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0-1歲 > 嬰兒健康 > 立秋節氣的風俗

立秋節氣的風俗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採楸葉

楸葉,葉大而早凋,到秋天就已呈凋謝狀,所以得名。楸葉搗爛後可敷治瘡腫,用楸葉煮水可清洗膿血。

《遵生八箋》說立秋太陽未升時,採楸葉熬膏,擦抹瘡瘍之處,患處立可治癒,將其叫作楸葉青,熬法以葉多湯濃爲佳。

立秋節氣的風俗

貼秋膘

秋風一起,胃口大開,想吃點好的,增加一點營養,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在立秋這天吃各種各樣的肉,燉肉、烤肉、紅燒肉,等等,“以肉貼膘”。“貼秋膘”在北京、河北一帶民間流行。

這一天,普通百姓家吃燉肉,講究一點的人家吃白切肉、紅炯肉,以及肉餡餃子、燉雞、燉鴨、紅燒魚等。

立秋節氣的風俗 第2張

咬秋

山東,立秋的風俗是包餃子,老百姓都稱之爲咬秋。立秋當天,年紀稍大的人會在堂屋正中,供一隻盛滿五穀雜糧的碗,上面插上三住香,祈求“立秋”過後五穀豐登。

而大多數人家會在立秋時刻過後,剁肉餡包餃子,全家人圍在一起“咬秋”。

立秋節氣的風俗 第3張

吃龍眼

立秋時是臺灣周圍海域的立翅旗魚、小串、烏賊、鰭、蝦的產期,也是臺灣龍眼的盛產期。

人們相信吃了龍眼肉,子孫會做大官,而且龍眼又稱爲“福圓”,所以有俗諺:“食福圓生子生孫中狀元。”

立秋節氣的風俗 第4張

嬰兒健康
嬰兒營養
嬰兒教育
嬰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