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秋分節氣的由來和風俗

秋分節氣的由來和風俗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秋分節氣的由來和風俗:“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爲秋季終止,“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所以就被人門稱之爲秋分。

秋分節氣的由來

在我國的古籍中記載說:“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爲“半”之意。八月中氣秋分,一般在公曆9月22日前後,古語稱“秋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這時,太陽到達黃經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各地(兩極除外)都是晝夜平分。“立秋”是秋季的開始,到“霜降”爲秋季終止,“秋分”正好是從立秋到霜降90天的一半,所以就被人門稱之爲秋分。

秋分節氣的由來和風俗

秋分節氣的風俗

1、放風箏在秋分節氣的期間還是客家孩子們放風箏的好時候。尤其是秋分當天,甚至大人們也參與。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眯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2、送秋牛秋分時節,民間挨家挨戶送秋牛圖。送秋牛其實就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曆節氣,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名曰“秋牛圖”。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主要說些秋耕吉祥,不違農時的話,每到一家便是即景生情,見啥說啥,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爲止。言詞雖隨口而出,卻句句有韻動聽。俗稱“說秋”,說秋人便叫“秋官”,也是寓意着來年的吉祥。3、拜神秋分前後的民俗節日有二月十五日開漳聖王誕辰:開漳聖王又稱"陳聖王",爲唐代武進士陳元光,對漳洲有功,死後成爲漳洲守護神。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辰,每逢誕辰,信徒多茹素齊,前往各觀音寺廟祭拜。二月二十五日三山國王祭日:三山國王是指廣東省潮州府揭陽縣的獨山、明山、巾山三座山的山神,早年由潮州客家移民秋爲守護神,因此信徒以客籍人士爲主。4、粘雀子嘴秋分這一天農民都按習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湯圓,而且還要把不用包心的湯圓十多個或二三十個煮好,用細竹叉扦着置於室外田邊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來破壞莊稼。5、放風箏秋分節氣最適合放風箏了,風箏類別有王字風箏,鰱魚風箏,眯蛾風箏,雷公蟲風箏,月兒光風箏,其大者有兩米高,小的也有二、三尺。6、做面雀吃麪雀,“面雀”是將糯米粉揉成麪糰,然後用模具刻制而成的一種糯米點心。“在古時候,秋分時節的到來,意味着稻穀快要成熟,馬上就要到秋季大豐收的時候了,秋收、秋耕、秋種的‘三秋’大忙顯得格外緊張。這個時候,會有許多小鳥去稻田裏偷食稻穀,破壞莊稼。人們就用糯米粉做成糰子,用竹籤串成一串扔到田裏去,小鳥吃了面雀嘴巴就會被黏住,這樣就不能去禍害莊稼了。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