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憋不住了,老孃我也要發脾氣!

憋不住了,老孃我也要發脾氣!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1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雖然心媽一直都在控制自己、也勸勉大家:要對寶貝耐心、溫和,發脾氣於事無補,還傷感情……但有幾個媽媽敢說,面對孩子從來就沒有抓狂的時候?

相信每一個媽媽或多或少都有過這樣的體驗:實在控制不住了,狠狠訓斥孩子一通,憤怒略消,即陷入深深的自責。這種自責帶來的內疚、沮喪、失敗的感覺,甚至比憤怒生氣和吼孩子本身更折磨人。更糟糕的是,有時這些負面情緒揮之不去,令人無法集中能量處理以後發生的事情,於是,彷彿進入惡性循環……這真的是要命的情緒! 但是有一天,心媽讀到一段話,頓時釋然了許多。那就是心理學家武志紅說的:“憤怒,和愛一樣,是一種能量,它如果能在關係中流動起來(當然它不是宣泄這麼簡單),那麼它也能幫助建立鏈接。而一旦鏈接建立,憤怒便會被安撫,可以讓關係變的更好。” 具體來說,壓抑當下的怒氣,並不會讓我們變得真正平和。那麼,在完成自我修煉之前,何不正視這些情緒?不抗拒不掩飾,就這樣面對它試試看——世上從來沒有完美的父母,只有真實的自己。
憋不住了,老孃我也要發脾氣!

但是,發怒不能變成單純的情緒宣泄,否則很容易對孩子造成負面的影響。怎樣才能如武志紅所說,讓它“在關係中流動起來”? 發脾氣前首先要衡量一下你和孩子的親密度。如果你每天陪伴孩子,呵護他,給他帶來很多快樂;如果你常常和孩子愉快地交流,事無鉅細你都願意傾聽、他也都願意告訴你;如果每天晚上你都與他互道晚安並讓他安然入睡……那麼,即使你偶爾發脾氣了,你的孩子不會受傷,他甚至會很平靜!也就是說,你可以用超過90%的平和狀態,成功抵抗少於10%的焦躁狀態。 所以,所有那些關於給孩子更多愛的所謂教育理論,雖然給我們灌輸了一個大的方向,但沒必要讓它加重我們的糾結。 所有的人,包括媽媽們,都有權利坦然面對真實的自己,承認自己的不完美,接受生活是幸福溫情與煩惱瑣碎並存的,承認自己當下的疲憊、焦慮、不耐煩是真實存在的。 當心媽開始嘗試這種坦然的心態的時候,發現,其實煩惱和憤怒只是碎片,並不是常態,所以就不能代表我的全部——而那些耐心、細緻、溫和更代表了我的大部分。如此,心媽感覺能夠更加坦然地面對孩子了:寶貝,我們就事論事,如果你錯了,我陪你改正;如果我錯了,我真誠道歉。一切都變得簡單了。

憋不住了,老孃我也要發脾氣! 第2張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戰戰兢兢兼兢兢業業學着做個好媽媽的咱們?所以,不用再糾結和苛責自己偶爾的情緒失控、發脾氣。即使有時一急發錯了脾氣,學習向孩子真誠道歉,也可以很容易地成功和解。 當然,發脾氣、斥責、怒罵不能成爲親子關係的主旋律,否則就太可怕了! 不過,即使有時對孩子發脾氣,有些地雷還是不能踩的,因爲真的會造成傷害,並且有些傷害一旦造成就很難消除—— 1.當着衆人的面朝孩子發脾氣。這會傷了孩子的自尊。誰都不願意當衆被批評,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2.用威脅恐嚇的語氣吼孩子。當我們出現威脅的語氣的時候,通常是我們無計可施的時候。因爲無計可施,所以放出絕招。一旦威脅出口,也等於承認了自己的無能。如果事後再沒有臺階下,你在孩子面前的威信將大受打擊。 3.冷戰。不把事情說清楚,就是不理人。這種方式連大人都接受不了啊,何況我們的孩子。與其讓孩子莫名其妙,不如直截了當告訴他:媽媽生氣了,因爲你的做了這件事,媽媽很生氣。媽媽生氣的結果是什麼。媽媽希望你以後怎麼做。這樣既讓孩子意識到媽媽也會生氣這個事實,又不至於摸不着頭腦。

憋不住了,老孃我也要發脾氣! 第3張

4.對人不對事。“你瞧瞧你,什麼都做不好!”“都是因爲你,害我上班遲到了!”“別煩我,就你最煩。”不如換個方式說話看看?“我不喜歡你這麼做。”“媽媽上班遲到會影響工作,你這樣我真的有點生氣。”“媽媽今天很累,心情不好,你這樣我沒法好好休息。”對具體的事發脾氣,而不是對孩子這個人,否則孩子不僅會自責,還可能自卑。 5、不要瞧不起孩子有時急了,會對孩子說:“你怎麼這樣笨啊!”或者“你是木頭人嗎?”每當這類瞧不起孩子的話脫口而出時,都會損傷孩子的自尊心、削弱孩子的自我觀念。 6、不要對孩子嘮叨不休過分嘮叨不休,會使孩子覺得父母認爲他沒有理解事物的能力,久而久之,孩子會產生厭惡不快的感覺。即使是發脾氣,就事論事地發完就好了,不要嘮叨不止、糾纏不休。 心媽還要提醒:最後一點,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善後。不管是有理還是無理的發脾氣,過後都要找個適當的時機向孩子表達你的愛,最遲不超過當晚睡前。

 

憋不住了,老孃我也要發脾氣! 第4張

希望媽媽們也能和心媽一樣釋懷,不再過分苛責自己的發脾氣,但也不對寶貝及親子關係造成不好的影響,甚至反而成爲一種良性的互動。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