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最後通牒:不準再說我家孩子膽小

最後通牒:不準再說我家孩子膽小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我就是有點害怕啊從小可樂就經常被人說膽小,還記得不到1歲的時候春節去爺爺家拜年,一屋子的人湊過來跟他打招呼,他哇的就哭了。大家說:這孩子有點膽小。

2歲半了,回姥姥家,別的孩子都從高高的田埂上往下跳,就可樂不斷在試探着找機會,鄰居走過來說:城裏來的膽小鬼。

3歲了,跟可樂一起玩的小朋友們幾乎都學會騎自行車了,他還騎着那輛小三輪車雙腳滑行。可樂爺爺每次來家都會鼓勵可樂學騎自行車:“別害怕啊,沒事的,男孩怎麼能害怕騎自行車呢。”

可樂說:“可是我就是有些害怕啊。”

爺爺說:“這孩子,從小就膽小。”

勇敢並不是不害怕

我記得一個故事,忘了出處了,大致意思是有一個孩子非常敬仰自己的戰鬥英雄爺爺。有一次爺爺給他講那次很危險的戰鬥,子彈就在頭頂穿梭,戰友們一個個的犧牲,爺爺要去炸掉那個很久都沒有被拿下的堡壘。

孩子突然問:“爺爺你當時害怕嗎?”

爺爺說:“怕啊,當時怕極了。”

這個回答讓孩子特別失望,他覺得一個戰鬥英雄怎麼會害怕呢。於是就忍不住把心中的疑問給問了出來。

爺爺卻笑着告訴孩子:“勇敢的人並不是不害怕,而是雖然害怕,仍然敢於去面對。”

是啊,當一個人面對挑戰或者困難時出現的害怕和恐懼情緒時,我們不是去忽視、壓制它,而是去面對。如何面對呢?很簡單,先得承認它的存在。

最後通牒:不準再說我家孩子膽小

就像可樂學自行車,他就是有些害怕啊,我們首先得理解他的這種害怕。那害怕就意味着他永遠不要學了嗎?不一定,看孩子的實際情況。如果孩子就是不喜歡,那就不逼迫;如果孩子是緊張害怕,可以找機會引導和鼓勵。可樂3歲前對自行車、滑板車是真的沒興趣,他只喜歡他的那輛小三輪車,那我們就尊重他的喜歡。但3歲之後他看到小朋友的自行車會去摸一摸,有時也會試着爬上去,這就是對自行車開始產生興趣了。這之後,我們會在適當時候鼓勵他試騎。但選擇權仍在他手裏,不管他是否騎,我們都接納。

不是害怕,是心裏有譜

很多時候我們喜歡給孩子貼上一個膽小的標籤,如果你仔細觀察,不一定是事實。

就像可樂2歲半在姥姥家跟小朋友們玩,大家都從很高的田埂跳下,他卻在一直在上面徘徊,不願意跳,我只是站在旁邊靜靜地看着,因爲希望他能夠以自己喜歡的方式去探索這個世界,所以很少干涉。

這時有路過的鄰居看到這種情形笑話他膽小時,我只是很平靜地說:“他是心裏有譜。”然後告訴孩子沒關係,想怎麼玩都可以,由他自己決定。

最後,可樂找到一個相對傾斜的斜坡,從那上面滑了下去,然後又從旁邊爬上來,一遍又一遍的滑,高興極了。

誰說孩子沒有智慧呢,誰又規定從高高的地方跳下來就是勇敢?孩子的自我掌控力就是在這樣一次次的自我探索中實現的,他在用自己的方式來掌控自己的身體,只有他自己最瞭解自己,所以,玩什麼,怎麼玩,他可以自己決定。他不是不勇敢,他真是心裏有譜。

最後通牒:不準再說我家孩子膽小 第2張

別害怕和別緊張

有時候孩子真正對某事物害怕、恐懼時,我們需要做的也不是急着否定、迴避和批評。或是勸解:“別害怕啊”;或是輕視批評:“這有什麼可怕的,你怎麼這麼膽小”。說這話真真是站着說話不腰疼,就像我最近學車一緊張就容易出錯,教練每次都大聲訓斥:“你別緊張,你緊張什麼啊。”笑話,你第一次上車從來都不緊張嗎?所以,我就跟教練開玩笑說:“你應該說,緊張吧?剛開始都這樣,慢慢來,熟悉幾次就好了,這樣我就不那麼緊張了。”

孩子也一樣,可樂剛開始上自行車也會比較緊張,我會先共情,後鼓勵:“有點緊張吧?沒關係,媽媽快30歲才真正學會騎自行車呢,多騎幾次就好了。媽媽在後面扶着你,非常安全。”

可樂是在3歲10個月時才正式開始騎自行車的,因爲他發現小三輪車和滑板車都追不上騎自行車的小夥伴們了,於是爸爸很快給他買了第一輛自行車,他在練習了一天以後就愛上這項運動,一個禮拜之後就開始跟小朋友們一起在小區裏飛馳,拐彎、剎車、加速一點都不含糊。關鍵是他非常快樂。

勇敢的前提是愛和接納

一位媽媽講自己的親身經歷,說在孩子3歲時她爲了鍛鍊孩子的膽量讓孩子自己睡,好長一段時間孩子都會大哭纏着要跟他們睡,她都很堅定地拒絕了。有一次孩子哭着說:“爲什麼你們大人可以一起睡,要讓我自己睡呢”。當時她還把這事當成笑話說給別人聽。現在孩子28了,供他上完大學,又供他讀研究生,最後一直供到國外讀博士,從未工作過。最近打電話說還想繼續讀博士後,但這位媽媽說已經供不動了,太累了。因這事她跟兒子的關係已經僵持好長一段時間了。現在回想起來她覺得特別後悔,從小想鍛鍊他的膽量,結果他卻連工作的勇氣都沒有。

我們不說這兩者之間有必然關係,但是孩子的很多優秀品質確實是在安全感足夠的基礎上纔會形成的,而孩子安全感的建立是在3歲前。比如媽媽希望孩子擁有勇敢的品質,那首先就得先理解和接納孩子害怕和不敢的一面。

其次,給他足夠的支持和鼓勵,直到他的心理能量慢慢成長足以支撐自己面對害怕。

最後通牒:不準再說我家孩子膽小 第3張

對於2、3歲的孩子來說害怕黑暗是一件非常常見的事,這時候父母的支持和鼓勵尤爲重要。也許父母們逼着孩子自己睡覺,他會慢慢習慣,但這並不是孩子變得勇敢了,而是他因爲太愛父母,爲了迎合父母的需要把自己的害怕和恐懼埋藏到心底,但這種害怕和恐懼並不會隨着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消失,它在未來總會以另外一種模樣以更強烈的形式表現出來。

如果父母確實有需要分牀睡的原因,比如有的媽媽身體不好,那也需要給孩子一個過渡的支持,先接納孩子的害怕:“一個人睡有點害怕是吧?媽媽很想陪你一起睡,但媽媽生病了,不能陪你。我們可以一起想想辦法,怎麼樣可以不那麼害怕啊。”同時告訴孩子爸爸媽媽就在隔壁,有需要爸爸媽媽會很快出現的。

有的孩子會要求你陪着他講故事,等他睡着了再離開;有的會讓你陪他玩遊戲,角色扮演遊戲很不錯,可以在遊戲裏有各種超能力,打敗很多想象中的恐懼怪獸等等。

當然,如果有的孩子仍舊不能接受分牀睡,那也可以試着分被子不分牀,等到孩子心理能量成長到能夠支撐自己面對害怕時再分牀也不遲。而這個心理能量的豐盈除了孩子自己本身成長,最重要的還是父母的接納和愛。

最後通牒:不準再說我家孩子膽小 第4張

培養孩子的勇敢,也可以使用一些技巧,如以退爲進、示弱

我們小區有一片籃球網,是那種比較粗的鐵絲,大概兩米高,孩子們很喜歡沿着那個鐵絲網往上爬。有一次可樂也跟壯壯往上爬,爬到一半時,網有點晃,他們都停了下來。壯壯爸爸就在一邊鼓勵:“沒事,繼續爬,爸爸知道你是男子漢。”壯壯就是不再往上爬。

這時可樂也看向我,我問:“你還想爬嗎?”可樂搖搖頭,我說:“不想爬就下來吧,媽媽覺得你已經爬得很高了,再爬我都有點害怕了,你不害怕嗎?”

可樂說:“我開始有點害怕,現在不害怕了,我還想爬得更高。”

我點點頭說:“你自己決定吧。”

他接着往上爬,爬到了最高點,高興地看着我。

我假裝有點害怕地發抖說:“寶貝好勇敢,這麼高,我都害怕了。”

他很老練地跟我說:“媽媽,沒事的,你看,用手抓住這邊,腳踩住這,掉不下來的。”

之後,他再爬這個鐵絲網,每次都能爬到最高點,並且很穩當。

害怕啊,但是我很勇敢

還記得3歲時,可樂感冒咳嗽我們去醫院,需要抽手指血,我知道扎手指是很疼的,所以我就提前跟可樂說:“寶貝,呆會還要扎手指血,這個會比較疼,有的寶寶能忍受,有的寶寶不能忍受,如果你覺得不能忍受可以哭一會。”

結果出人意料的是孩子居然從頭到尾非常配合,等扎完針了,連護士阿姨也忍不住誇獎他:“寶貝,你真棒。”

最後我問可樂:“疼嗎?”

可樂自豪地舉着他的小手指說:“疼啊,但是我能忍受,所以我就不哭了。”

旁邊有位阿姨聽見了,說:“小朋友真棒,你不害怕扎針嗎?”

可樂說:“害怕啊,但是我很勇敢。”

旁人都笑了起來,我又忍不住悄悄給他起了大拇指。

是啊,現在他已經能清楚知道自己的感覺,並且知道怎麼去面對了。

他不是不勇敢,只是需要我們慢慢等待。(完)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