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關於寶寶的粑粑那些事,媽媽們知道多少呢?

關於寶寶的粑粑那些事,媽媽們知道多少呢?

來源:育娃網    閱讀: 3.0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寶寶的粑粑被當成餵養成果的成績單,每次解開尿布都像是一次考試成績的公佈。寶寶的粑粑信息量還是很大的,媽媽們知道哪些呢?

相信很多父母都經歷過寶寶有綠色的粑粑、有奶瓣的粑粑、水樣粑粑、有泡沫的粑粑、有粘液的粑粑、有血的粑粑等等情況。寶寶粑粑的次數、量的多少、粑粑的顏色等。粑粑的各種性狀都被父母們作爲吃飽沒有,消化功能怎樣,寶寶長的好不好,健不健康的依據。如果性狀正常則皆大歡喜,反之,媽媽的奶水很可能就首先成爲了衆矢之的。奶水不足、奶水質量不好、餵養方式不合理……各種各樣說法便開始砸向新媽媽,讓新媽媽信心受挫!

民間流傳所謂的“寶寶的標準粑粑”:黃色或者金黃色,均勻軟膏樣,無臭味。也就是所謂的“黃金便”。不過在醫生們看來,在寶寶純母乳時期一直都是這種粑粑的寶寶很少見的。

今天我就“重口味”一把,給各位爸爸媽媽們介紹下寶寶粑粑的情況。

食物進入消化道經過消化吸收至糞便排出時間因年齡而異。母乳餵養的寶寶平均爲13小時,人工餵養的寶寶平均爲15小時。也就是說在給寶寶餵奶後約13-15小時,大便的顏色、性質、氣味就會開始有所改變。由於小嬰兒大腦皮質功能發育不完善,進食時常引起胃-結腸反射,產生便意,所以大便次數多於成人。

一、正常大便顏色

各位親,我知道您們都想看圖片,放最後了。

①墨綠色:胎便,即剛出生新生兒所排大便。胎糞比較粘稠,外表類似於瀝青,無臭味。胎糞是胎兒在母體內時所消化的物質構成。胎便主要包括:胎兒的腸道分泌物、膽汁、嚥下的羊水等。因爲健康胎兒在健康母體內的環境是無菌的,所以健康寶寶的胎糞也是無菌的。隨着母乳或者配方奶的引入、胎便慢慢排清,顏色會慢慢變淺。

②過渡大便:在寶寶生後2-4天,大便顏色會慢慢由墨綠色變到黃綠色,這種大便表明寶寶已經開始消化最早吃到的母乳或配方奶,寶寶的腸道功能運轉正常。

③純母乳餵養寶寶的大便是糊狀或凝乳狀,顏色是金黃色或有點兒發綠。這是由於母奶中含有豐富的寡糖,能夠充分地刺激腸胃蠕動,因此大部分寶寶不會有硬便和明顯臭味,大便呈軟膏樣,均勻一致,可帶有酸味且沒有泡沫。母乳餵養寶寶的大便一般看起來像是芥末和奶酪混合起來的樣子,而且還可能有一些種子狀的小粒。

④人工餵養的寶寶大便呈土黃色,比較乾燥、粗糙、稍硬如硬膏,但只要不難解,不像羊拉的大便一樣堅硬成球,就沒關係。如果消化沒問題,通常會是土黃或金黃色,略帶一些酸臭味。

二、正常大便次數

①足月的寶寶在生後24小時內應該有第一次胎糞排出,約2-3天排完,早產寶寶可能會稍有延長。隨着寶寶開始進食,胎便的顏色會慢慢變得偏黃色,直至體內所有胎糞都被排出爲止。胎便排出在次數上並沒有一定的界定,一般多大於3次每日,最多可到10餘次每日。

生後24小時仍不排胎便應警惕肛門閉鎖或其他消化道畸形;或生後48小時僅有少量胎便排出,並有腹脹、嘔吐、拒奶等情況,需警惕先天性巨結腸或其他消化道畸形。

②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來說,排便的次數非常隨性,通常新生兒期次數較多,每天6-8次,甚至每次餵奶後都要排便,有時候可以達10次/日。這是因爲母乳容易消化,利於排出,以及腸道輸入食物後的反射性蠕動。因此,吃母乳的寶寶如果出現大便較稀、次數較多等情況,只要他精神好,吃奶好,體重增加正常,沒有解便困難、腹痛、脹氣的情形,就都是正常的,爸媽沒必要擔心。另外,如果寶寶大便呈深綠色粘液狀,這就表示母乳不足,寶寶處於半飢餓狀態,需要增加母乳量,如果媽媽母乳確實不足可以給寶寶添加相應的配方奶餵養。

③人工餵養的寶寶大便會較少,通常會幹燥、粗糙一些,每天約1-2次。

關於寶寶的粑粑那些事,媽媽們知道多少呢?

三、大便發綠

①母乳餵養的寶寶大便發綠:大便的顏色與膽汁的化學作用有着密切的關係。母乳餵養的寶寶的大便偏酸性,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部分膽紅素轉變爲膽綠素,使排出的大便呈淺綠色,這是正常現象。如果寶寶吃奶好,反應好,爸爸媽媽們就不必擔心,這只是暫時現象,隨着寶寶長大,這種情況就會有所改善。

②寶寶吃的奶有點偏涼了或者寶寶的腹部、腳部受涼都可能使大便發綠。這是因爲受涼會導致腸蠕動過快,在結腸膽綠素來不及被還原成膽紅素,所以會呈現綠色。這也是產生綠色大便的常見原因之一。如果只是綠色大便,反應好,體溫正常,呼吸平穩,爸爸媽媽們可以注意寶寶的腹部保暖,過幾天就會恢復。如果寶寶有呼吸快、反應不好,發熱等表現,需儘早就醫,處理原發疾病。

③人工餵養的寶寶的大便呈偏鹼性,能使部分糞膽紅素進一步轉變爲糞膽原,糞膽原是無色的,所以大便多呈淺黃色。如果寶寶吃的配方奶粉中的鐵質沒有完全吸收掉,也會讓寶寶的大便發綠。

④有些寶寶吃的太快,媽媽交替兩邊乳房過於頻繁,導致寶寶只吃到了過多的前奶。前奶富含大量的乳糖,攝入乳糖量超過了寶寶腸道消化能力,太多糖分走到直腸發酵,便形成綠便稀便。

⑤所以寶寶大便綠色,與媽媽吃綠色蔬菜無關,葉綠素不會進入乳汁;與吃不飽無關;與受驚嚇無關!

四、常見的幾種大便

①水樣便或蛋花湯樣大便:多見於秋冬季,多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寶寶大便次數明顯增多,多在每天10次以上,呈水樣,量有時候會增多、有時候和平時一樣。需要儘早就醫。

②粘液或膿血便:多見於春夏季,多爲細菌感染引起。也需要儘早就醫。

③大便呈泡沫樣:爲奶中澱粉類或糖類物質較多。母乳餵養的寶寶,媽媽調整飲食即可。

③油性大便:糞便呈淡黃色,稀,量多,象油一同發亮,在尿布上或便盆中如油珠一樣可以滑動,這表示脂肪過多。母乳餵養的寶寶,媽媽需要調整飲食。

④黑色大便:和口服鐵劑有關係,不需要做特殊處理。

⑤白色大便或大便顏色很淺:缺乏膽汁的表現,寶寶可能有肝臟或膽囊相關疾病。膽汁產生於肝臟、儲存在膽囊。由於消化過程中膽汁的分泌,寶寶的大便因此具有正常的顏色。如果寶寶的肝臟不產生膽汁、膽汁分泌受阻、膽管堵塞不能使膽汁通過,那寶寶大便就會變成白色或者顏色非常淺。應立即就醫。

五、大便帶血 大便帶血原因

①最常見——寶寶吞嚥了媽媽乳頭破潰流出的血液:母乳餵養期間,特別是初期,媽媽的乳頭很容易破潰,如果寶寶吞嚥了媽媽乳頭破潰處的血液,大便就會帶有少許粉色或紅色物質,大便檢測查不到紅細胞,卻能查出潛血陽性。

②小腸粘膜受損:對於小寶寶來說,如果小腸黏膜受到損傷,大便也會帶有紅色物質,大便檢測潛血呈陽性。大多數造成寶寶腸道損傷的原因是食物,其中最常見的是牛奶——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牛奶蛋白過敏”。這個時候會被腸液破壞,因此大便檢測只能查到便潛血,並沒有紅細胞。但是,這種小腸損傷在不改變飲食的情況下會持續存在,造成寶寶生長髮育遲緩。

③肛裂:寶寶肛門括約肌發育不夠成熟,收縮和舒展調解不夠完善,經常出現排便過程造成的小裂口,導致大便帶有少量鮮血。

④感染:各種病毒、細菌或者其他病原體的感染,也會使寶寶出現大便帶血。

大便帶血的處理

①媽媽乳頭破潰出血:寶寶通常進食正常,生長正常,爸媽不用緊張。

②小腸黏膜受損:如果明診斷過敏性腸炎,要在醫生的建議指導下,給寶寶換別的代乳品,讓寶寶能夠健康成長。

③肛裂:保持肛門清潔乾燥,很快就會好轉。

④感染:不僅有血便,寶寶還可能會有反應差、發熱、腹脹、嘔吐等情況,請儘早到醫院就醫。

六、攢肚 什麼叫“攢肚”

隨着母乳餵養率的提高,寶寶2-3天,甚至4-5天不排大便,同時也沒有痛苦表現,排出的大便仍然是黃色軟便,沒有硬結,量也不是特別多,這種現象就是老百姓通常所說的——”攢肚”。

這是因爲寶寶滿月前後至生後兩三個月的一段時間內,由於消化能力的提高,能對母乳充分地消化、吸收,剩下的殘渣並不多,不足以刺激直腸形成排便,所以寶寶排便的次數也會有所減少。同時也說明媽媽的母乳質量相當好,營養均衡,寶寶的消化能力又很好,才導致寶寶的腸蠕動不充分(因爲太好吸收了,不用充分蠕動),致使出現“攢肚”的現象。

攢肚和便祕的區別

攢肚的寶寶雖然幾天才排便一次,但排出的大便是正常的黃色軟便,這就是攢肚與便祕的區別的關鍵之所在。

便祕是指孩子的大便次數和性狀發生了改變。便祕不僅僅是指大便次數減少,更重要的是指大便硬結、乾燥、排出困難、排便時有痛苦表現。有時糞便堅硬擦傷了腸粘膜還會在糞便外粘有血絲或黏液,大而硬的糞塊還會造成肛裂、肛門疼痛,使寶寶食慾減退、腹脹、左下腹可觸及糞塊,這一點和攢肚是截然不同的。

“攢肚”瞭如何處理

①每天堅持做腹部按摩。

②適當增加奶量。如果寶寶大便減少,體重增加不理想,是因爲奶汁不足引起的,那麼可以及時給寶寶增加一些奶量,母乳不夠的可用配方奶補充。

③刺激肛門排便。每天兩次在寶寶吃奶後20-30分鐘左右,用少許植物油塗在寶寶肛門周圍,墊上軟紙,輕輕推按肛門,慢慢做10次。一般很快即有便意或排便;也可用消毒棉籤蘸上少許植物油,輕輕伸到寶寶肛門口處,也可引起直腸的排便。

七、怎樣的大便要去醫院就診?

正常的大便前面已經講解的很清楚是怎樣的了。如果僅僅是次數稍微多個1、2、3、4次,大便稍微稀點,沒有嘔吐、發熱、拒奶、腹脹、哭鬧不安、不能安撫的情況,多無大礙。但是如果有上述症狀,或大便呈稀水樣、膿血樣、粘液多,那麼親,請儘快醫院就診。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