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媽媽最常問的,寶寶就醫8大關鍵

媽媽最常問的,寶寶就醫8大關鍵

來源:育娃網    閱讀: 6.0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年紀還小的時候,往往一有不對勁,就被憂心忡忡的父母抱去就醫。一般而言,寶寶6個月~2歲是最常生病的階段,因此,爲了給寶寶更好的照顧,父母得多花點時間瞭解如何帶寶寶正確就醫!

寶寶年紀還小的時候,往往一有不對勁,就被憂心忡忡的父母抱去就醫。一般而言,寶寶6個月~2歲是最常生病的階段,因此,爲了給寶寶更好的照顧,父母得多花點時間瞭解如何帶寶寶正確就醫!

當我的夢做得夠漂亮,

這世界才爲我鼓掌,

媽媽最常問的,寶寶就醫8大關鍵

只有你擔心

我受傷...

1、寶寶發燒一定要馬上就醫?

可先觀察退燒後的反應

寶寶發燒主要是感染病原體的反應,但也有少部分是天氣熱,又讓寶寶穿了過多的衣物而造成體溫上升。很多父母一發現寶寶發燒趕緊抱去就醫,想知道寶寶感染了什麼病菌?嚴不嚴重?嚴重與否必須觀察寶寶的整體活力。

父母一發現寶寶發燒,首先要做的事並非馬上衝到醫院,而是花點時間觀察寶寶的反應,尤其是在退燒後的反應。不過,3個月以下的寶寶應該還受到部分媽媽抗體的保護,萬一有發燒狀況時,可能表示媽媽的抗體都不足以抵擋,得到嚴重疾病的機會較高,最好儘速就醫。

體溫偏高時代表“免疫系統正在與病菌作戰”,寶寶看起來較爲無精打采。這時,若藉由退燒藥或解開衣物可幫寶寶散熱,或是寶寶仍有體力動來動去而出汗,也有助退燒。由於發病初期,除了發燒外,其他症狀可能還不明顯,面對種種會引起發燒的疾病,或許醫師一時間無法鑑別到底是哪一種疾病讓孩子發燒.

因此,觀察退燒後的反應很重要。若精神、活動力及食慾的表現與平常相差不多,就不用太過擔心寶寶的病況;若與平日相差甚多,甚至出現持續嘔吐、明顯嗜睡或四肢無力的情況時,就需要立即就醫。如果純粹是穿多了衣物而導致的體溫高,那麼,降溫後自然就沒事了。

2、感冒、喉嚨痛是直接看耳鼻喉科?

小兒疾病需要全面性觀察

喉嚨痛、流鼻水是上呼吸道感染常見的症狀,但也可能是過敏體質者常有的症狀。兒科的疾病往往並非單一器官有問題,到底有沒有合併嚴重的疾病,纔是令人擔心的狀況,這也是18歲以下的孩子生病時最好由兒科醫師診治的關鍵.

不同於其他專科是以器官劃分專業領域的局部診斷,兒科強調以全人醫療,每一項疾病都需要完整的檢查與診斷。以發燒、喉嚨痛爲例,兒科醫師對病童必須進行從頭到尾看一遍、聽一遍、摸一遍,包括聽心音、看喉嚨、耳朵、摸腹部等基本身體檢查,以確認病因。

父母以爲到耳鼻喉科看診,有抽鼻涕、洗喉嚨的服務,對寶寶的病有幫助,事實上不然。鼻塞是分泌物增加所致,把鼻涕抽掉,舒服半個小時之後,又有新的分泌物生成。

況且洗鼻子的感覺好像鼻子嗆到水,連大人都會感到不舒服,更何況是寶寶?至於在喉嚨塗藥,雖然會讓寶寶暫時覺得發炎的喉嚨不痛,不過塗藥的時候,有的寶寶會出現嘔吐的反射動作,而造成哭鬧,這一哭鬧,又讓鼻腔的分泌物增加。強調,不舒服的看診經驗會讓寶寶怕看醫師,而增加下一次就診的困難度。

3、寶寶的病沒有比較好,要換醫師看?

固定醫師可掌握病程變化

父母無不希望生病的寶寶可以快點痊癒,因此,不免有着已看過醫師了,寶寶就該好起來的高度期待。病有病程(從潛伏、發病到痊癒一定要經歷過一段時間),不會馬上好,必須等免疫系統產生足夠的抵抗力,將病菌一一消滅。

因此,這段時間的每一次就醫,只能讓兒科醫師看到“點”,如果固定由一位兒科醫師診治,可將每個“點”串連成“線”與“面”,從而能充分掌握寶寶的病程變化,有助病情推斷更加準確、快速。

反之,父母若因爲“寶寶沒有比較好”而頻頻更換兒科醫師,由於每一位兒科醫師都因爲只能看到“當下”,不僅有着不一樣的診斷結果,有時還容易錯失診斷的先機而延誤黃金治療時間。

固定讓一位醫師看診,醫師可全盤掌握孩子的病程變化,當病況超出預期的變化時,診所醫師會安排轉診,將寶寶轉介給醫院及醫師。

4、該去大醫院還是小診所?

小病到診所可省卻等待的麻煩

寶寶生病了,該去大醫院還是小診所?相信不少父母對此感到困擾。寶寶大部分的病屬於小病,建議就近讓值得信賴的診所兒科醫師看診,省卻去大醫院就診要耗時等待的麻煩”。

就近找一位值得信賴的兒科醫師,當寶寶有問題時,除了可儘快得到專業的協助,也能讓醫師掌握寶寶的所有狀況,寶寶是否與平常一樣,可有助提供判斷病情的線索。

強調,“診所的兒科專科醫師都經過完整的兒科專業訓練,對於一般的疾病診治沒有問題。當然,兒科醫師也需要具有區分大病或小病的能力,從寶寶的種種症狀看出可能潛在的問題,並提前予以防範,如安排轉診。”

5、可自行決定繼續吃藥或停藥?

可與兒科醫師討論藥物內容

針對症狀治療的藥物,如果情況有所改善,可以不再服藥。父母可主動問醫師,若寶寶情況改善時,哪些藥物可以不吃,不過,診所多將數種藥物混成一包,難以適用這種方式,但一次最多兩、三天的藥量,問題並不大。

值得父母留意的藥物是“抗生素”,服用抗生素有一定的療程,不吃完,將影響疾病後續發展的治療成效。

因此,父母務必遵從醫囑,千萬不要自行決定停藥。如果對於服用抗生素有所疑慮時,建議,可與兒科醫師溝通“是否一定要吃”、“爲什麼要吃”與“要吃多久。

6、寶寶就醫時,應由誰陪同?

最好由主要照顧者陪同就醫

兒科醫師看診不容易,對象不是口不能言的嬰兒,就是說不清楚的幼兒,這時最需要了解寶寶發生什麼事的主要照顧者提供線索。

因此,寶寶若有就醫的需求時,主要照顧者最好能陪同就醫,這樣才能清楚回答醫師的提問。然而,很多時候寶寶是由保母或家中長輩照顧,生病時卻是父母帶去醫療院所。如果主要照顧者不能陪同就醫,也可透過移動電話與診治的醫師對話。

例如寶寶因痙攣而緊急就醫時,需要看到整個過程的目擊者一起到醫院,因爲可以協助理清相關的因果順序,如“頭部受到撞擊而痙攣”或是“先痙攣而撞擊到頭部”。

7、如何掌握“說病史”的技巧?

說重點迅速切入病情

主要照顧者的觀察內容,對於兒科醫師是否能正確診斷病情有極大的幫助,但主要照顧者該如何掌握“說病史”的技巧,才能讓兒科醫師在最短的時間內掌握寶寶的狀況呢?主要照顧者敘述寶寶病史時,應包括以下的內容:

●寶寶有哪些地方跟過去不一樣?

●什麼時候開始的?持續多久了?

●來此就醫前做了哪些處置?如果先前有去其他醫療院所就醫,務必將藥物明細帶着,避免影響醫師的判斷。

●家中是否有其他的密切接觸者?是否也有相同狀況發生?

8、喝配方奶需要諮詢兒科醫師嗎?

有意使用特殊配方奶時應主動諮詢

當無法以母乳哺育寶寶時,喝配方奶是不得不的選擇,必須選購配方奶時,最好是買各大賣場皆可見的品牌,這樣對寶寶的餵食安全才有保障。

但各家配方奶的成分略有不同,會影響寶寶的大便型態,父母可通過觀察寶寶的便便形態,瞭解該品牌是否適合寶寶,通常也可以此決定是否需要換品牌。不過正常的寶寶大便差異性很大,若有問題也可把便便拿給兒科醫師審視。

在一般狀況下,若要更換配方奶品牌,“直接換無妨,因爲對餓了的寶寶而言,任何品牌都一樣”。若是因腹瀉或其他問題而有意更換特殊的配方奶時,建議,最好與兒科醫師討論,瞭解寶寶的問題所在,才能做出確切的選擇”。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