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當中國爸爸逃跑後,美國爸爸去哪兒了呢?

當中國爸爸逃跑後,美國爸爸去哪兒了呢?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3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現在的電視節目讓明星秀娃秀到家裏去了,不管是《爸爸去哪兒》帶小孩四處玩耍,還是《媽媽是超人》平常記錄親子生活,無非就是一場秀,供看官們看個熱鬧。但是兩檔真人秀的節目名字竟然有意無意地映射了一個現象——逃跑的父親。爸爸去哪兒了?

爸爸工作忙啊!但是工作忙不應該成爲“逃跑”的理由啊。《爸爸去哪兒》播出了三季,但是在第二、三季除了黃磊黃老師和加拿大的夏克立,其他明星父親帶起娃來,還真是手忙腳亂啊。記得第一季李湘接受採訪時說,讓父女參加節目是來鍛鍊老公的。

的確,通過這個節目,很多明星父親都暴露了平時與小孩疏遠的事實。比如,劉燁開始的時候與兒子無話可聊,讓話癆諾一小朋友在車上可憐兮兮地求聊聊天。胡軍父子相處一室也是尷尬至極。林大竣從小被媽媽和姥姥帶大,在節目中稱林永健是“魔鬼”,懊惱的林永健只能採取語言暴力來挽回面子。

當然這裏面有製作方爲了節目效果而故意剪輯衝突的部分,但是也不難推想這些明星父親與孩子相處的時間少之又少,否則不會不瞭解自己孩子的情感需求。很多明星父親在接受採訪時也說,參與節目是爲了更好地和孩子相處。但是與其指望短暫的節目時間改善父子關係,還不如平時多參與孩子的成長。

當中國爸爸逃跑後,美國爸爸去哪兒了呢?

有研究表明缺乏父親的陪伴會影響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和學習成績。幾年前一個在國內的閨蜜向我抱怨,女兒小的時候老公的參與度比較低,餵奶,換尿布,哄睡,都是自己一個人,就像“假性單親媽媽”一樣。但是隨着女兒漸漸長大,爸爸逐漸地參與到女兒的成長中。英語裏有句俗語說,媽媽想要的是小寶寶 (babies),爸爸想要的是孩子(children)。這句話真是形象不過。

我想分享我認識的三個美國父親的日常。

第一位父親:美國人,兩個兒子都已成家,自己即將退休

這位父親就是我女兒的爺爺。在我先生和他的弟弟都是學齡前兒童的時候,我婆婆在醫院作護士,我公公在一家公司工作。雖然兩個孩子的爺爺、姥姥、姥爺都和他們在一個城市,但是美國並沒有讓老一輩幫忙帶娃的傳統。所以,兩個兒子都要自己帶。在美國,普通家庭僱不起保姆,一個保姆的工資要頂父母一個人的薪水。

因爲美國的嬰兒保姆比較專業化,不是誰都可以做。但是年輕人事業又剛剛開始,誰都不想放棄。所以我公公週一到週五上班,我婆婆在家裏看兩個小孩。由於護士工作的靈活性,週末我婆婆去上班,我公公便在家裏看小孩。想象一下,當時一個笨手笨腳的男人,週末的時光全部奉獻給尿布和兩個小猴子,實屬不易。

當中國爸爸逃跑後,美國爸爸去哪兒了呢? 第2張

第二位父親:華裔美國人,大學教授,三個小孩,最小的兩歲

這位父親有兩個兒子,都在上小學,小女兒剛剛兩歲。妻子是全職媽媽。每次我們到他家去作客,都會看到小女兒纏着父親不放,媽媽在廚房爲我們準備晚餐。大學裏的工作說輕鬆也輕鬆,說忙也忙。自由時間比較多,在家的時候,完全可以一心撲在工作上,備課,寫寫論文,門一關,躲在電腦前。但是他的太太說,只要自己的先生在家,就會幫忙照顧小女兒。英文裏有種說法叫daddy’s girl,意思是女兒和爸爸比較親,類似於我們中文說的“女兒是爸爸的前世情人”。

但是英語裏從來不會表達女兒是爸爸的小情人。情人就是情人,女兒也是情人,豈不是亂倫了。 整個晚上,爸爸陪女兒玩,喂女兒飯,給女兒洗澡,哄女兒睡覺。而媽媽忙着招呼客人,談天說地。她也經常笑說,他想要個女兒,就他來管嘍。但這位教授的太太並不是甩手掌櫃,只是兩人分工合作比較默契,這位教授朋友也很懂得爲太太分擔。

當中國爸爸逃跑後,美國爸爸去哪兒了呢? 第3張

第三位父親:美國人,全職奶爸,兩個兒子

不要被標題所迷惑。其實我在美國見到的全職奶爸也並不多,大部分還是全職媽媽。這一家四口是我們很好的朋友,兩個兒子,一個不到兩歲,一個剛剛出生。由於二兒子的降臨,爸爸決定辭職作全職奶爸。因爲妻子的工作比較穩定,不捨得放棄,而他又很喜歡小孩,所以夫妻倆商量下來決定他留在家裏。這位奶爸餵奶,換尿布,帶娃,做飯,做家務,樣樣過關。晚上等娃睡了還要上在線碩士課程。

當中國爸爸逃跑後,美國爸爸去哪兒了呢? 第4張

當然這三位爸爸並不能代表所有的美國父親。但是,不論是本國人,還是新移民,我周圍的父親還都做得稱職。也許這與美國的文化環境有關,生兒育女從來都是兩個人的事,不是媽媽一個人的事,不是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事。另外,通過女權主義運動者長期的努力,兩性平等也有了長足的進步。

很多父親從懷孕就開始參與。產檢室,生產室等等不僅允許而且鼓勵父親在場。有些公司會爲新父親提供產假待遇,大概幾個星期到幾個月不等。扎克伯格不就給自己放了產假嗎?這在美國也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我記得前一段時間看到朋友分享的一張照片,拍的是產後修復課程的現場。臺下坐的絕大多數都是準媽媽,只有少數的男士,但是大多也是在低頭看手機。想到我自己上過的孕期課程與經歷過的產檢,先生一次都沒有錯過。每次上課一個教室裏都是夫婦雙雙參與,課程更是有針對新爸爸教育的內容。

話說回來,其實媽媽並不是超人,媽媽也是普通人,爸爸還是多陪陪孩子,參與他們的成長吧!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