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孩子成長過程中 最值得媽媽期待的七大驚喜

孩子成長過程中 最值得媽媽期待的七大驚喜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6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1 你的孩子將會說“我愛你”

孩子成長過程中 最值得媽媽期待的七大驚喜

有一天,你會從你的孩子嘴裏聽到這神奇的三個字,完全自發的、沒有任何人指使的、你的心都會化了的。

每個媽媽心底都有一個小小的願望,希望寶貝長大之後能對自己說我愛你。其實,不用等到他長大,從一出生他就在用自己的方式,表達着對你的愛。

雖 然,剛出生的寶寶並不會給你太過熱烈的表示,不過,隨着你和他一天天的相互了 解,你會感覺到你們之間的感情紐帶慢慢形成,這比大聲說出“我愛你”更加有意義。事實上,依戀的形成是需要一個過程的,在你照顧孩子的時候,他會“每天愛 你多一些”,並用自己的方式表達“謝謝你”。

我在對你笑,是對你說:我愛你

你可能聽人說過,孩子最初的微笑只不過是無意識的反射。但最近的研究指出,嬰兒最初的笑容可能有更多的含義——這淺淺的、咯咯的笑,很可能是他在對你的笑進行反應——他正在憑着本能和你建立情感紐帶。

真正意義上的社會性微笑最早出現在孩子6~8周之間,這會讓媽媽們格外驚喜。你的孩子可能一見到你的臉就會笑,或許還有爸爸的、爺爺奶奶的。他開始把“你的臉”和“一種好感覺”聯繫在一起了,你看,你們的聯繫就是這樣加深的。

我盯着你看,是對你說:我愛你

從 一出生,嬰兒就可以辨認出媽媽的聲音和味道。下一步,他會將這些可以信任的聲音和氣味與能看到的東西聯繫起來——這就是爲什麼你發現他總是盯着你的臉 看,就好像他要記住你的臉似的。其實,在某種意義上他是想確認,讓他覺得“舒服”、感到“愛”的“東西”是什麼樣子的。所以,下一次當你的孩子緊緊盯着你 的臉的時候,不妨給他一些時間,讓他把你看清楚。

2 你的孩子會長大到不能再坐在你的腿上了

抱着你的孩子給他餵奶,摟着他給他讀書,或是擁着他一起看窗外的風景,所有這些美好的時光都將不復存在,相信我!

當 有一天與兒子並肩走在一起,發現他已高出自己半個頭,牽手的感覺也不再是小手牽大手般的溫柔,覺得兒子真的長大了;聽到兒子一句體貼的問候,感覺兒子是長 大了;兒子喜歡的電視頻道從少兒臺變成了固定的體育頻道,嘴裏滿是我陌生的球星名字,感覺兒子是大了;聽到兒子不滿的一聲“砌”和“句句在理”的爭辯,感 覺兒子的脾氣也日益見長了……長大真好,父母辛勤養育不就是盼着孩子快快長大嗎?可看着家裏這位大男孩,欣喜之餘,煩惱和擔憂也日漸增多

3 你的孩子會想要一個人待着

當你感覺到寶寶不同尋常的安靜時,你會衝過去看看是否一切正常,結果發現你的孩子自己正玩得高興着呢。他甚至還會回到自己的房間,把門關上,拿出一些玩具,或從書架上取下幾本書,自娛自樂。

青 春期的孩子渴望獲得個人自由成長的空間,0歲到6歲的兒童同樣也需要成長的空間。而且,由於0歲到學齡前兒童的身體及心理都處於剛剛發育的啓蒙期,更需要 家長的精心關注和扶持,更需要一個不受束縛的、能夠自由自在成長的空間。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像小魚兒一樣順暢地呼吸,像小鳥一樣快樂地飛翔,像小草一樣茁 壯地成長。

活動的空間

盛夏,一場大雨衝去了天氣的悶熱。院子裏出現了許多水窪,儘管稀稀拉拉的小雨還沒有停歇,張家的小 胖、李家的小強戴着草帽迫不及待地來到院子裏,張開雙臂擁抱涼爽的雨滴,一雙小腳丫在水窪裏趟出串串水花。苗苗穿上雨衣也急着想往外跑,奶奶一把抓住她: “雨沒停,不能去。趟水要生病的。”可憐的苗苗如同只被捆住手腳的小貓站在門後,只能扒着窗戶看別的小朋友盡情地玩耍。

峯峯生來是個小帥哥,媽媽整天把他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可就是有一樣,限制他活動。在家裏,媽媽讓他安靜地看書、看電視、 擺積木、玩車模,不能玩激烈的對抗遊戲,更不許登高爬低;到公園,只能乖乖地牽着媽媽的手散步,或者坐安全的電動火車,不能在兒童遊樂園自由活動,更不許 和淘氣的小朋友玩摸爬滾打的遊戲。峯峯就像媽媽養在籠中的一個小寵物,雖然白白胖胖的,可是缺少了活動,身體平衡性不好,四肢力量弱,體質也比同齡的孩子 差。

嬰幼兒時期,是孩子身體發育的高峯期,從頭腦、內 髒、軀幹到四肢都在快速成長,需要全面的營養加充 足的活動。寶寶從會爬時起,活動的範圍一點點擴大,當他學會走路後,就會不停地跑來跑去,蹦跳登高、翻跟頭,拉拉這兒,碰碰那兒。他的這些活動有利於軀幹 和四肢的發育,使胳膊和雙腿的骨骼與肌肉快速生長,具備靈活的控制力和協調力。所以,限制幼兒的活動、不給其活動的空間會影響其身體正常的發育。

探索的空間

3歲的童童對什麼事情都十分好奇。一天她拿了一個玻璃杯子去問爸爸:“杯子掉在地上會不會摔碎?” 爸爸說:“會的。”還沒容爸爸解釋,童童的手一鬆,“啪!”杯子掉在地上摔得粉碎。震驚之下爸爸剛要發火――這孩子太不聽話了,應該好好管教。但他轉念一 想童童爲什麼這樣做,還是聽聽她的想法吧。於是他平聲靜氣地問:“你爲什麼要把杯子摔在地上呢?”童童若有所思地說:“哦,它真的能摔碎了。”原來她是想 親自試一試杯子能不能摔碎。

失敗的空間

及早給幼兒創造一個嘗試失敗的空間,讓其體驗失敗的痛苦、鬱悶,積攢努力戰勝失敗的信心和百折不撓獲取成功的勇氣,是非常必要的。

走馬路牙子是許多幼兒喜好的活動。楠楠和爸爸媽媽上街時最開心的事,就是用一雙小腳沿着馬路牙子 走。有時他平伸兩手搖搖晃晃地走,嘴裏唸叨:“過獨木橋了。”有時一腳在前,一腳在後,像螃蟹似的橫着身子挪步。即使走不好,一隻腳掉下馬路牙子或摔倒, 他站起來高高興興繼續走。爸爸媽媽從不干涉他,掉下去再重來嘛,沒有失敗哪有成功?

朵朵就沒有這份幸運了。她也想走馬路牙子,可是爸爸訓斥:“放着好好的路不走,你這孩子怎麼這麼淘 氣。”媽媽倒是和顏悅色哄着說:“馬路牙子這麼窄,你能走好麼?別逞能了,走不好掉下來,崴了腳、磕破了腿怎麼辦?”擺出一大堆肯定要失敗的後果來,就是 不想讓朵朵去嘗試。於是,一個對孩子來說很有趣的探索過程被扼殺了。

在家庭生活中,類似失敗的嘗試處處可見。比如,10個月的寶寶用勺子吃粥,弄得滿身滿臉,最後還把 粥碗打翻了;兩歲的寶寶自己穿褲子,把兩隻腳插進一條褲腿,拔不出來了。這些難道不是失敗嗎?但是就此不讓他再嘗試,他永遠也學不會最基本的生活本領。大 人包餃子,寶寶也要包,就讓他包嘛,誰天生就會呢?寶寶要學着掃地,掃不乾淨可以再來一遍;寶寶做手工,剪壞了紙樣,鼓勵他修補好就行了。父母要是怕失敗 什麼都不讓他幹,到頭來會害了他。什麼事都有從不會到會的過程,失敗可以積累經驗,失敗可以體驗生活百味,失敗可以鍛鍊意志,一次次跨越失敗就會迎來成功 的曙光。

思考的空間

現如今的寶寶小腦袋都十分聰明,只要你給他足夠的思考空間,會迸發出許許多多的奇思妙想。可是有些 父母不瞭解孩子生理心理的發展規律和需求,總在按自己的模式去塑造孩子。他們或是盲目超前培養,揠苗助長;或是不顧孩子的興趣,強制執行填鴨式的計劃;全 然不給孩子留下自主思考的空間。

樂樂的媽媽最喜歡家中來 客人的時候,讓樂樂露一手――表演講故事的絕活。樂樂故事講得有聲有色,還 可以編出不同的結尾,就是他一遇生人會緊張,一緊張就忘詞。媽媽比樂樂更着急,總在邊上提詞。長久以往,樂樂也不動腦了,反正有媽媽提詞呢。結果他講的故 事再也沒有新的創意了。

幼兒園的許多小朋友都上了興趣 班,甜甜媽媽認爲畫畫文靜,不徵求甜甜的意見給她報了畫畫班。甜甜對 圖案和色彩悟性慢,老師佈置的畫畫作業她總要問媽媽:“大樹怎麼畫?”“房子是什麼顏色啊?”媽媽趕緊告訴她,有時看甜甜畫得太慢還幫她畫兩筆。爸爸說: “你應該啓發她想一想,自己畫。”媽媽不以爲然,我在幫助她有什麼不好?

其實,我們身邊像樂樂媽媽和甜甜媽媽這樣的家長還真不少,他們一點兒也不清楚,他們這樣做是剝奪了 孩子思考的空間。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代替孩子培養興趣,代替孩子選擇玩具,代替孩子回答問題,代替孩子完成老師留的各種需要創意、需要動腦筋的作 業。結果當別的孩子想出房子裝上輪子,汽車長出翅膀,樹上結雞蛋,天空架彩虹橋的大膽幻想時,他們又在埋怨自己的寶寶笨。事實上,不是孩子腦子不好使,是 他不動腦不思考使然。人的大腦像一部機器,不用就會生鏽,越用才能越靈活。培養聰明孩子的關鍵是使孩子養成積極思考、愛動腦筋的好習慣。

4 你的孩子將會教你一兩件事

你的小寶寶會記得你把鑰匙放在哪兒了,還有他上一個生日蛋糕上的奶油是什麼口味的,還有一些你想不起來的事情,小傢伙都會記得。他還會提醒你該上姥姥家了,以及小零碎都有什麼作用。

記憶是知識的寶庫,有了記憶,智力才能不斷髮展,知識才能不斷積累。下面提供幾則有助於增強幼兒記憶力的遊戲。

依次說出名稱  把6樣東西按先後次序排列在桌上,讓孩子看上幾十秒鐘,然後遮起要求孩子憑記憶依次說出這6樣東西的名稱。

辨顏色  讓孩子閉上眼睛,說出你穿戴的衣帽鞋襪是什麼顏色的。如果你也閉上眼睛說出他穿戴的衣帽鞋襪的顏色,將會引起孩子對這種遊戲的更大興趣。

找物品  當着孩子的面把8種不同的小物品分別藏好後,再讓孩子將這些物品一一找出來。

看圖說話  把15張不同內容的圖片,放在桌上,叫孩子看一會兒,然後蓋上。要求孩子把所看到的圖片內容儘可能準確地敘述一遍。

“飛 機降落”  將一張大紙作爲地圖貼在牆上,紙上畫出一大塊地方作爲“飛機場”。再用紙做一架“飛機”,寫上孩子的名字,上面按上一枚圖釘。讓孩子站在離地圖幾步或十幾 步遠的地方,先叫他觀察一下地形,然後,蒙上眼睛,讓他走近地圖,並將“飛機”恰好降落在“飛機場”上。

看櫥窗  這個遊戲適合在帶孩子外出時進行。路過商店櫥窗時,先讓孩子仔細觀察一下櫥窗裏陳列的東西。離開以後,要求孩子說出剛纔所看到的東西。

5 你的孩子會讓你傷心

有一天,你的小寶寶會脫口而出:“我恨你!”他還會說你有多麼多麼“小氣”,或是讓他多麼多麼的“難堪”。更別說那些很難聽的大實話:“媽媽,你的牙好黃啊!”或者“爸爸,你的嘴好臭哦!”

童言無忌語錄

*媽媽叫皮皮起牀:“快點起來!公雞都叫好幾遍了!”

皮皮說:“公雞叫和我有什麼關係?我又不是母雞!”

*爸爸給女兒講小時候經常捱餓的事,聽完後,女兒兩眼含淚,十分同情地問:

“哦,爸爸,你是因爲沒飯吃纔來我們家的嗎?”

*小毛上幼兒園了,有一天,老師問:誰知道世界上有多少個國家啊?

小毛說:我知道!

老師說:那你說說都有哪些國家。

小毛說:有兩個國家,就是中國和外國!

6 你的孩子會表現出真正的勇敢

你的孩子會害怕做某些事情,比如說騎車。然而突然有一天,你會發現他不再害怕,搖搖晃晃地騎上去了。

孩 子在生活中與人交往的時候,一見到陌生人就緊張,一說話就面紅耳赤,在人多的公共場合特別拘束,坐立難安,不敢與人對視,不敢說話,也不願意說 話,說起話來則前言不搭後語,缺乏相應的邏輯性、連貫性。孩子常常不願意去公共場合,哪怕是去親朋好友家也難以接受。這就是孩子的膽怯表現。

膽 怯,其實質是人們對某種事物或者特定對象的膽小、害怕、畏縮,伴有相應的生理上的變化甚或出現逃避行爲表現。膽怯是現實生活中許多人都曾有過 的一種在日常生活、學習、社會交往過程中產生的情緒狀態,只是表現出程度上的差別不同而已。過於膽怯者,往往防礙人們更好地適應社會生活,影響社會交往、 人際關係。

膽怯的孩子,應該注重並加強獨立自主能力的培養,鼓勵孩子獨立完成力所能及的任務(如獨立購物,自行選取適當的物品等)。

鼓勵並帶 引孩子多和別人交往,特別是與開朗活潑的同齡人交往。鼓勵並帶引孩子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公益活動(如參加志願者團體等)。

借 助家庭、學校、夥伴、 親朋好友 的作用,給孩子提供良好的社交平臺。面隊膽怯的孩子,切忌順其自然、與同齡孩子比對甚或辱罵,應該不失時機地與孩子溝通,給孩子以鼓勵和讚揚,關係幫助並 引導孩子努力克服自身的弱點,儘可能避免孩子因膽怯所造成的心理緊張,以緩解孩子的膽怯,促進孩子健康成長。

7 你的孩子會改變你,讓你變得更好

你將不再自我貶低,並且更加與人爲善,因爲你的孩子在看着你呢。你甚至還會學會愛吃蔬菜,或是喜歡上從前討厭的學校課程。

百名母親調查:

“有了孩子以後,我的生活節奏最大的改變是……”:

No1.我對家庭的責任感更重了,更喜歡和家人在一起,而且”家“的感覺更濃了;

No2.太忙了,關愛自己、屬於自己的時間太少了;

No3.有了生活的奔頭和目標,不像以前總覺得有點茫然;

No4.原來不規律不在意的飲食和作息,都跟着孩子一起變得更加規律了;

No5.更願意和別的同齡女性(尤其是做了媽媽的女性)交流,社交圈子和關注的事情更廣了。

孩子給我們一家人帶來了更多更真實的幸福,我感謝孩子爲我帶來的這一切。 “三人行”給夫妻感情帶來的最大改變是……”:

No1.夫妻之間有了新的共同話題,給原本有些平淡的感情帶來了新內容;

No2.在撫養孩子的過程中,夫妻感情更加深和默契了;

No3.感情重心轉移了,夫妻間的相互關心和照顧顯得有些不夠;

No4.覺得孩子都有了,夫妻感情應該不會再有太大變故,所以不像以往那樣精心經營兩個人的感情了。

玲玲按照幼兒園老 師的要求在家中的花盆裏種了幾顆黃豆。她天天澆水等待小苗出土。兩三天後,她終於忍耐不住,用小棍扒開土取出豆子看看,再重新埋進土裏。此後,她每天都要 這樣看看那幾顆黃豆。媽媽輕聲勸說:“不要再扒拉豆子了,要把它扒拉死了。”玲玲天真地回答:“我在觀察呢。老師讓天天觀察的。豆子埋在土裏,不扒拉出 來,怎麼看見呢?”

看來幼兒的思維方式確實與成年人有很 大差異,出於好奇心他們不輕易相信別人說的,總要自己親自試一 試,總要自己做。如果童童的爸爸當時大聲呵斥:“都告訴你了,你怎麼還成心把杯子摔碎?”那真是冤枉她了。如果玲玲的媽媽提出堅決不許她再扒拉豆子,極有 可能泯滅幼兒的好奇心,把探索的興趣扼殺掉。所以家長應該學會換位思考,用孩子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瞭解他們爲什麼會這樣做,給他們留下足夠的探索空間。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