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科學小故事

科學小故事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科學小故事:糖是怎樣生產出來的故事

新年又到了,家裏買來許多各種各樣的糖果招待親朋好友,希望新的一年甜甜蜜蜜。那麼,糖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呢?

糖是一種天然產品。它源自兩種植物:甜菜和甘蔗。到底一塊小小的方糖是怎樣生產出來的?下面我們就以甜菜爲例來看看糖的製作過程吧!

1.【甜菜採集】甜菜喜歡溫和的氣候,糖分就儲存在甜菜的根部。

2.【製糖廠】收割下來的甜菜被送到製糖廠,工人是在廠房裏提煉糖的。

3.【把甜菜切成小片】甜菜洗淨後被切成小片,然後用熱水澆淋,糖分便溶解在熱水中,成爲“糖水”。

4.【純淨的糖漿】清除雜質後的“糖水”,送進鍋爐裏煮沸,大部分水分被蒸發掉,糖水就變成了濃縮的糖漿。

5.【成千上萬的結晶體】爲了使糖漿結成晶體,首先要把糖漿倒入一個特製的鍋爐裏,然後加入一些極細小的糖塊,這樣便會形成無數的糖結晶體,但是,加熱糖漿的溫度不能過高,要不會變成焦糖了。

6【脫水】充滿結晶體的糖漿經過一個高速轉動的篩子,結晶體就會與水分離,水分從篩子的小孔裏流走,結晶體留在篩子裏。

7.【粒狀還是粉狀】糖的結晶體顆粒經過篩選大小後分別被製成糖霜、細白糖和方糖,在製造方糖時。在製造方糖時,工人把又溼又熱的結晶體放進一個個小模子裏,經過烘乾,結晶體就便成立糖塊。

8.【包裝後出售】糖塊經過包裝處理後,就會送到商店出售。

科學小故事

故事點評:糖的八個步驟分別是甜菜採集到製糖廠,由工人在廠房裏提煉出糖,把甜菜切成小片,用熱水澆淋,糖分變成“糖水”,清除雜質的“糖水”放到鍋爐裏煮沸,糖水變成糖漿,然後再從糖漿變成糖的結晶體,糖晶體進行脫水,結晶體就會與水分離,水分從篩子的小孔裏流走,結晶體留在篩子裏。糖的結晶體顆粒經過篩選大小後分別被製成糖霜、細白糖和方糖,在製造方糖時。在製造方糖時,工人把又溼又熱的結晶體放進一個個小模子裏,經過烘乾,結晶體就便成立糖塊。

科學小故事 第2張

科學小故事:蛇爲什麼老吐舌頭的故事

聽說狗經常把舌頭伸在外面是因爲它的汗腺長在舌頭上,所以它要通過吐舌頭來排汗。我在電視上經常看到蛇不論熱不熱都把舌頭吐來吐去,這是爲什麼呢

你觀察得很仔細哦!蛇老吐舌頭是因爲它的視覺很差,要靠嗅覺來尋求獵物和辨別環境。它的嗅覺器官並不是鼻子,而是那條又細又長、頂端分叉的舌頭。空氣中細微的氣味粒子就被沾到舌頭上,然後它把舌頭縮回到喉嚨附近,那裏是蛇的“氣味分析室”,再清淡的氣味也逃不過“檢查”哦!現在,你知道了嗎?

科學小故事 第3張

故事點評:狗伸舌頭是爲了排汗,而蛇吐舌頭不是排熱也不是爲了排汗,蛇的視覺很差,要靠嗅覺來尋求獵物和辨別環境。它的嗅覺器官並不是鼻子,而是那條又細又長、頂端分叉的舌頭。空氣中細微的氣味粒子就被沾到舌頭上,然後它把舌頭縮回到喉嚨附近,那裏是蛇的“氣味分析室”,再清淡的氣味也逃不過“檢查”,動物爲了生存都會取長補短,因爲視覺差就鍛鍊靈敏的嗅覺,我們人類也有長處有短處,只要我們發揚自己的長處,儘量改正自己的短處就可以了。

科學小故事 第4張
科學小故事:一支藤的故事

盛夏之際,假如你行駛在美國的南方,你會看到一種奇特的綠色景觀。那是一種巴掌大的綠葉,層層疊疊、密密匝匝地籠蓋了一切,時而平鋪直敘,時而起伏高聳,伸展出數十數百英里去。不到冬天的枯葉季節,你就休想見到大地的真面目,你能夠看到的只是無邊無涯密不透風的綠葉遮蓋。

可是,你一定不會想到,形成這個北美奇觀的,竟是一種東方藤蔓。

那還是1876年,在美國費城舉行的世界博覽會上,前來參展的日本人,帶來了他們家鄉的葛藤。日本人帶來葛藤的目的很簡單,只是爲了在博覽會日本館的庭園涼亭上面,做一點小小的裝飾。這個主意果然不錯--盛夏的克棟開着串串紫紅色的花朵,使得空氣中瀰漫着一種甜甜的葡萄般的香氣。

也許,正是一陣陣的香風,吸引了一些前來參觀的苗圃主人的目光。駐足在這個環繞着美麗藤蔓的日本涼亭前的衆多美國人中,出了那麼一個好事之徒,偷偷地指下一個芽頭,回去喜滋滋地培育出一株小葛藤來。

不過一兩年工夫,葛藤的名字已經出現在美國南方苗圃的銷售目錄上了。它被介紹爲一種涼棚植物。

進入 20 世紀以後,葛藤的庭園觀賞植物的身份忽然發生了變化,起因十分偶然--僅僅是一個退休的植物學家帶了三棵葛藤幼苗回家。這名退休植物學家名叫拍利斯,買回來以後,他竟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地方種植,最後還是接受了妻子的建議,種在家裏的垃圾堆旁,以期葛藤能夠幫助他們遮蓋那堆不雅觀的垃圾。

一年以後,不僅那堆垃圾不見了,還有鄰居的籬笆等等,都消失在葛藤茫茫的綠葉之下。正因爲這一次的葛藤是滿地鋪開的,所以,它不僅顯示了自己神奇的生長速度,還終於有機會道出自己的其他優點。柏利斯發現,葛藤幾乎是一種活的飼料儲存。牛也吃,羊也吃,雞也吃,豬也吃。由於葛藤生長迅速,怎麼吃它也不在乎,幾乎是邊吃邊長,邊長邊吃。僅僅八年之後,柏利斯發現自己那三棵小苗,已經覆蓋了整整 35 英畝的牧場!

消息傳開,葛藤頓成傳奇。它被譽爲 20 世紀最神奇的植物之一。它當然立即受到美國農業部的關注,經過觀察研究,發現葛藤可以在極其惡劣的土壤條件下生長,在生長季節無需施肥照料,適應性強,一英畝可以產出兩噸飼料。 1916 年,美國的奧本大學還得出這樣的研究結果:葛藤是有效的綠肥。在葛藤覆蓋過的土地上,飼料和莊稼都有明顯增產。

正在這個時候,又戲劇性地出現一系列的歷史偶然,對美國葛藤種植的擴展,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首先是普遍出現的蟲災摧毀了大量美國南方的種植園,接着又是經濟大蕭條的打擊,壓低了農產品價格,以致農民無利可圖。這些都導致了大片的農田撂荒。前頭一撂荒,後面跟着就是水土流失。

於是, 1935 年美國成立了聯邦土壤保護委員會。這個保護土壤的專職機構成立後的第一個任務就是推廣速生的土壤覆蓋植物以保護水土。具體說,就是種葛藤了。其後的五年中,僅僅美國聯邦政府組織的苗圃就培育了 8400 萬棵葛藤幼苗。"成千上萬的專職人員被派赴南方,從事種植葛藤的工作。農民只要是在自己家的荒地上種葛藤,每種一英畝就可以獲得八美元的補貼。到 1940 年,僅僅得克薩斯一州,就種植了不下 50 萬英畝的葛藤。

於是,葛藤上了頭條新聞:"屠殺植物入侵美國"、"南方又打了一仗……可惜,又輸了"。美國人當然也不肯放過這個幽默的好題材,有人誇張地宣稱,葛藤的生長速度是每小時以英里計;種葛藤的最佳方式,就是栽下去扭頭就跑,以免給它追上。還有人開玩笑地說,假如你想種葛藤,一定要在半夜種,白天種有危險,因爲鄰居看到了沒準會向你扔石頭。 1954 年,美國聯邦農業部已經把葛藤從推薦植物的名單上勾去。到 60 年代,當年致力於研究如何培育葛藤的聯邦農業部門,已經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轉向研究如何控制和消除葛藤了。經過長期的努力,花費了巨大的財力人力之後,在 70 年代中期,據說葛藤已經被限制在 8500 英畝的面積上,這已經是相當了不起的成績了。

這時候,人們纔有了一點心思,回過頭來忽然想到,葛藤不是從日本來的嗎?那麼,"葛藤在日本"的故事又是怎麼樣的呢?

據說,經過一番考證,人們發現,在日本,葛藤從來就不是一個災難。葛藤在日本不僅是最受喜愛的野生植物之一,還是上百萬的產業--葛藤的花枝莖葉芽在日本據說樣樣有用,尤其是葛藤巨型的塊根,可以做成交粉,還可以做成類似豆腐的吃食。葛藤的塊根一塊可以重達 300 磅,一英畝可產 10000 個塊根。聽說在美國葛藤成災,日本人居然覺得不可思議。於是,有日本商人提出以一磅一美元的價格,向美國人買葛藤的塊根,可是沒有人接茬。一朝遭蛇咬,十年怕井繩。美國再也沒人肯開一個葛藤農場了。

可是,自從看到葛藤的第一眼,我就自然想起黃土高原上水土流失得幹丘萬壑的中國土地。

科學小故事 第5張

故事點評:葛藤這種植物生長迅速,擁有驚人的生命力,藤可以在極其惡劣的土壤條件下生長,在生長季節無需施肥照料,適應性強,一英畝可以產出兩噸飼料,但是生長過頭就會影響其他植物的生長,美國人先是大力發展種植葛藤到後來消除和控制葛藤,說明凡事不要過度,葛藤適合日本但是不一定適合美國,要因地制宜地發展種植業。

科學小故事 第6張

科學小故事:奇特的猴麪包樹的故事

猴麪包樹可以活幾百年,甚至上千年。常綠喬木,一般高10多米,最高可達40多米。樹幹粗壯,枝葉茂盛,葉大而美,一葉三色。雌雄同株,雌花叢集成球形,雄花集成穗狀。在它的枝條上、樹幹上直到根部,都能結果,結果的時間一年內有9個月。每個果實是由一個花序形成的聚花果,果肉充實,味道香甜,營養很豐富,含有大量的澱粉和豐富的維生素A和B及少量的蛋白質和脂肪。人們從樹上摘下成熟的麪包果,放在火上烘烤到黃色時,就可食用。

也許是因爲樹貌奇特、樹齡綿長的緣故,猴麪包樹被稱爲“樹怪”,被奉爲“樹聖”。關於它的來歷,有一則神話說,天地混沌時節,高大的猴麪包樹就傲視一切,風來不彎腰,雨來不低頭。這就得罪了天神,一怒之下,將它連根拔起,倒插在土中。結果,繁茂的枝葉埋在地下,逐漸變成今天虯結連環的樹根;稀疏的根鬚暴露在空中,變成今天稀稀落落的枝條。但就是這樣,它也始終不向任何神靈摧眉折腰。關於猴麪包樹的地理分佈,有一則傳說是:造物主起初將它栽在剛果河盆地。但是,它抱怨說,那裏太潮溼,沒法生長。造物主就把它移栽到東非月亮山的山坡上。它又抱怨說,那裏雨水太多,容易爛根。造物主於是生氣了,將它連根拔起,扔到非洲最乾燥的地帶,並且讓其根朝天,不再接觸一點兒水分。關於猴麪包樹的神奇,南部非洲林波波河流域的人認爲,這種樹有一種助人生長的功能。

因此,年輕小夥子總喜歡把樹皮浸泡在水中,然後用這種水洗澡,希冀自己也像猴麪包樹一樣長得又高又大。年輕的女子則喜歡吃猴麪包果。她們相信,這種多汁多籽的果實能增強人的生育能力。

島國薩摩亞依靠麪包樹生存。位於太平洋南部,全境由薩瓦伊島和烏波盧兩個主島及7個小島組成。薩摩亞風情獨特,美麗的風光和悠閒的生活讓這裏成爲了著名的旅遊勝地。有人開玩笑說,一個薩摩亞男人,只要花1個小時,種下10棵麪包樹,就算完成了對下一代的責任。12棵麪包樹結的果實,足夠一個人吃上一整年。薩摩亞人把這種樹上結出的“麪包”切成片,再烤一烤就成了他們盤中的美食。不僅如此,麪包樹還是各種物品的原材料。用麪包樹做的小船是薩摩亞人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用麪包樹建的房子,可以住上50年;薩摩亞人甚至還用樹皮做繩子和各種生活用品。

非洲人喜歡猴麪包樹,總是把自己的期望寄託在這種神奇的樹上。贊比亞有一則神話——

一棵巨大的猴麪包樹中棲息着一條成精的蟒蛇。人們經常向它求雨祈豐收,而它總是有求必應。歐洲殖民者到來,將蟒蛇射殺。此後,每當夜深人靜時分,人們總是聽到樹中發出噝噝的哀叫聲。他們認爲,這是蟒蛇在呼喚人們爲其報仇雪恨。

在坦桑尼亞首都達累斯薩拉姆的印度洋畔,有一棵很大的猴麪包樹,被認爲是“精靈寄身之所”。樹周圍的一片空地,則成爲人們頂禮膜拜的“神奇之角”。每天都有許多人來到樹前,脫掉鞋子,長跪在地,背對大洋,默默祈禱。同時,有十幾個巫師口中唸唸有詞,輪流將猴麪包果汁灑到祈禱者的頭上。他們相信,這樣就可以將纏身附體的魔鬼趕到大海中,使自己的生命和靈魂得救。祈禱完畢,還有人將寫着避邪祈福詞句的紙符釘在樹幹上,提醒神祗千萬不要忘掉信誓人的祈求。

這是在南非林波波省拍攝的一家樹洞酒吧。“太陽地”農場的主人範·海爾登夫婦巧妙地將農場中的一棵猴麪包樹天然形成的大樹洞改造成這家樹洞酒吧,可同時接納15人。這棵樹高近22米,樹圍約47米。

猴麪包樹被一些科學家稱爲“人類知識的寶庫”、“非洲和世界演進的活化石”。這些活化石的集中地,西非是塞內加爾和加納,兩國均有“猴麪包樹之鄉”的稱譽;南非是其北部的墨西拿市,被稱爲“猴麪包樹城”。從該市到南邊的路易-特里哈特市,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大半掩映在猴麪包樹林中,因有“猴麪包樹半條街”之名。當然,猴麪包樹最集中之地還是馬達加斯加島。在這個島國西南部沿海的莫龍達瓦市,有一塊延綿幾十平方公里的猴麪包樹林。樹林的北端,有一條著名的“猴麪包樹巷”。在一眼望不到邊的空曠地面上,矗立着兩排筆直的猴麪包樹,儼然兩排巨大的古羅馬式的圓形石柱,形成一條整整齊齊的林蔭大道。樹影憧憧,上映在白雲飄忽的藍天,下映在清水盪漾的池塘,被稱爲人間一大奇景。

當然,最奇的景象還在蘇丹。蘇丹南方常年乾旱無雨。但那裏生長有三萬多棵猴麪包樹。每棵樹都是一座“活水庫”,能蓄三四百至四五千公升水。每天的清晨和傍晚,人們總是在一棵棵大樹前排起長龍,帶着瓦罐、木盆、塑料桶來取水。人們世世代代就靠這些水爲生。他們認爲,在生死攸關的危難時刻,是猴麪包樹獻出自己的津脈,把人類從拯救。因此,他們將猴麪包樹稱爲“救生樹”、“生命樹”。他們相信,這種樹是長生不死的,即使樹幹枯朽,其靈魂也將常駐人間。

科學小故事 第7張

故事點評:猴麪包樹是一種長壽的樹,果實可以吃,果肉充實,味道香甜,營養很豐富,含有大量的澱粉和豐富的維生素A和B及少量的蛋白質和脂肪。人們從樹上摘下成熟的麪包果,放在火上烘烤到黃色時,就可食用。因爲樹貌奇特、樹齡綿長的緣故,猴麪包樹被稱爲“樹怪”,被奉爲“樹聖”年輕小夥子總喜歡把樹皮浸泡在水中,然後用這種水洗澡,希冀自己也像猴麪包樹一樣長得又高又大。年輕的女子則喜歡吃猴麪包果。她們相信,這種多汁多籽的果實能增強人的生育能力。

科學小故事 第8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