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端午節爲什麼要插艾草】 端午節掛艾草的由來

【端午節爲什麼要插艾草】 端午節掛艾草的由來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端午節爲什麼要插艾草?我們都知道端午節這天要在門上掛艾草,端午節插艾草的風俗流傳也有上千年。那麼,到底爲什麼端午節要插艾草?最早人們開始插艾草是什麼時候?插艾草又有哪些好處呢?切看小編爲大家一一解答。

端午節掛艾草的傳說

1、黃巢與草葉的故事

唐朝末年,戰亂連連,冤魂無數,人心惶惶,到處都是逃難的人。

一天黃巢見到一位大嫂手攜着一個小孩子,背上揹着一個大孩子,心懷好奇,便問大嫂道:“你背上背的何人,手上攜的又是何人?”大嫂流着淚答道:“背上大點是我小叔子,手中所攜小點是我親生兒子。”黃巢聽後不解又問道:“這到底爲何,你爲什麼這樣呀?”大嫂又答道:“小叔子雖然比我兒子年紀大,但我公婆已逃散,年老體弱生死未卜,無再生育能力,我年紀輕,就是把兒子丟了,以後還會生育,小叔子如被黃巢殺了就斷了一門香火。”

黃巢一聽,面紅耳赤,自覺慚愧,心想:一個婦道人家尚能這樣孝順並懂得做人道理。我何不順水推舟,賣個人情,饒了她們吧。便對大嫂說:“大嫂,難得你有這般好心,爲避殺身之禍,你可在端午節那天在門首上掛菖蒲、艾葉作標記,自會有用的。”

別了黃巢,大嫂攜兒背叔回到自己村上,並沿路將此話告知衆鄉鄰。一夜之間傳遍江南一帶,尤其是台州地界最爲盛行。端午節那天,黃巢指揮大軍殺奔江南而來,只見家家戶戶門上都掛菖蒲劍、艾葉,無法下手,如殺下去,又恐錯殺大嫂一家,有失諾言。故而,令手下兵將繞道而過,不可擾亂台州百姓。

所以每逢端午節台州各地百姓每家每戶都在門上掛菖蒲插艾葉,成爲當地習俗。並且有詩爲證。艾葉爲旗招百福,菖蒲似劍祛千邪。

爲了紀念這件事,此後每到端午節,人們就在門上插菖蒲、艾草,這個習俗一直流傳到今天,而且從河南一直傳到各地,幾乎傳遍整個中國。

2、孝子與艾草的故事

從前有個孝子,這天和他老孃去趕集,老孃走着走着就走不動,孝子彎下腰揹着老孃就走,這情景被路過的一士匪看見了,士匪很感動。因爲端午節這天士匪們要下山搶劫,土匪不想傷了這個孝子,於是土匪告訴孝子,端午這天在門上插艾蒿可保平安。孝子回去後就告訴全村的人,讓他們端午節這天在門上插上艾蒿可保平安。全村人都照做了。端午節這天,土匪果然來搶劫,出發前土匪頭子有命,不許碰門上插艾蒿的人家。當他們來到孝子所在的村莊時,見每戶人家門上都插有艾蒿,想起頭頭的吩咐。所以他們就沒有搶那個村莊。從此端午節門上插艾蒿防土匪的事不徑而走。到後來雖然已經沒有土匪了,但人們還是保留個這個習慣據說可以驅邪。

【端午節爲什麼要插艾草】 端午節掛艾草的由來

端午節掛艾草的歷史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纔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其實,這是由於夏季天氣燥熱,人易生病,瘟疫也易流行;加上蛇蟲繁殖,易咬傷人,所以要十分小心,這才形成此習慣。種種節俗,如採藥,以雄黃酒灑牆壁門窗,飲蒲酒等,看似迷信,但又是有益於身體健康的衛生活動。端午實在可算是傳統的醫藥衛生節,是人民羣衆與疾病、毒蟲做鬥爭的節日。今天這些衛生習俗仍然是應發展,並應弘揚傳承的。

在端午設置種種可驅邪的花草,來源亦久。最早的如掛艾草於門,《荊楚歲時記》:“採艾以爲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是由於艾爲重要的藥用植物,又可制艾絨治病,灸穴,又可驅蟲。五月文含艾油最多,(此時正值文生長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們也就爭相採艾了。除採艾扎作人外,也將艾扎作虎形,稱爲艾虎,《荊楚歲時記》註文雲:“以艾爲虎形,或剪綵爲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取戴之。”同時也在門上掛蒲束及葛蒲削的蒲劍,蒲束扎的蒲龍。《帝京歲時紀勝》:“(端午)插蒲龍艾虎。”《清嘉錄》卷五:“戴蒲爲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牀戶,皆以卻鬼。”桃梗是辟邪之吉物,蒜頭被認爲是象徵武器銅錘,與蒲劍、蓬鞭相配,以趕卻鬼祟。另外還焚燒艾蒿等以驅趕蚊蠅。在湖南、浙江等地則采葛藤掛於門相上,傳說葛藤是鎖鬼的鐵鏈子,可驅鬼辟邪。

端午節有家家戶戶掛艾草的習俗,人們把艾草製成人形稱爲“艾人”,將艾葉懸於空中,剪成虎形,婦人爭相佩戴,以避邪驅瘴。因此古時也有人稱端午是中國古代的衛生節。正如《荊楚歲時記》所載:“五月五日,採艾以爲人,懸門戶上以禳青氣”。

端午,天氣漸炎熱,蚊蟲蒼蠅滋生,所以古人稱五月爲“惡月”或“百毒月”。而到了 ;專題;與衛生有關節日;端午節,陽光最爲熾熱,百毒齊出。古人用艾草代表招百福,認爲它是一種可以治百病的藥草,插在門上用爲祛除各種毒害,可以使人身體健康。從端午節的許多種傳說中可以看出人們都是拿艾葉來防病、治病、消炎的。

據專家考證,艾葉用於治病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我國現在的第一部方書,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中就記載有艾葉的療效與用法,以後在歷代本草中均有記載。在我國盛產優質艾葉的湖北蘄州,至今還流傳着“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來”的彥語。更有不少地方栽培種植,家家收藏艾葉。孟子曰:“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可見艾葉的藥用價值。

艾葉最早的用途是灸,並與“針”齊名,醫籍《靈樞經》、《五十二病方》就有艾條灸或艾薰的記錄。而且還有“醫家用灸百病”之說。作爲內服藥,艾葉具有理氣血、逐寒溼、溫經、止血、安胎之功用。《金匱要略》“膠艾湯”治妊娠產後下血,“艾服丸”治心腹、少腹諸痛,尤顯奇效。《清宮醫案》中“治療胎前產後危急諸症百發百中”的胎產金丹要術用蘄艾而不用祁艾;《婦女玉尺》阿膠蘄艾是以兩種地道藥材命名的成藥。這些卓越的發現,同樣表明中醫科學體系的博大精深,非其他簡單應用艾葉的醫學體系可比。

明代醫學家李言聞(李時珍之父)稱讚艾葉“產于山陽,採於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補”。李時珍稱艾葉“以蘄州者爲勝,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謂之蘄艾。”相傳“他處艾灸酒罈不能透,蘄艾一灸則直透徹爲棄也”,故蘄艾因此而聞名全國。

那麼,艾葉很早就被用灸法中,除了艾葉的辛散芳香氣味與醫療作用有關係外,艾葉還可燃性好,燃燒徹底,是理想的引燃物。此外,有研究表明艾葉燃燒產生的煙對人體的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療作用。

艾葉在古代的應用不僅僅是通過口服和;醫療中心;療法薈萃;鍼灸與推拿鍼灸來治療疾病,也有不少文獻記載應用艾葉煙燻治療和預防疾病的。如春秋戰國時期的《五十二病方》、東晉時期的葛洪《肘後備急方肘後備急方》等早期的醫藥著作中就有艾葉煙燻治療的記載。而一些文學史記類書籍中也有類似記載,如春秋時期的《莊子》中就有“越人薰之以艾”的記載,可見在當時民間已有用艾葉煙燻治療和預防疾病的習慣,而且這種習慣一直延續至今。古代民間認爲艾葉燃燒產生的煙有防病、避邪(瘟疫)的作用,現代研究證明艾煙有防病、預防瘟疫的作用,因爲艾煙對引起不同傳染性、流行性疾病的多種致病菌、真菌和病毒都有抑制作用。今天,在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肺炎流行之際有醫學專家提出運用艾條燃燒的煙進行空氣消毒預防,也是有一定科學道理的。

艾葉在民間的應用也十分普遍,如成年人一旦受風寒咳嗽,用一簇艾煎湯洗腳。用時把艾葉切成九片,蔥三五根,煎湯溫服,取汗,即可告愈。再如用艾葉烘乾製成絨與棉花混合製成藥枕防治妊娠及產後外感風寒頭痛。老人丹田氣弱,兒童受寒而致腹痛泄瀉,婦女痛經,經行不暢,小腹墜痛等用熟艾製成圍兜,兜其臍腹,效果顯著。而且端午節有“懸艾人,戴艾虎,飲艾酒,食艾糕,薰艾葉”的民俗記載。

隨着時代的進步,對艾葉的研究和應用更全面深入。有報道艾葉發出的煙氣有抑菌殺菌、抗病毒的作用,能抑制細菌和病毒在空氣中的傳播,所以能避免細菌和病毒入侵呼吸道,起到預防流行性疾病的作用。在化學成分研究方面,發現艾葉除了含揮發油以外,還含有鞣質、黃酮、微量元素及其他有機成分,其中艾葉油具有平喘、祛痰、鎮咳、抗菌、抗過敏、鎮靜等多種藥理活性。藥理實驗結果證實,艾葉具有抗菌、抗病毒、止血和抗凝血、增加免疫能力、解熱鎮靜等作用,爲艾葉的擴展應用提供了理論根據。在臨牀上,艾葉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婦科疾病、呼吸道疾病。

古代有端午懸艾人、戴艾虎、飲艾酒、食艾糕、薰艾葉的民間記載,現代技術又爲艾葉的廣泛應用開闢了更爲廣闊的前景。近年來艾葉資源的綜合開發利用有較快的發展,已開發出艾葉牙膏、艾葉浴劑、艾葉油香精、艾蒿枕、保健腰帶、蘄艾蚊香等多種產品,還有正在開發的以艾葉爲主要原料的香菸,不含尼古丁,可作爲香菸的替代品。艾葉以各種方式在爲人類的健康做應有的貢獻。

【端午節爲什麼要插艾草】 端午節掛艾草的由來 第2張

端午節掛艾草的好處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爲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灑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爲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

在遠古時期,在冬風乍起的季節裏,穴居而住的人們只能燧木取火,一些患有關節疼痛、腰痠腿疼的人在取暖時,症狀得到緩解,甚至治癒。人們便開始有意識地用木條、草莖燻烤患處,在不斷嘗試中,發現艾草的效果最佳。於是開啓了中醫艾灸治療的歷史。

艾草主要分部於亞洲東部,如朝鮮半島、日本、蒙古。我國的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西南以及陝西及甘肅等均有分佈。其適應性強,普遍生長於路旁荒野、草地。只要是向陽而排水順暢的地方都生長,但以溼潤肥沃的土壤生長較好。

據瞭解,艾草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體健康。從我國古代開始就一直是藥用植物,鍼灸裏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爲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有關艾草可以驅邪的傳說已經流傳很久,主要也是因爲它具備醫藥功能而來。

端午是入夏後第一個節日,氣溫上升,正是疾病多發的時期,所以在很多年前人們往往會在家門口掛幾株艾草,由於艾草特殊的香味,人們用它來驅病、防蚊、辟邪。

除了在門上懸掛艾草、菖蒲外,婦女們經常在端午節這一天開始把“艾虎”別在髮際,男人們將“艾虎”或“蒲劍”佩戴在胸前或掛在腰間,人們認爲這樣就能防止邪毒侵襲,確保身體健康。

也有人在端午節時在門上掛榕枝、石榴花或胡蒜。在民間,人們認爲掛榕枝有使身體矯健的吉祥寓意,胡蒜可除邪治蟲毒;石榴皮爲一種中藥材,石榴花也有治病的功能,所以這些植物被人們視爲端午節保佑家人平安的吉祥物。

(一)艾草的營養價值

現代藥理發現,艾葉揮發油含量多,1.8-桉葉素(佔50%以上),其他有α-側柏酮、倍半萜烯醇及其酯。風乾葉含礦物質10.13%,脂肪2.59%,蛋白質 25.85%,以及維生素A、B1、B2、C等。灸用艾葉,一般以越陳越好,故有“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孟子》)的說法。

艾草性味苦、辛、溫,入脾、肝、腎。《本草綱目》記載:艾以葉入藥,性溫、味苦、無毒、純陽之性、通十二經、具回陽、理氣血、逐溼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於鍼灸。故又被稱爲“醫草”,臺灣正流行的“藥草浴”,大多就是選用艾草。

(二)艾草的功效

艾草苦燥辛散,能理氣血、溫經脈、逐寒溼、止冷痛,爲婦科要藥。用治脘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證,如艾附暖宮丸。炒炭止血,可用治虛寒性月經過多,崩漏帶下,妊娠胎漏,如膠艾湯。本品搗絨,製成艾條、艾柱,外灸能散寒止痛,溫煦氣血。煎湯外洗可治溼瘡疥癬,祛溼止癢。

關於艾葉的性能,《本草》載:“艾葉能灸百病。”《本草從新》說:“艾葉苦辛,生溫,熟熱,純陽之性,能回垂絕之陽,通十二經,走三陰,理氣血,逐寒溼,暖子宮,……以之灸火,能透諸經而除百病。”說明用艾葉作施灸材料,有通經活絡,祛除陰寒,消腫散結,回陽救逆等作用。

(三)艾草的作用

艾草,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莖、葉都含有揮發性芳香油,產生奇特的芳香,可驅蚊蠅、蟲蟻,淨化空氣。中醫學上常以艾入藥,有理氣血、暖子宮、祛寒溼的功能。中醫鍼灸裏面的灸法,把艾葉加工成的“艾絨”放在穴道上進行灼燒來治病。艾葉預防瘟疫已有幾千年的歷史,中草藥可以就地取材,且現代醫學的藥理研究表明艾葉是一種廣譜抗菌抗病毒的藥物,它對好多病毒和細菌都有抑制和殺傷作用,對呼吸系統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艾葉煙薰防疫法是一種簡便易行的防疫法。

【端午節爲什麼要插艾草】 端午節掛艾草的由來 第3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