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尹建莉:你的孩子不屬於你

尹建莉:你的孩子不屬於你

來源:育娃網    閱讀: 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尹建莉:你的孩子不屬於你

你的孩子不屬於你

文=尹建莉

我小時候看過一個故事,某天某縣官在衙門辦案,堂上跪了兩婦人,中間放一個不懂事的幼兒。兩個婦人都聲稱孩子是自己的,自己纔是親媽,對方是假冒的。縣官思忖片刻,對兩位婦人說,既然沒有人能說清楚孩子到底是誰的,這樣吧,你倆搶吧,誰搶到就是誰的。兩個婦人同時撲向孩子,孩子立即殺豬般地大哭起來。一個小孩子怎麼能受得了兩個成人的撕扯,這樣搶奪下去會揪斷孩子的胳膊或腿,甚至會要了孩子的命。一個婦人很快表現出不忍,放手了,得到孩子的婦人臉上露出勝利的微笑。縣官看看這兩人,一拍驚堂木,立即斷定孩子是先放手婦人的,讓衙役把搶到孩子的婦人拿下,衆人無不對此表示贊同和欽佩。

死活不放手的母親,不能說她不愛孩子,但比起佔有慾來,她更愛後者。

2013年,媒體報道一位媽媽陪兒子睡到19歲,甚至孩子上大學到另一個城市後,媽媽辭職到大學附近租房子來陪兒子,理由是兒子離不開她。人們對這位媽媽多有批評,網上甚至有人猜測這位媽媽是否有亂倫傾向,或至少是“精神亂倫”。

亂倫之說我倒不十分相信,這個問題上,我贊成心理學家阿德勒對類似問題的觀點:俄狄浦斯情結是由於教育錯誤所造成的人工產品。我們不需要假設由遺傳得來的亂倫本能,也不必想象,這種變態的本源和性有什麼關聯。所以我寧可相信這位媽媽的做法,是由於教育上的矇昧和人性中的自私所致。而且這種矇昧和學歷無關,在當代生活背景下,它是自然天性退化的後果。

現在越來越明顯的一個社會問題是,父母在孩子年幼時不肯和孩子親近,把孩子扔給老人或保姆,理由是要賺更多的錢,給孩子創造更好的生活條件。或者是迷信某種冷酷的“育兒經”,比如“挫折教育”、“孩子不能多抱”、“哭聲免疫法”等育兒邪教,故意不和孩子親近,任由幼小的孩子哭泣悲傷,美其名曰培養獨立性。這些錯誤認識使母子間喪失早期的親密接觸機會,沒有建立起暢通的理解渠道,彼此理解就變得困難。待孩子成年後,父母往往是一方面對當初冷落孩子的做法感到後悔,有強烈的補償心理,生硬地要塞給孩子很多東西;另一方面又有討債心理,希望孩子回報自己的付出,聽話並且和自己親近。而孩子又不可能配合得很好,於是摩擦不斷。顛倒的親密順序,讓母子雙方都感覺困惑。

有一次我參加一個旅遊團,團裏有一對母子,母親是大學教授,已退休。兒子是獨生子,當時已36歲,有份不錯的工作,尚未結婚,也沒有女朋友。兩人都修養良好,母子關係看起來很融洽,走到哪裏都形影不離。但在十幾天的旅行中,大家慢慢發現,教授對兒子管得實在太多,像管一個七八歲的小孩子。從吃飯到買紀念品,什麼事都要干涉一下,兒子總是很聽話,母親讓幹啥就幹啥,整個人也顯得有些幼稚。有一天晚上我們十幾個人在一起喝啤酒,一邊聊天一邊唱歌,十分愉快。教授不喝酒,也不喜歡聽歌,和大家聊了一會兒說累了,要早些回房間睡覺,然後一邊起身一邊很自然地喊兒子“咱們走吧”。她兒子很明顯當時並不想回房間,還想再喝一會兒,但他似乎並不敢提出這個要求,有些猶豫。看他這樣,我們幾個人忍不住替他求情,希望教授自己先回房間,讓兒子再玩一會兒。教授淡淡一笑,輕柔卻不容置疑地說:我知道他酒量,可以了,今天不能再喝了,走吧,早點回去休息。兒子尷尬地衝我們笑笑,無可奈何地站起身,乖乖地跟着媽媽走了。大家雖然都沒再說什麼,但我相信每個人心裏都很遺憾,也很感嘆。媽媽不允許兒子獨立,兒子就只能永遠做小男孩,哪個成年女人願意和一個小男孩結婚呢?

阿德勒還在他的書中舉過一個例子,一個75歲農婦,她的兒子在50歲的時候還與她住在一起。兩人同時得了肺炎,母親活下來了,兒子卻死了。當母親得知兒子的死訊時,悲傷地說:“我早就知道我沒法把這個孩子帶大的。”這位母親覺得自己要對孩子的一生負責,從來沒打算使他成爲獨立的社會人。我們開始明白,如果母親未能擴展她的孩子與其他人的聯繫,未能引導他與生活中其他人平等地合作,那麼她犯了多麼嚴重的錯誤!

現在社會上有一種“啃老”現象,不少年輕人大學畢業後不去找工作,或是結婚了還事事依賴父母,不僅經濟上不能獨立,心理上也離不開奶嘴。批評者的矛頭總是指向年輕人,認爲他們之所以“啃老”,是出於懶惰和不思進取,甚至有人提議要通過立法來禁止“啃老”。這種把所有的責任都推給子女的做法並不公平。孤立地對年輕人進行道德否定,使人們無法看清問題的真正根源,也無法找到解決的出路。

自己會走路的人,誰願意被人天天攙着走?如果能自立,誰願意一直被父母供養?“啃老族”在本該蓬勃發展的年齡卻出現意志癱瘓,這種狀態和他們的成長史脫不了干係。我接觸過一些“啃老”的年輕人,他們的成長總是驚人的相似,那就是父母很少有分離意識,一直包辦,不肯讓孩子獨立;與此同時,又一直對孩子的種種不能獨立充滿指責和鄙視。孩子在不知所措中慢慢變得惰性十足並且厚臉皮,最終罹患自尊缺乏症和精神侏儒症。

“出於愛收回展開的手,並且作爲贈予者保持着羞愧之心,這乃是最艱難的事了。”這道難題在當代社會中,更有賴於通過文化進化獲得良好的第二稟性而完成。

防止過度干擾孩子的生活,除了樹立相關意識,另一個重要辦法是母親應該發展自己的事業和愛好,把自己的生活打理好。

全心全意關愛孩子,並不意味着需要丟失自己。愛孩子的媽媽也可以穿得漂亮,吃得優雅,玩得愉快。如果一個母親除了工作或家務沒有其他愛好,沒有朋友,不愛逛街、不愛看書、不打麻將,不懂時尚,那麼很可能她的唯一愛好就是全面參與孩子的生活,這會使得分離變得分外困難。不願分離的媽媽往往會以一個苦情媽媽的形象出現,從年輕到老都活得苦兮兮的,這會讓孩子難過和歉疚,對他的成長和幸福並沒有好處。所以,不要做苦行僧式的媽媽,要做享受人生的媽媽。只有媽媽活得幸福快樂,孩子才能真正幸福快樂。

作爲已成年的子女,爲避免父母對自己的過度包辦,參加工作後就應儘量獨立生活,成家後更應該避免和父母住在一起。不要對父母心存依賴,也不要被“孝”或“不孝”的繩索捆住。要堅定地拒絕父母跨界,但要溫和地抵抗。遇到父母無端的干涉時,最好的辦法當然是好好和父母溝通,如果無法溝通,就一笑了之,說句“媽媽你說得對,我知道了”,然後讓父母的話左耳朵進右耳朵出,自己該怎樣幹還怎樣幹,堅持進行“非暴力抵抗”。忍不住時,偶爾頂撞父母一句、吵一架,不是什麼問題,但儘量不頂撞,不吵架。自己要牢記的是:父母沒有惡意,只是做事不妥,天下沒有完美父母,我的父母也可以有缺點。這樣想來,自己的心就拓寬了。

愛包辦的父母,最初遇到孩子的“獨立戰爭”時,會悲傷和不適,但從一個較長的時間段來看,肯定是欣慰的,畢竟絕大多數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得幸福。如果他們看到你離開他們也過得不錯,就會慢慢適應這種變化,並慢慢悟到母愛是個逐漸分離的過程這個道理。

最後,以黎巴嫩詩人紀伯倫的一首詩作爲本文的結束,這首詩值得每個母親去傳誦和牢記。

你的孩子

你的孩子不屬於你

他們是生命的渴望

是生命自己的兒女

經由你生與你相守

卻有自己獨立的軌跡

給他們愛而不是你的意志

孩子有自己的見地

給他一個棲身的家

不要把他的精神關閉

他們的靈魂屬於明日世界

你無從闖入夢中尋訪也將被拒

讓自己變得像個孩子

不要讓孩子成爲你的複製

昨天已經過去

生命向前奔涌

無法回頭川流不息

你是生命之弓孩子是生命之矢

幸福而謙卑地彎身吧

把羽箭般的孩子射向遠方

送往無際的未來

愛——是孩子的飛翔

也是你強健沉穩的姿態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