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手抄報 > 【誠信手抄報版面設計圖】誠信手抄報圖片和內容 關於誠信手抄報

【誠信手抄報版面設計圖】誠信手抄報圖片和內容 關於誠信手抄報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誠信手抄報版面設計圖,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人與人之間交往的基本規則,我們只有擁有了誠信,才能在這個社會上很好的生活下去,誠信是我們必備的優良品格,我們一定要做一個講誠信的人。

誠信手抄報版面設計圖:誠信的故事

關公的誠信故事

土山三約

徐州兵敗,關羽被困土山。曹操派張遼以“三便”勸關羽降曹:一者可保甘,糜二夫人的安全;二者可不背桃園之約;三者可留有用之身。關羽回答:“你有‘三便’,我有‘三約’:一、今降漢不降曹;二、請給二位嫂子俸祿,單獨居住,不論何人不許入門;三,只要一旦知道皇叔的下落,辭曹歸劉而去。三者缺一不可。

三約體現了關公對漢室,對劉皇叔的忠誠,在文字上約法三章,表明他對兄弟桃園結義承諾的踐約之志。

夜讀春秋

關公《夜讀春秋》是關公故事中最著名的一個典故。

徐州兵敗後,關公與曹操約法三章,暫居曹營。

曹操敬重關公,爲了籠絡他,賜給他珍貴物品,關羽卻拒之不受;幾日一宴請,關羽從不亂吃喝;給關羽大宅,關公卻將內宅分給老兵,自己住外間;派多名美女伺奉他,他卻叫美女去服侍嫂子。曹操無法,安排劉備的兩個夫人和關公同居一屋室。關公仍不動色,秉燭獨坐在門外,專心致志讀《春秋》,通霄達旦,毫無倦色。曹操想通過美色來詆譭關公,從而達到要挾逼其就範目的。自古“英雄難過美人關”的信條在關公身上失去了靈驗。

關公夜讀春秋,通霄達旦給出三個信息:一是關公面對美色坐懷不亂,二是通霄甘做兩個嫂嫂守護衛士,三是《春秋》儒學道義對關公定力的影響。反映出的實質就是:不僅僅是關公對皇兄的忠義的承諾,更反映出關公誠實守信的品質本性,這一天性經《春秋》儒學道義的薰染,昇華成華夏民族最寶貴的忠義誠信的道德典範。千古流傳,成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誠信手抄報版面設計圖】誠信手抄報圖片和內容 關於誠信手抄報

誠信手抄報版面設計圖:誠信的作用

誠信是人必備的優良品格,一個人講誠信,就代表他是一個講文明的人。講誠信的人,處處受歡迎;不講誠信的人,人們會忽視他的存在;所以我們人人都要講誠信。誠信是爲人之道,是立身處事之本。

立人之本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認爲人若不講信用,在社會上就無立足之地,什麼事情也做不成。

齊家之道

唐代著名大臣魏徵說:「夫婦有恩矣,不誠則離。」只要夫妻、父子和兄弟之間以誠相待,誠實守信,就能和睦相處,達到家和萬事興的目的。若家人彼此缺乏誠信、互不信任,家庭便會逐漸四分五裂。

交友之基

只有「與朋友交,言而有信」,才能達到「朋友信之」,推心置腹、無私幫助的目的。否則,朋友之間充滿虛僞、欺騙,就絕不會有真正的朋友,朋友是建立在誠信的基礎上。

爲政之法

《左傳》雲:「信,國之寶也。」指出誠信是治國的根本法寶。孔子在足食、足兵、民信三者中,寧肯去兵、去食,也要堅持保留民信。因爲孔子認爲「民無信不立」,如果人民不信任統治者,國家朝政根本立不住腳。因此,統治者必須「取信於民」,正如王安石所言:「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爲重百金輕」。

經商之魂

在現代社會,商人在簽訂合約時,都會期望對方信守合約。誠信更是各種商業活動的最佳競爭手段,是市場經濟的靈魂,是企業家的一張真正的「金質名片」。

心靈良藥

古語云:「反身而誠,樂莫大焉。」只有做到真誠無僞,纔可使內心無愧,坦然寧靜,給人帶來最大的精神快樂,是人們安慰心靈的良藥。人若不講誠信,就會造成社會秩序混亂,彼此無信任感,後患無窮。正如《呂氏春秋·貴信》篇所說,如果君臣不講信用,則百姓誹謗朝廷、國家不得安寧;做官不講信用,則少不怕長,貴賤相輕;賞罰無信,則人民輕易犯法,難以施令;交友不講信用,則互相怨恨,不能相親;百工無信,則手工產品質量粗糙,以次充好,丹漆染色也不正。可見失信對社會的危害何等大啊!

綜觀而言,誠信對於自我修養、齊家、交友、營商以至爲政,都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美德,可見誠信在人類社會非常重要的。

【誠信手抄報版面設計圖】誠信手抄報圖片和內容 關於誠信手抄報 第2張

誠信手抄報版面設計圖:古代名人的誠信論述

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老子·第八十一章》)

誠信之言不華美,華美之言不實,因爲誠信之言是質樸無華。

孔子:「信近於義,言可復也。」(《論語·學而》)

強調人講信用要符合「義」,只有符合「義」的話才能實行。

孟子:「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孟子·離婁上》)

肯定「誠」是天的運行規律,追求誠信之道纔是做人的道理。

荀子:「恥不信,不恥不見信。」(《荀子·非十二子》)

恥於自己不能有「信」德,而不恥於不被別人信任。

劉安:「人先信而後求能。」(《淮南子·說林訓》)

應先看他是否講信用,然後再論及他的能力如何,說明信重於能。

諸葛亮:「勿持功能而失信。」(《出師表》)

不要仗持有功勞、有才能就失信於人。

王通:「推之以誠,則不言而信。」(《中說·周公》)

只要能夠推心置腹,以誠相待,不用言說也會相互信任。

程頤:「誠則信矣,信則誠矣。」(《河南程氏遺書》卷二十五)

誠實就會有信譽,講信譽就是誠實,可見「誠」與「信」是相通的。

朱熹:「誠者,真實無妄之謂。」(《四書章句集註·中庸章句》)

誠信就是真實而無虛假。

曹端:「一誠足以消萬僞。」(《明儒學案》卷四十四《語錄》)

一個誠實的行爲足以消解千萬種虛僞。

【誠信手抄報版面設計圖】誠信手抄報圖片和內容 關於誠信手抄報 第3張


誠信手抄報版面設計圖:人際交往中的誠信

以誠相待

東晉高道葛洪在《抱朴子·交際》中,反對“匿情而口合”、“面從而背憎”,故我們應以真情實意對待朋友,不可口是心非,隱瞞實情。真誠是友誼的生命,如果對朋友詐僞而無真誠之情,這只是“烏集之交”。只有肝膽相照的朋友,纔是“腹心之友”。西漢文學家、哲學家揚雄於《法言·學行》曰:“朋而不心,面朋也;友而不心,面友也。”若交朋友而不交心,不能開心見誠,這種缺乏真誠的友誼是難以持久的,故人際交往貴在真心、交心與知心。

以信相交

朋友之間必須誠實忠信,《論語·學而》曰:“與朋友交,言而有信。”一旦欺騙朋友,朋友也不會信任自己,便會破壞了大家的友誼。而真的朋友,能做到如《禮記·儒行》所言:“久不相見,聞流言不信。”就算大家很久沒見,當聽到有關朋友的謠言,彼此仍能互相信任。

以道義相交

將人際交往建立在道義的基礎上,彼此皆以道義爲原則,這是一種君子之交。北宋著名文學家歐陽修在《朋黨論》中深刻地分析說:“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爲朋……小人所好者利祿也,所貪者貨財也。當其同利之時,暫相黨引以爲朋者,僞也。及其見利而爭先,或利盡而交疏,則反相賊害……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形者忠義……以之修身,則同道而相益……終始如一。”真正的君子之交以道義爲基礎,真心相待,友誼是持久的。相反,小人之交以勢利爲基礎,虛假造作,友誼是短暫的。

以平等相交

將友誼建立在志同道合、情趣相投的基礎上,貴者一方不應以自己的年資、地位、權勢、財富作爲交友的資本,彼此應當相互尊重,做到正如《法言·修身》所言:“上交不諂,下交不驕。”遇到顯貴的人,不會因此奉承巴結;遇到寒微的人,不會因此傲慢自大,這正是平等之交的可貴之處。

【誠信手抄報版面設計圖】誠信手抄報圖片和內容 關於誠信手抄報 第4張

誠信手抄報版面設計圖:誠信的名人名言

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楊泉

人之所助者,信也。——《周易》

圖大者,當謹於微。——呂近溪

信用既是無形的力量,也是無形的財富。——松下幸之助

推人以誠,則不言而信矣。——王通《文中子·周公》

良心是由人的知識和全部生活方式來決定的。——馬克思

信用是難得失的,費十年功夫積累的信用,往往由於一時的言行而失掉。——池田大作

理智要比心靈爲高,思想要比感情可靠。——高爾基

言必信,行必果。——孔子《論語·子路》

老老實實最能打動人心。——莎士比亞

如果要別人誠信,首先要自我要誠信。——莎士比亞

信不足,安有信。——《管子》

意志薄弱的人,必須不會誠實——拉羅什夫利

把“德性”教給你們的孩子:使人幸福的是德性而非金錢。這是我的經驗之談。在患難中支持我的是道德,使我不曾自殺的,除了藝術以也是道德。——貝多芬

沒有誠實何來尊嚴。——西塞羅

對自我真實,纔不會對別人欺詐。——莎士比亞

貧而無諂,富而無驕。——子貢

禍莫大於無信。——傅玄

誠者,天之道也;思誠者,人之道也。——《孟子》

在一個人民的國家中還要有一種推動的樞紐,這就是美德。——孟德斯鳩

【誠信手抄報版面設計圖】誠信手抄報圖片和內容 關於誠信手抄報 第5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