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家風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家風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8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家風詞語溯源

家風一詞,最早見於西晉文學家潘岳的作品中。西晉文學家夏侯湛,將《詩經》中有目無文的六篇“笙詩”,補綴以成《周詩》,並給潘岳看。潘岳認爲:這些詩篇不僅溫文爾雅,而且可以看到孝悌的本性。爲與友人唱和,潘岳因此寫作了《家風詩》,自述家族風尚:“綰髮綰髮,發亦鬢止。日祗日祗,敬亦慎止。靡專靡有,受之父母。鳴鶴匪和,析薪弗荷。隱憂孔疚,‘我’堂靡構。義方既訓,家道穎穎。豈敢荒寧,一日三省。”在該詩中,作者並沒有具體描述自家家世,而是通過歌頌祖德、稱美自己的家族傳統以自我勉勵。

家風詞語和“士族”“世族”“勢族”“大族”“世家大族”成爲社會上的統治力量有關。無論是以宗族爲根基、以武力爲特徵的地方豪族,還是以官宦爲標誌、以文化爲特徵的名家大姓,他們政治上累世貴顯,經濟上廣佔土地,文化上世傳家學,壟斷了全社會的主要資源。除了通過九品中正制和婚姻關係來維護門閥制度之外,自矜門戶、標樹家風,也是這一時期士族抵禦皇權和寒人侵漁的手段。

家風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兩晉以後,這個詞語漸次流行,尤其是在北朝,更是使用甚廣。從它發軔之初,就往往和門風互用。由“門生故吏,遍於天下,而言色恂恂,出於誠至,恭德慎行,爲世師範,漢之萬石家風、陳紀門法所不過也,諸子秀立,青紫盈庭,其積善之慶歟”(《魏書》卷五十八),“少而清虛寡慾,好學有家風”(《北齊書》卷四十二),“昶年十數歲,爲《明堂賦》。雖優洽未足,而才制可觀,見者鹹曰有家風矣”(《周書》卷三十八),等等。

歷史文獻中提及家風一詞,往往蘊藏有對傳統的繼承意義。例如,“齊有人焉,於斯爲盛。其餘文雅儒素,各稟家風。箕裘不墜,亦云美矣”(《南史》卷二十二)。這裏的“稟”字,就生動地傳達了下對上、後對前的承繼接受。至於比比皆是的“不墜家風”“世守家風”“克紹家風”“世其家風”以及“家風克嗣”等,無不體現了這一特點。

北周庾信《哀江南賦》序“潘岳之文采,始述家風;陸機之辭賦,先陳世德”,把家風世德作爲最優先的題材。當時的大家族皆以“世守家風”爲要務。

家風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第2張

家風作爲家庭的文化和傳統,表現的也是一個家庭的氣質和風習,反映出一個家庭有別於其他家庭的不同之處。它是一箇中性的概念,並不必然具有正面的意義。有的家風可能是勤奮儉樸、爲人忠厚、待人有禮;也有的家風可能是狡詐刻薄、遊蕩爲非、忿戾兇橫。

正因爲如此,對家風、門風或稱譽或貶損,也就並存於歷史文獻中。如《魏書》卷三十八說:“刁氏世有榮祿,而門風不甚修潔,爲時所鄙。”卷四十七也有:“及道將卒後,家風衰損,子孫多非法,帷薄混穢,爲論者所鄙。”《隋書》卷四十九也說:“子實不才,崇基不構,幹紀犯義,以墜家風,惜哉!”可見,即便是在傳統社會,被視爲傳家久、繼世長的,也只有耕讀、忠厚、清廉這樣一些美好的品質。

家風手抄報簡單又漂亮 第3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