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媽媽和爸爸教孩子,就是不一樣

媽媽和爸爸教孩子,就是不一樣

來源:育娃網    閱讀: 9.7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在寶寶出生後的最初幾年,他從父母那裏學到的東西最多。可是你知道嗎?寶寶和爸爸或者媽媽的互動方式可不完全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

在寶寶出生後的最初幾年,他從父母那裏學到的東西最多。可是你知道嗎?寶寶和爸爸或者媽媽的互動方式可不完全一樣——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點!

媽媽和爸爸教孩子,就是不一樣

媽媽怎麼教孩子?

小碎步

媽媽可捨不得給寶寶造成太多的困擾,她們只會帶來符合寶寶的年齡特點而他也有能力完成的挑戰。比如,如果孩子只能拼5 塊拼圖,媽媽一般不會給他10塊拼圖——她只會選擇6塊!大多數媽媽的座右銘是:在孩子的學習中切不可揠苗助長。

有趣的是,母親對孩子的引導總能恰到好處地符合孩子的“最近發展區”。所謂的“最近發展區”,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她們僅僅讓孩子去摘那些他自己“踮起腳尖就能碰到的東西”,而不會難得離譜。這種“小碎步”的方式讓我們的小學習者們很少遭遇失敗:更容易獲得自信,從容面對新的學習。

扶手架

寶寶遇到困難了?快!快!媽媽在“災難”造成前,肯定會“飛”身過去救助。比如,當孩子的積木就要倒塌的時候,媽媽會細心地教給他,如何放最後一塊積木才能保持平衡。你看,大樓沒有倒塌,小建築師們也沒有流出失望的眼淚。而我們的“消防員媽媽”正在耐心地用孩子聽得懂的語言進行解釋:“你看,積木這樣放更好,因爲能放得穩。你能往上再加一塊嗎?”

這些媽媽是真正的教育家!心理學家認爲,在孩子的學習中媽媽提供了最好的支撐:正是由於媽媽對自己的孩子十分了解,所以她們才能夠用非常有效的方式幫助孩子!比如,用手勢或恰當的語言。而寶寶能夠得到的是:在迎接新的挑戰之前,先穩穩地構築好牢固的基礎。

母語老師

從媽媽身上,寶寶理所當然地能夠學會語言。語言可是媽媽的強項,讓爸爸負責運動、邏輯、數學和物理這些東西吧!

父母角色的這種分工是基因所致嗎?不是。科研人員認爲這更多的是社會期待所致:一般人們認爲,媽媽具有語言的專長,而爸爸適合進行物理和科學方面的指導。這種“期待”非常普遍。而看起來,大多數父親和母親也都情願“各司其職”。

“母語老師”媽媽是怎麼授課的呢?和孩子說話時,她們的聲調會比平時高一些,語速會慢一些,吐字會清楚一些,還會帶有誇張的面部表情。她們一般也不會使用難懂的詞,比如:她們絕不會說“計時器”來“迷惑”孩子,而是直接說“表”就是了。孩子發音不準?媽媽們會重新再說一遍,但她們也並不會強迫孩子重複。你看,慢慢地,寶寶就會記住正確的發音了。

媽媽和爸爸教孩子,就是不一樣 第2張

爸爸怎麼教孩子?

來,再加把勁兒

“你已經會用5塊積木搭大樓了,你肯定想加一倍,搭一個10塊積木的大樓。努力,小傢伙!”和孩子一起玩的時候,大部分爸爸會給孩子傳遞什麼樣的信息?研究人員發現,爸爸們通常會把遊戲標準擡高,激發小寶寶的競爭精神,幫助他自我超越。那麼,寶寶是如何反應的呢?事實上,他們一般都能適應,也會加倍努力戰勝挑戰!和爸爸在一起的學習,雖然不像和媽媽在一起讓寶寶放鬆,但卻更刺激!

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做過一個實驗。把18個月~2歲的孩子帶到陌生人面前,當媽媽陪着他們的時候,他們更喜歡待在媽媽身邊;而當爸爸陪着他們時,寶寶們和陌生人接觸起來就不會那麼猶豫了。好像爸爸的在場能更能激勵孩子去冒險、積極探索、擴展視野。

來,再試試!

爸爸通常不會代替寶寶做事,也不會輕易擺平寶寶面臨的困難。相反,他們卻熱衷於讓遊戲更爲複雜。比如,當寶寶正在爲能夠把方積木嵌入方框、圓積木放在圓框裏高興時,他的爸爸卻趁孩子不注意“偷”走了一塊積木——他是想看看孩子失去平衡後的反應。你看,他在逼着孩子發揮想象力來找到解決困境的方法。這種看起來有點兒嚴厲的“父親式教育法”會不會讓寶寶“受傷”?通常不會。父親的行爲會讓他獲得一種積極的精神品質:學習一種新東西時,首先要學會接受這種不穩定、不舒服的狀態。再說,雖說父親有點兒嚴厲,但是他在鼓勵孩子方面他也決不會吝嗇:“再找找,你就能找到了!”你看,父親會用他們的方式,維護孩子的自信。

來,再說一遍!

當父親跟孩子說話的時候,比起媽媽用語來說,會更爲嚴格也更爲準確,這就是“父親語言”的特點。當孩子開始學說話的時候,父親會幫助他學會準確表達:“你想說什麼,親愛的,我不明白,你再說一遍?”父親爲什麼如此嚴格?事實上,這只是因爲他們通常沒有母親那麼瞭解寶寶的語言水平。結果是,爸爸使用的詞語,寶寶還不懂得;孩子說的話,也達不到他們的期待。但是,這沒有關係:父親鼓勵孩子準確地用詞,不僅僅能讓耳靈的媽媽明白寶寶的話,而且能讓大家都明白他的話。是不是一個很大的進步?

爸爸和媽媽的不同的教法,會讓孩子有不同的收穫。所以,爸爸、媽媽,都要多跟孩子玩喲。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