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手抄報 > 學齡前寶寶宜鼓勵想象

學齡前寶寶宜鼓勵想象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5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不少年輕的爸爸媽媽面對學齡前寶寶的爲什麼時,總是試圖以最專業最科學的角度給寶寶解釋。爸爸媽媽殊不知,這個時期寶寶的教育重點,是鼓勵寶寶多想象而不是解釋大道理。

學齡前寶寶宜鼓勵想象

  

       2~4歲:幫助寶寶認識世界

兩歲左右,寶寶不僅有了更加靈活的小手、會行走的雙腿,還有了一張會說話的嘴巴,爸爸媽媽這一時期要做的就是幫助寶寶一起認識世界。

 和寶寶一起命名

這一時期寶寶可以在前期認識事物的基礎上學會很多名詞,並能說出來。寶寶能說出的最早的詞就是表示人或物體名稱(稱呼)的名詞。這一時期,你可以和寶寶玩玩你問他答的遊戲,既可以看看寶寶認識多少東西,也可以給剛學會說話不久的寶寶提供交談的機會,還可以通過補充寶寶的回答,示範給寶寶如何把一句話說完整了。

耐心應答寶寶的“這是什麼”

隨後他們開始學會自己提問,直到三四歲,“這是什麼”和“那是什麼”會成爲寶寶常常掛在嘴邊的話。寶寶學會問“這是什麼”是值得爸爸媽媽爲其慶賀的一個小小里程碑,非但不能爲孩子的提問感到煩心、失去耐心,相反應對寶寶的這種表現加以肯定。寶寶問“這是什麼”至少有三點積極的意義:1.寶寶的眼很“尖”,對那些未知的東西非常敏感。2.寶寶對未知事物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3.寶寶的思維處於積極活躍的狀態。對年齡稍大一點寶寶的提問,爸爸媽媽在回答時應適當拓展答案範圍,讓寶寶更多得到關於這一事物的信息。因爲寶寶問“這是什麼”往往意味着他們對這一事物的關注和興趣,希望瞭解這一事物的更多信息,而不是僅僅知曉其名稱。

 小貼士: 寶寶重複問他認識的東西是什麼意思

某個階段,寶寶可能會拿一句“這是什麼”明知故問那些他認識的東西,如果有這種情況,那並不是寶寶使壞,故意逗你玩,很可能是寶寶剛剛學會使用“這是什麼?”這一疑問句,所以他要通過不斷提問來重複、鞏固他新學會的這個句型,由此體驗和領會這種問題的功能和使用方法。爸爸媽媽們一定也要耐心哦!

給寶寶提供一些動手操作的玩具

這一時期,寶寶小手動作的靈活性和協調性有了長足的發展,並且有了行爲的目的性,爲了一個目標會堅持做很多種嘗試,如爲了打開一個紙盒子他會嘗試各種辦法,轉來轉去地把玩、捏、搖、摳等,如果他無意中用摳的辦法打開了紙盒的開口,還會試圖合上並再次嘗試。再如玩積木壘高時希望在一個三角形積木的尖頂上再放一塊方形積木嘗試多次後不能成功,最後發現三角形積木只適合放在最上面。類似的,寶寶的“有想法”的嘗試越來越多。因此,可以給寶寶提供一些有任務需要解決的小玩具,讓寶寶在玩的過程中積極探索。

 小貼士: 鼓勵3~4歲寶寶探索的動手類小玩具

1. 大大小小的(摔不破的)瓶瓶罐罐、紙箱、紙盒。寶寶特別喜歡把各種小東西放到大的容器裏,大大小小的盒子正好可以滿足孩子的這種遊戲需要。還可以同時提供一些安全的可以裝到紙盒裏的小玩具,讓寶寶玩放進去拿出來的遊戲。

2. 敲打玩具。不同材質相互碰撞能發出不同聲音的廢舊物品也可以給寶寶玩。

 和寶寶一起閱讀

適合寶寶閱讀的圖書有很多,有的是簡單的認物書,有的是帶有探索性質的關於動物的科普書,也有以寶寶經驗和情感特點爲基礎的低幼畫冊本故事書。不同的書可以幫助寶寶對不同的事物建立感性認識和體驗。這種間接經驗的獲得方法也是寶寶認識和探索世界的重要途徑。

 4~6歲:和寶寶一起探索世界

這一時期的寶寶,依然有着強烈的好奇心,加上日漸增強的觀察力、思考能力和動手能力,他們的探索能力空前增強。媽媽可能會突然覺得寶寶有時又點煩,要不整天就問“爲什麼”,天爲什麼是藍的?樹葉爲什麼是綠的?爲什麼我是男孩子……,他們可以在一切日常的現象和事實上加上一個“爲什麼”。要不就是成天搞破壞,今天鬧鐘被拆了,明天花盆裏的花和土被摳出來了,後天又把金魚喂撐死了……該如何對待這一時期的寶寶呢?與這個時期的寶寶交流,爸爸媽媽的智慧非常重要,否則就可能扼殺了寶寶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多問孩子幾個“爲什麼”

這一時期孩子會有很多成人看不懂甚至看了很惱怒的行爲,就比如上面提到的那些破壞行爲,漂亮的花不讓好好地開着,卻給你倒了出來;鬧鐘被拆成一堆零件無法還原,諸如此類無法想象的事情還會有很多。看到這些場景很多家長可能會怒火中燒,但是一定要記住別急着向孩子發火,也許他在花盆裏發現一個螞蟻窩,興致勃勃考察了螞蟻的巢穴,甚至看到了蟻后和螞蟻的蛋寶寶;也許他只是想看看是什麼驅動着那些指針在轉動……。問問孩子“爲什麼”吧,孩子的每個行爲都會有一個原因,如果你能讓孩子說出動因,甚至開心地與他分享他探索的結果,甚至與他一起做更多的探索,一個小小的科學家會就此受到最好的啓蒙教育。

鼓勵想象而不是解釋道理

這一時期孩子的很多爲什麼並不是真的追究背後的道理,更多的時候只是爲了從大人那裏得到一個說法。而孩子的很多問題也不是每一個成人都能夠解答的,然而,即便是成人能給出科學的解釋,孩子也未必就能理解。而且這一時期的寶寶會對世界萬象有很多基於自己經驗的解釋,因此,換一種思路,讓孩子說出自己的思考和解釋,鼓勵孩子自己進行想象比給出一個科學的答案更重要。比如當孩子問“媽媽,太陽爲什麼會下山”時,你可以充分發揮想象力告訴孩子一個故事般的答案,如“媽媽要上班下班,太陽公公也要上班下班”或“太陽公公瞌睡了,要回去睡覺了”,“月亮婆婆要出來了,所以太陽公公要先走”……。並鼓勵寶寶說說他是怎麼想的,而沒有必要去解釋地球的公轉和自轉的科學道理。

小貼士:慎給寶寶看《十萬個爲什麼》

很多媽媽會早早地給寶寶買《十萬個爲什麼”》的書籍來看,這種簡單的科學解答直接告訴孩子答案,那些脫離孩子經驗的問題和正確答案也未必是孩子能理解的,實際上相當於讓孩子記住了一些無意義的信息,當孩子習慣於得到一個標準的解答時,也就喪失了思考的和想象的習慣。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