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寶寶常見的十五大皮膚病問題,媽媽們該如何護理寶寶皮膚?

寶寶常見的十五大皮膚病問題,媽媽們該如何護理寶寶皮膚?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8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皮膚嬌嫩,一個不適就會引起皮膚過敏,小編給各位媽媽羅列了寶寶十五大常見皮膚病的護理方法和注意事項,來護理寶寶的健康。

1、單純皰疹患兒注意事項?

寶寶常見的十五大皮膚病問題,媽媽們該如何護理寶寶皮膚?

單純皰疹患兒的全身症狀大多較爲輕微,病損有自限性,一般預後良好;但發生於特殊部位的皰疹損害則有可能導致嚴重後果,應該警惕。例如,皰疹性角膜炎是導致失明的常見病因之一;新生兒及其他各種原因造成的免疫力低下者感染單純皰疹病毒後,則病毒可能播散累及重要臟器,預後嚴重。

幼兒園出現單純皰疹患者後,應囑其在家隔離,治療痊癒後始能返校。有的患兒皮膚上可能會出現大皰、血皰,糜爛、滲出,及時治療,10天左右可以痊癒。多休息,給以易消化的飲食和充足的水分。預防繼發細菌感染。不要接觸、搔抓患處皮疹,避免傳染到其他部位,尤其是眼部。可外用藥,促使水皰乾燥、結痂。在患兒抵抗力低的時候,單純皰疹容易復發。所以平時要均衡飲食,加強鍛鍊身體,增強體質。

2、帶狀皰疹如何護理?

寶寶常見的十五大皮膚病問題,媽媽們該如何護理寶寶皮膚? 第2張

帶狀皰疹系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所致,主要以神經和皮膚的損害爲臨牀特徵。其疼痛呈陣發性燒灼痛及觸痛,兒童疼痛輕微。皮疹可在局部皮膚疼痛前後或同時出現。開始爲紅斑,繼而在紅斑基礎上,出現成簇的大小不等的水皰,呈單側帶狀分佈。

家庭護理要點:

患兒常有程度不同的疼痛感、全身不適、低熱及食慾缺乏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避免用手搔抓、摩擦,以免繼發細菌感染,加重病情。牀單、被褥、內衣要應勤換、多曬太陽。內衣要柔軟、寬鬆。患者應注意休息,保證有充足的的睡眠。

同時應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及易消化食物,勿食辛辣刺激食物。

3、手足口病有什麼表現?

寶寶常見的十五大皮膚病問題,媽媽們該如何護理寶寶皮膚? 第3張

一般手足口病患兒的症狀較輕,大多數患者發病時,往往先出現發熱症狀,手掌、腳掌出現紅色皮疹、水皰。口腔黏膜出現皰疹、潰瘍,疼痛明顯,影響進食。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慾缺乏、噁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極少數患者病情較重,可併發腦炎、心肌炎、肺炎等,如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

4、感染手足口病要注意什麼?

寶寶常見的十五大皮膚病問題,媽媽們該如何護理寶寶皮膚? 第4張

不要讓生病的孩子接觸其他兒童;孩子的唾液、痰液等分泌物要用衛生紙包好丟到垃圾箱,要消毒便盆;看護人接觸孩子前、替換尿布後或處理孩子糞便後都要洗手;生病孩子的衣服、玩具、餐具、枕頭被褥等要保持衛生,孩子的日常用具要消毒;要勤開窗通風。如果孩子得了手足口病,應及早告訴老師,要在全部症狀消失一週後再去上學,防止傳染其他同學。一般症狀輕居家治療、注意休息即可。

5、什麼是“黃水瘡”?

寶寶常見的十五大皮膚病問題,媽媽們該如何護理寶寶皮膚? 第5張

膿皰瘡俗稱“黃水瘡”,是嬰幼兒夏秋季常見的傳染性皮膚病。常見於顏面和四肢這些暴露部位,尤其好發於鼻部、口周和雙手。多數患兒家長不瞭解這方面的知識,孩子長膿皰後,未及時用藥或處理不當而使皮損不斷擴散。

由於兒童的免疫功能尚不完善,以及皮膚細嫩、搔抓、皮膚不衛生等原因,使細菌入侵有了可乘之機。兒童鼻孔、口周和雙手是細菌喜歡寄居的地方,是膿皰瘡的好發部位。感染最初表現爲紅斑疹或小皰,很快變爲膿皰,周圍有一紅暈。膿皰很快破潰形成糜爛面,結污黃色厚痂。自覺瘙癢,由於嬰幼兒自我控制力差,經常搔抓,造成膿皰不斷擴散。

6、毛囊炎怎麼防治?

寶寶常見的十五大皮膚病問題,媽媽們該如何護理寶寶皮膚? 第6張

毛囊炎是由於細菌感染髮生化膿性炎症。初起爲紅色丘疹,逐漸演變成丘疹性膿皰,孤立散在,自覺輕度疼痛。在小兒則好發於頭部,其皮疹有時可互相融合,愈後可留有小片狀禿髮斑。皮膚不清潔、搔抓及機體抵抗力低下可爲本病的誘因。一旦發現患病,一定要及早治療,恰當使用抗生素。發生於頭部毛囊炎,洗頭時不要用力搔抓。要積極鍛鍊身體,提高身體抵抗力。

7、哪些部位會得癬?

寶寶常見的十五大皮膚病問題,媽媽們該如何護理寶寶皮膚? 第7張

“癬” 通常是指皮膚癬菌病,主要指親角蛋白的皮膚癬菌(毛癬菌屬、小孢子菌屬和表皮癬菌屬)侵犯人和動物的皮膚、毛髮、甲板引起的感染。本病夏季多發,冬季少見。致病真菌感染頭皮毛髮所致的疾病稱爲頭癬。若感染至人體的光滑皮膚上(除手、足、毛髮、甲板以及陰股部以外的皮膚)所引起的淺表性皮膚真菌感染,統稱爲體癬。由致病性真菌侵犯至腹股溝內側引起的皮損稱爲股癬。由皮膚癬菌侵犯甲板或甲下所引起的疾病稱爲甲癬。致病性皮膚癬菌在手足部位引起的皮膚病稱爲手、足癬。

8、怎麼預防痱子?

痱子是夏季常見的皮膚病,嬰幼兒發病率較高。居室環境要通風涼爽,儘量減少出汗。不能長時間在烈日下曝曬或劇烈運動。皮膚清潔衛生,經常洗澡和換洗內衣,衣着要柔軟寬鬆,避免穿尼龍化纖製品。出汗較多時應及時補充水分,多喝一些綠豆湯、菊花茶等。一旦生了熱痱子,切忌用手搔抓,以防感染。在頸部、腋下、腹股溝、前胸後背塗擦爐甘石洗劑。

9、怎麼預防和緩解溼疹?

寶寶常見的十五大皮膚病問題,媽媽們該如何護理寶寶皮膚? 第8張

對溼疹患兒的護理應注意以下幾點:

(1)儘管溼疹病因複雜,仍應儘可能找出致病的因素,予以去除。如對牛奶過敏的患兒,可選用氨基酸營養粉、深度水解蛋白配方奶餵養,以減輕過敏反應;對雞蛋過敏者,雞蛋也應多煮一會兒,或只吃蛋黃,不吃蛋清,因爲雞蛋的抗原性主要來自蛋清,蛋黃極少引起過敏反應。

(2)內衣應寬大,並用純棉製品,儘量不穿絲、毛及化纖製品。

(3)搔抓、摩擦、肥皂洗、熱水燙及不適當的外用藥刺激常使溼疹加重,應予避免。

(4)潤膚護理對兒童非常重要:兒童皮脂腺分泌較成人少,日常的潤膚護理可以起到滋潤皮膚、保溼的作用。很多輕度乾燥型溼疹經過日常潤膚護理,皮損即可消退。

對於兒童,應注意皮膚的保溼護理。首先應儘量減少洗浴次數和時間,避免使用鹼性皁液;浴後應全身擦護膚保溼乳液,對於皮膚特別乾燥的兒童可選用油性較大的乳液,但不應直接擦油劑。對於乾燥性皮膚所致皮膚瘙癢、溼疹,外用護膚乳保溼是最重要的日常護理方法,所以可以每天早晚定期擦。夏天用清涼稀釋些的,冬天用油性大些的。洗澡水溫度控制在37℃左右,夏天每天或隔天洗澡,冬天每週洗澡兩次。儘量穿棉質衣物,如果出汗多應該儘快用溫水擦拭身體保持清爽。

對於那些疑有致敏原,且病情嚴重、反覆發作,已影響到日常睡眠、生活、學習的溼疹患兒,應儘量尋找過敏原。但在過敏原尚未明確之前,不應盲目限制食物的攝入。

10、舌舔皮炎如何預防?

舌舔皮炎是由於患兒經常舌舔脣部及口周皮膚所引起的皮炎。兒童多見,常因口脣乾燥不適而用舌舔,反覆舌舔後,唾液刺激口周皮膚出現邊界清楚的紅斑,有脫屑或皸裂,自覺乾燥、瘙癢或疼痛,促使患兒頻繁舌舔,以唾液溼潤局部,緩解不適,如此形成惡性循環。治療的關鍵在於糾正患兒舌舔的不良習慣,局部外擦抗過敏的藥物。

11、如何護理寶寶“紅屁股”?

第一,勤換尿布。只要尿布溼了或髒了就應當更換,減少寶寶皮膚與糞便尿液的接觸時間。更換尿布時,要給寶寶洗臀部,應用溫水輕輕擦洗,然後用柔軟的棉布輕輕吸乾。避免使用衛生溼巾擦拭寶寶的屁股,溼巾裏的消毒劑會對皮膚產生新的刺激。

第二,家長要爲寶寶選擇全棉、柔軟、無色素、透氣性好、吸水性好的尿布;所有的尿布洗淨後,都應用開水浸燙消毒。尿布最好在日光照射好的地方晾乾。如有腹瀉現象應該及時治療。

12、“紅色胎記”可能是什麼?

寶寶常見的十五大皮膚病問題,媽媽們該如何護理寶寶皮膚? 第9張

寶寶生後出現“紅色胎記”有兩個可能:血管瘤或血管畸形。如果紅色胎記生長速度不快,可以在滿月後到醫院就診;如果在月子裏就長得很快,那就越早看越好。

13、少白頭是怎麼回事?

寶寶常見的十五大皮膚病問題,媽媽們該如何護理寶寶皮膚? 第10張

毛髮的顏色與毛幹中黑素的量、性質及分佈有關。黑素細胞可產生兩種不同類型的黑色素,從黑到棕色的真黑素和從黃到紅褐色的褐黑素。真黑素和褐黑素的量和比率決定了毛髮、皮膚和眼睛的顏色。髮色的改變可見於多種疾病。缺鐵性貧血可發生缺鐵性節段性白髮:即黑白相間的帶。某些藥物和化學物質也可引起毛髮顏色改變。

臨牀常見的白髮是指毛髮灰或白色改變,在老年人則是生理現象。發生在兒童的早年灰髮和白髮,俗稱“少白頭”。可有家族史,也就是說與遺傳因素相關,也就是說一個家庭裏,父母親、堂兄弟、姐妹等存在這種現象。先天泛發性白髮可見於白化病,而部分患者可伴發器官特異性自身免疫病、惡性貧血或甲狀腺功能亢進等。後天性少年白髮亦可能與精神創傷、情緒激動等精神心理因素和飲食等微量元素缺乏有關。

本病常僅影響美觀,不需要特別處理。保持日常生活規律,減少壓力並均衡飲食即可,有美容要求者可選擇合理染髮。

14、什麼樣的痣需要治療?

寶寶常見的十五大皮膚病問題,媽媽們該如何護理寶寶皮膚? 第11張

中小型的痣大多數都是良性的,通常不需治療,但紫外線爲主的環境因素在該病產生中發揮作用,故防曬教育非常重要。如果患者有美容要求可手術切除,另外易刺激部位(如掌跖及其他易摩擦部位)及皮損短期發生變化者可早期切除。先天性巨痣的惡變風險相對較高,對巨痣應經常進行臨牀查體和拍照,對痣體的迅速改變應立刻處理。如果不伴有神經系統黑變病,那麼早期切除痣體並通過組織擴張器或植皮術修復皮損,可以減少痣細胞載量從而減少繼發黑素瘤的風險,但是需要進行多次毀損性手術。

15、常見皮膚腫物有哪些?

寶寶常見的十五大皮膚病問題,媽媽們該如何護理寶寶皮膚? 第12張

皮膚腫物種類繁多,可以由表皮或黏膜細胞分化而來,也可由黑色素細胞、皮膚附屬器、真皮或皮下組織分化而來。分爲良性和惡性,其中良性腫瘤在兒童期間佔絕大多數。這些腫瘤最重要的影響在於可引起外觀缺陷,或者與某些系統疾病相關聯。惡性腫瘤在兒童相對罕見,但不容忽視。皮膚腫物有以下幾種來源:

1)皮膚腫瘤黑色素細胞來源的包括色素痣、暈痣、斑痣、Spitz痣、藍痣、惡性黑色素瘤等;

2)表皮來源的腫瘤包括表皮囊腫、皮樣囊腫、表皮痣、脂溢性角化、基底細胞癌等;

3)附屬器來源的腫瘤包括皮脂腺痣、毛母質瘤、汗管瘤、毛髮上皮瘤、粉刺樣痣、多發脂囊瘤等;

4)來源於真皮組織的腫瘤有皮膚纖維瘤、結締組織痣、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嬰兒指(趾)端纖維瘤等;

5)來源於皮下組織的腫瘤常見的有脂肪瘤等。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