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手抄報 > 【梅花手抄報圖片大全】梅花手抄報圖片簡單 以梅爲主題的手抄報

【梅花手抄報圖片大全】梅花手抄報圖片簡單 以梅爲主題的手抄報

來源:育娃網    閱讀: 3.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梅花手抄報圖片大全,梅花是我國四大名花之一,一直備受文學界的青睞,對於梅花,不論是我國古代的詩人還是現代的文學家,都有無數種描述梅花的作品產生,梅花的美好品質一直在我國流傳。

手抄報一:梅花的主要價值


經濟

變種和品種極多,可分花梅及果梅兩類。花梅主要供觀賞。果梅其果實主要作加工或藥用,一般加工製成各種蜜餞和果醬;用青梅加工製成烏梅供藥用,爲收斂劑,能治痢疾,並有鎮咳、祛痰、解熱、殺蟲等功效,又爲提取枸櫞酸的原料;花蕾能開胃散鬱、生津化痰、活血解毒;根研成粉末治黃疽有效。該種植物對氟化氫污染敏感,可以用來監測大氣氟化物行染。未成熟果實含檸檬酸、蘋果酸、琥珀酸等;種子含苦杏仁苷;花含揮發油,油中含苯甲醛、苯甲酸等。

梅花最宜植於庭院、草坪、低山丘陵,可孤植、叢植、羣植。又可盆栽觀賞或加以整剪做成各式樁景,或作切花瓶插供室內裝飾用。

醫藥

花蕾(梅花):微酸、澀,平。開鬱和中,化痰,解毒。用於鬱悶心煩,肝胃氣痛,梅核氣,瘰癧瘡毒。果實(烏梅):酸、澀,平。斂肺,澀腸,生津,安蛔。用於肺虛久咳,虛熱消渴,蛔厥嘔吐腹痛,膽道蛔蟲症。

【蒙藥】哈日一桂勒斯:果實用於肺虛久咳,口乾煩渴,膽道蛔蟲,膽囊炎,慢性腹瀉,痢疾,崩漏《蒙藥》。

【彝藥】莖葉用於熱毒內陷,溼重氣滯,胸熱脹滿,久熱不退,腸癰痢疾,滑胎漏胎《哀牢》。果實治肺虛久咳,口乾煩渴,膽道蛔蟲,膽囊炎,細菌性痢疾,慢性腹瀉,月經過多,癌瘤,牛皮癬《大理資志》。

【傣藥】埋罵風:用於清暑,除煩,降火《傣醫藥》。埋罵風,嘛風:果實用於肺虛久咳,口乾煩渴,膽道蛔蟲,膽囊炎,細菌性痢疾,慢性腹瀉,月經過多,癌瘤,牛皮癬;外用於瘡瘍久不收口,雞眼;樹皮用於牙痛,咳嗽《滇省志》。

【水藥】女鳳:果實治久泄久痢《水醫藥》。

【傈僳藥】十九:果實治咳嗽,痢疾,尿血,便血,膽道蛔蟲《怒江藥》。【白藥】千其千:果治療消化不良,腹瀉《滇藥錄》

觀賞

中國古代文人對梅花情有獨鍾,視賞梅爲一件雅事。賞梅貴在“探”字,品賞梅花一般着眼於色、香、形、韻、時等方面。

色:梅花的花色有紫紅、粉紅、淡黃、淡墨、純白等多種顏色。“紅梅”,花形極美,花香濃郁;“綠萼”,花白色,萼片綠色,重瓣雪白,香味襲人;“紫梅”,重瓣紫色,淡香;“骨裏紅”,色深紅重瓣,凋謝時色亦不淡,樹質似紅木;“玉蝶”,花白略帶輕紅,有單重瓣之分,輕柔素雅。成片栽植上萬株梅花,疏枝綴玉繽紛怒放,有的豔如朝霞,有的白似瑞雪,有的綠如碧玉,形成梅海凝雲,雲蒸霞蔚的壯觀景象。

香:梅花香味別具神韻、清逸幽雅,被歷代文人墨客稱爲暗香。“着意尋香不肯香,香在無尋處”讓人難以捕捉卻又時時沁人肺腑、催人慾醉。探梅時節,徜徉在花叢之中,微風陣陣掠過梅林,猶如浸身香海,通體蘊香。

形:古人認爲“梅以形勢爲第一”,即形態和姿勢。形態有俯、仰、側、臥、依、盼等,姿勢分直立、曲屈、歪斜。梅花樹皮漆黑而多糙紋,其枝虯曲蒼勁嶙峋、風韻灑落,有一種飽經滄桑,威武不屈的陽剛之美。梅花枝條清癯、明晰、色彩和諧,或曲如游龍,或披靡而下,多變而有規律,呈現出一種很強的力度和線的韻律感。

韻:宋代詩人范成大在《梅譜》中說:“梅以韻勝,以格高,故以橫斜疏瘦與老枝怪石着爲貴。”所以在詩人、畫家的筆下,梅花的形態總離不開橫、斜、疏、瘦四個字。人們觀賞梅韻的標準,則以貴稀不貴密,貴老不貴嫩,貴瘦不貴肥,貴含不貴開,謂之“梅韻四貴”。

時:探梅賞梅須及時。過早,含苞未放;遲了落英繽紛。古人認爲“花是將開未開好”,即以梅花含苞欲放之時爲佳,故名“探梅”。梅花以“驚蟄”爲候,一般以驚蟄前後10天爲春梅探賞的最佳時機。 觀賞梅花的情境也十分講究。

《梅品》由宋朝張功甫撰寫於1194年,專門介紹如何欣賞梅花。據《梅品》曰有二十六宜:淡雲,曉日,薄寒,細雨,輕煙,佳月,夕陽,微雪,晚霞、珍禽,孤鶴,清溪,小橋,竹邊,松下,明窗,疏籬,蒼崖,綠苔,銅瓶、紙帳、林間吹笛,膝下橫琴,石枰下棋、掃雪煎茶、美人淡妝簪戴等情況下,對梅的欣賞就更富有詩情畫意。

四貴四不貴:貴疏不貴繁,貴合不貴開,貴瘦不貴肥,貴老不貴新。梅的枝幹以蒼勁嶙峋爲美,形若游龍,遒勁倔強的枝幹,綴以數朵凌寒傲放的淡梅,兼覆一層薄雪,「古梅一樹雪精神」,儼然天成一幅水墨大寫意。

【梅花手抄報圖片大全】梅花手抄報圖片簡單 以梅爲主題的手抄報

手抄報二:觀梅勝地

鄢陵梅花

鄢陵縣位於豫東黃河沖積平原,氣候宜人,四季分明,是培育南北花卉的天然試驗場,尤以臘梅最負盛名。據《鄢陵縣誌》載,這裏栽培臘梅已有千餘年曆史,北宋時,就成了貢品,被皇帝稱之爲“天下第一花”。此後,便有了“鄢陵臘梅冠天下”之美譽。

超山梅花

超山位於浙江餘杭縣內,風光旖旎,植梅名聞天下,素有“超山梅花天下奇”之譽。千百年來,一直吸引着國內外遊人。超山北坡方圓數裏,盡是梅林。梅開時節,雪海香濤,蔚成奇觀。梅林之中,有兩株古梅,一唐一宋,尤爲名貴。超山賞梅以“宋梅亭”和“浮香閣”的山坡處爲最佳,遊人可以盡情領略“不知何處香,但見四山白”的景象。

靈峯梅花

靈峯位於杭州植物園東北角的青芝塢內。從前,曾與孤山、西溪並稱西湖三大賞梅風景區。如今,古老的“靈峯探梅”又露出新的風姿。近幾年來,經過重新佈局建設,景區植梅已達6000餘株,品種50多個,已成爲西湖最大的賞梅勝地。

鄧尉梅花

江蘇吳縣鄧尉山在蘇州城西南30公里處,崇山前抱,太湖後繞,地勢十分幽深。梅開時節,香雪十里,疑如積雪,故有“十里香雪”之稱。鄧尉山最佳賞梅處,應是半山腰的“梅花亭”,舉目環顧,山上山下,瀰漫數十里,浪擁雪堆,芬芳瀰漫,真是“遙看一片白,雪海波千頃”。日前,鄧尉梅林在方圓近十里的景區內植梅數十萬株,也有“鄧尉梅花甲天下”之譽。

梅園梅花

無錫梅園,背依龍山,面向太湖,園林設計者根據地形高低,結合梅樹的特點,以梅飾山,倚山植梅,梅以山而秀,山因梅而幽,別具特色。園內植梅5500多株,品種繁多,名品薈萃。園內還有天心臺、香雪海、寶塔等步步登高的觀賞景點,是較爲典型的江南園林式賞梅景點。梅開時節,競相吐豔,白玉如雪,紅暈似杏,猶如置身於“若無香風吹,疑是白雲繞”的玉澤香國之中。

梅花山梅花

梅花山位於南京市鐘山南,這裏依山栽植有梅花1.5萬餘株,品種有220多個,有“梅花世界”之稱。梅花山上建有“觀梅軒”,登軒觀梅,梅山梅花盡收眼底。梅花山以品種奇特著稱,“硃砂梅”滿枝緋紅,“玉蝶梅”素靜雅潔,“宮粉梅”著花繁茂,“龍遊梅”舒展飄逸,還有“蹩腳晚秋”、“七星梅”和“半重瓣跳枝”等梅花上品。

澱山梅花

青浦澱山湖梅園是上海最大的賞梅勝地,佔地190畝,植梅5000多株,品種達40多個,其中不少是百年以上的古梅。近年來,經園藝家悉心培植,長勢越來越旺盛,每年吸引不少遊人。園內四周是一組江南仿古建築,配以奇花異卉,古樹秀竹。縱觀梅園,白雪紅蕾,暗香浮動,呈現一派“素豔乍開株蓓蕾,暗香微度玉玲瓏”的境趣。

磨山梅花

武漢磨山梅園位於武漢市東郊的東湖磨山,又是中國梅花研究中心,並建有自己的梅花種植基地。磨山梅園環嶺臨湖,環境幽靜,風光別緻,佔地500多畝,有梅樹、梅花盆景3萬餘株,品種200多個,已成爲蜚聲海內外的賞梅勝地。磨山梅園依地形而置,或疏或密,或迎風,或照水,井然有致,瀟灑得趣。

羅崗梅花

馳名中外的羊城八景之一的羅崗香雪,位於廣州市區30多公里外的東郊。這裏四面環山迭翠,中央谷地橫亙十餘公里,遍植青梅荔枝。每年小寒前後,梅花盛開,百枝凝雪,千樹妍唱,爭奇鬥豔,香浮數裏。景區內還有“羅峯寺”、“羅崗湖”、“玉巖書院”等名勝古蹟及“玉璽遠眺”、“玉屏石勝境”。

梅嶺梅花

韶關梅嶺位於廣東和江西的交界處,此處有梅花1000多畝。每逢2月上旬,正是滿山梅花凌霜傲放之時,可賞梅之千般風姿,可品梅之萬種情韻,那樹樹紅梅撩撥得古今多少文人騷客心海漲潮,留下幾多諸如“不趁青梅嘗煮酒,要看紅雨熟紅梅”(蘇軾《題嶺上紅梅》)的名詩佳句傳誦至今。

【梅花手抄報圖片大全】梅花手抄報圖片簡單 以梅爲主題的手抄報 第2張


手抄報三:梅花的相關文化

詠梅畫梅

梅,「獨天下而春」,作爲傳春報喜、吉慶的象徵,從古至今一直被中國人視爲吉祥之物。「梅具四德,初生爲元,是開始之本;開花爲亨,意味着通達順利;結子爲利,象徵祥和有益;成熟爲貞,代表堅定貞潔。」此爲梅之「元亨利貞」四德。梅開五瓣,象徵五福,即快樂、幸福、長壽、順利與和平。

早期,人們對梅花的認識主要侷限在梅子的實用性上。如殷商文獻《書經·說命》中有“若做和羹,爾惟鹽梅”。春秋時期的《詩經》中出現了“山有嘉卉,候慄候梅”的描述,人們稱梅爲“嘉卉”已反映出對梅花的欣賞態度。晉代的清商曲辭《梅花落》中,開始描述“梅花落已盡,柳花隨風散。嘆我當春年,無人相要喚”,感嘆春光易逝。進入南北朝後,曾出現壽陽公主“梅花妝”的故事和陸凱折梅贈友人報春傳情的詠梅名句“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江南天所有,聊寄一枝春”。唐以前,詠梅詩數量不是很多,但可見人們已從物質的實用性上升到精神層面的感受了。唐五代時期,由於當時的自然氣候和社會的安定民生髮展,梅花的栽培技藝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這一時期種梅詠梅活動逐漸升溫,上至帝王、名臣,下至布衣百姓詠梅作品大量涌現。如唐王李世民的“送寒餘雪盡,迎歲早梅新”詠梅絕句,以及杜甫、白居易、杜牧、李商隱等一大批詠梅詩人,以不同的心態和審美觀寫下了流芳千古的詠梅佳句。

宋、元時代,梅花文化的發展進入興盛時期。文化上,梅詩、梅文、梅書、梅畫紛紛問世,其作品之多爲歷朝歷代之最,梅花也於此時確立了百花獨尊、羣芳之首的地位。宋代梅詩特多,故在宋代末年的方回《瀛奎律髓》中,別出"梅花"爲一類。梅詞也多佳作。名家如北宋林逋(和靖)隱居杭州孤山,植梅放鶴,號稱梅妻鶴子。其梅花詩詞甚多,而"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山園小梅》)的詩句,更是傳神佳句。餘如北宋的蘇試、秦觀、王安石等,南宋的陸游、陳亮、范成大等,皆多梅花詩詞傳世。由於文人墨客、士大夫階層的閒情雅趣促進了私家園林的興起,各地紛建梅園,遍植梅樹、梅溪、梅湖、梅臺、梅亭等賞梅景觀的引導效應,使喜梅、植梅、賞梅成爲一種社會時尚。梅畫作品日漸豐富,涌現出一批擅畫梅花的大家,如高僧華光寺長老仲仁、趙佶、楊無咎、馬遠、趙孟堅等。《全宋詩》中,梅花題材的文學作品有4700多首,《全宋詞》中詠梅詞1120多首。

明清兩代是梅花文化的發展期,明代詠梅之風有增無減,楊慎、焦宏、高啓、唐寅諸名家,俱有梅花詩;徐渭、姚淶、劉基等,則均有梅花文賦。另一方面,書、文、詩、畫等文化層面也有新的發展和提升。如在詠梅詩創作上,明清兩代也是人才輩出,徐渭、高啓、方孝孺、李方膺等一批詩人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無論在詩的意境、內涵或是審美觀念上都有獨到的創新成就。在繪畫創作上“揚州八怪”等,尤以金農、李方膺爲代表建樹起座座詠梅畫梅的高峯。

辛亥革命以後,創作的詠梅詩詞和繪畫作品,是空前的,數量上已無法統計。特別是毛澤東、董必武、葉劍英、陳毅等無產階級革命家,他們以偉大的革命情懷和氣概,寫下了不朽的詠梅詩篇,成爲梅花文化中的新氣象、新亮點。從近現代的梅畫作品看,一大批名家高手涉足梅花題材,他們注重在繼承傳統中大膽創新,形成自己的風格面貌;他們更注重從審美的角度進行理性思考,使作品更具學術性、觀賞性;他們更注重表現梅花的精神品格和時代精神,用作品來感染人、打動人;他們更注重以自然、自由的心態,運用多種方法手段創作出適應多元化審美需求的梅花作品。這個時期的傑出代表有吳昌碩、齊白石、徐悲鴻、張大千、董壽平、關山月、於希寧等。他們運用個人的學識修養和對梅花精神的獨特感悟,用不同的表現手法創作出不同風格面貌的梅花作品。這個時期的梅花作品,有的突出了詩、書、畫、印相統一的整體美感;有的更加強調中國畫水墨精神,以大寫意的筆法表現梅花的神韻;還有的善於借鑑西畫中交點透視、光影效果以增強表現力和視覺衝擊力。從他們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一個共同的特點,即是“筆墨當隨時代”的創新精神。正是憑着這種創新意識,使梅畫藝術園地更加燦爛奪目。

【梅花手抄報圖片大全】梅花手抄報圖片簡單 以梅爲主題的手抄報 第3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