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親子活動 > 孩子對家庭教育有牴觸情緒怎麼辦

孩子對家庭教育有牴觸情緒怎麼辦

來源:育娃網    閱讀: 9.18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越功利,孩子越逆反。只顧灌輸道理、缺少民主和尊重的教導,帶來的結果往往是孩子對抗、父母鬧心,不但達不到初衷,親子關係還會蒙上陰影。

父母越功利,孩子越逆反。只顧灌輸道理、缺少民主和尊重的教導,帶來的結果往往是孩子對抗、父母鬧心,不但達不到初衷,親子關係還會蒙上陰影。

孩子對家庭教育有牴觸情緒怎麼辦

由於我的疏忽,兒子從小沒有養成閱讀習慣,書讀得少,精神荒蕪,沒有人生方向,缺乏成長動力。上高一時,兒子開始沉溺網絡,學習成績滑坡,數次打羣架,兩次被學校勸退。爲了給兒子糾偏,我下決心培養兒子的讀書習慣。

讓兒子短期內喜歡上書籍的功利思想,讓我不斷地在“教導”上下功夫:不厭其煩地談讀書的重要性,規定兒子每天必須讀一定篇幅的書。我不斷地催,兒子被動地讀,後來爭執發展成爭吵,兒子把門一摔,索性出走一天不回家,不但沒有讀成書,還耽誤了不少課程。

錯誤和挫折教育了我,既然教導行不通,我就考慮如何和孩子分享。

有一次,我和兒子談到著名作家。我告訴兒子,自己一生最佩服毅力,特別欣賞所說的“只有具有初戀般熱情、宗教般意志的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種事業”,而且對兩件事特別感動。

創作《平凡的世界》的時候,帶着兩大箱、一百多斤重的參考資料,把自己封閉在陳家山煤礦兩間破舊的房子裏,要求自己每天寫作6000字以上,即使遠道而來採訪他的記者軟磨硬泡,也打擾不了他每天鐵定的創作任務。

兒子說:“成功之人總有過人之處。一個人做事能專注到如此程度,什麼困難都難不倒他。”

寫到女主人公田曉霞爲了救落水羣衆壯烈犧牲的情節時,悲痛欲絕、不能自拔,打電話讓弟弟務必來一趟。弟弟倒了4次車,走了一整天,見到情緒低落的哥哥,關切地問:“哥哥,到底出了什麼事?”帶着哭腔對弟弟說:“田曉霞死了。”可見他在寫作中完全把自己融入到了作品中。

兒子說:“這事太感人了,難怪有人評論《平凡的世界》是矛盾文學獎皇冠上的明珠。”

我接着說:“對我的人生影響非常大。他的兩句話已融化到我的精神世界中。‘一個人對自己要殘酷一些!’‘人生就是永不休止的奮鬥!’”

兒子說:“我讀的書太少了,有時間我一定讀讀書。”

我說:“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瞭解了農民就瞭解了中國。讀書,瞭解陝北農村的風土人情,閱覽改革開放前10年中國農村的歷史畫卷,瞭解精神世界,是人生一大幸事。”

我只談自己的感受,沒有聯繫兒子,沒有要求兒子應該怎樣。兒子內心不設防,耐心傾聽我的分享,並從中受到薰染、得到啓迪。我只分享不教導,反而事半功倍。

從此,我就時不時和兒子分享讀書心得,不斷給兒子買書。我還數次給兒子道歉,說兒子從小閱讀基礎薄弱,都是爸爸沒有盡到責任,是爸爸最對不起兒子的地方。

在我的分享、薰染、啓迪下,兒子逐漸養成了讀書習慣,並一發不可收拾,陸續讀了不少中外名著以及經典書籍。兒子現在研究生畢業了,能有比較深厚的人文積澱,有一定的思想高度,看問題有一定的穿透力,能看到問題的實質和真相,和他養成讀書習慣有直接關係。

很多父母也知道孩子不喜歡說教,也希望和孩子分享,但說着說着就把焦點轉移到孩子身上——“兒子,你應該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學習,你就是缺少這種精神!”“孩子,你要能有爸爸當年備考的那種精神,什麼樣的學校都能考上!”“你表哥能進入五百強企業,都是努力的結果,你和表哥相比,一個是勤勉,一個是頹廢。你要克服惰性,奮起直追!”……這些話帶着很強的功利性,孩子內心感到不舒服,潛意識裏就會和父母對立起來,教育就進入了惡性循環。

真誠的分享沒有說教味,父母切記當你談自己對某件事的感受、自己讀書的感悟、生命對自己的啓迪時,已經起到了教育作用,千萬不要引申到孩子身上,不要話裏藏話,不要旁敲側擊,更不要指桑罵槐。

分享要傾注感情,分享的內容要從內心流淌出來,真情實感最能感染人。分享的內容父母首先要熟悉,儘可能備課,甚至反覆演練,分享要聲情並茂、繪聲繪色,如行雲流水。如果生澀、遲鈍,講了上句纔想下句,感染力就會大打折扣。

家庭教育最忌諱直白、裸露、功利和說教。讓孩子不設防的教育,纔是高明的、有效的教育。父母應該追求這樣一種境界:天空不曾留下痕跡,鳥兒卻已飛過。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