朋好友,她會跟她的女兒介紹這位是誰誰誰。然而,女兒總是低着頭不好意思打招呼。沈奕斐從沒因此責怪她。有次出門又遇到一位朋友時,她還是照樣跟女介紹,這天,女兒居然小聲地喊了一聲:“阿姨好!”回到家後,她馬上對女兒予以肯定,誇女兒今天很有禮貌。從那以後,女兒逢人都會打招呼了。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人性中最深切的稟質,是被人賞識的渴望。”生活中,沒有哪個人會喜歡被批評,也沒有哪個孩子會在批評中對學習產生興趣。只有當孩子做對事時,及時有力的鼓勵,纔會使孩子的行爲得到強化,從而願意繼續努力。同時,也會變得更加自信。

比家暴更可怕的,是“打擊式教育”,做父母的最好看看 第3張

三、當孩子犯錯時,批評也要講究技巧

當孩子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錯時,許多父母會壓抑不住心中的怒火,對孩子又吼又叫:“跟你說了多少次了,怎麼屢教不改?”“你到底有沒有長腦子啊?”家長試圖會批評、打罵的方式讓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這種方式的教育,效果往往並不理想。那麼,正確的批評方式應該怎麼做呢?

1.只談當下,就事論事

許多家長在批評孩子時,喜歡把過去的事情扯出來,這樣做只會增加孩子的牴觸情緒。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客觀的描述現在發生的事,就事論事。

2.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

當孩子犯錯時,有些家長不會場合,大庭廣衆之下就對孩子各種指責,甚至使用有辱人格的語言,傷害孩子的自尊。這樣做只會令孩子反感,即使知道自已錯了,也會爲了面子跟父母抗爭到底。

3.使用暗示

孩子犯錯時,許多時候不是故意的。家長這時要是能心平氣和地啓發孩子,而不是直接批評他,孩子往往能很快明白家長的用意,也會主動去糾錯改正。

結語

不管是成人還是孩子,沒有人喜歡被打擊。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時,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掌握教育的藝術。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