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你就是那個,喚醒孩子內心種子的人!

你就是那個,喚醒孩子內心種子的人!

來源:育娃網    閱讀: 4.93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是孩子的啓蒙老師,也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啊,父母的涵養、學識、待人接物等等都會像春雨一樣慢慢潤入孩子的心田,父母是孩子學習的榜樣,言傳身教之中,身教更重要。

一、挖掘孩子的優點

第一,多陪孩子。世界上每個孩子都是上天給我們最好的禮物,都有不一樣的個性,都有自己的特長,或許有的孩子成績並不優秀,不是那麼的乖巧。但是每個孩子就像我們精心養花一樣,挖掘培養適合他自己的土壤。老一輩的人希望孩子養老,所以生的孩子多,也沒有過多的精力去培養孩子向更優秀的方向發展,只是養活順其自然發展,經常用人的命天註定來安慰。但現在每個家庭基本上是一個或兩個,也不用愁孩子餓肚子,只把自己娛樂的時間抽出來一部分多陪陪孩子,多和孩子在一起遊戲,看着孩子一天天變化、長大,是很美妙的事情,等孩子進入了青春期或者年齡更大些,這樣的機會就幾乎沒有了,還是趁孩子小多享受上天賜的幸福快樂。在陪的過程中培養挖掘孩子的優點,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讓她們充分認識到自我,孩子大點也就沒什麼大的毛病、壞習慣讓我們糾結的,因個性習慣基本上形成了。有的爸爸大男子主義特濃,認爲和老婆孩子在一起很沒面子,是沒出息的表現,這就大錯特錯了,其實文明程度越高的社會和階層,越有涵養真正幹大事業的人越重視和家人的相處,因爲家安事業成,家安社會穩定。

第二,激勵孩子。其實我們化育孩子的目標不應該整天強調第一名,拿孩子整天跟第一名比較,給孩子無形增加壓力,而是創造輕鬆愉快的家庭環境,發現培養孩子優點,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給予更好的生活環境(這個環境當然不只是物質豐富,最重要的是心靈世界的富有),激發孩子好學的潛力,比如林清玄小的時候,學習不是怎麼好,經常考不到60分,有一次好不容易超過了60分,就拿給父親看,如果是我們的家長可能棍棒都上身了,但她爸沒有而是笑呵呵地說:“這麼多年來我一直在找一個接班人,現在終於找到了。”她爸爸是農夫,向上三代都是農夫,她不要做農夫,所以後來就用功努力讀書,成了一位名作家。其實,世界精英大都不是當年的尖子生,但他們和周圍人的關係特別好,大家都清楚要幹成一件事一個人的力量是遠遠不夠,靠的是團隊的力量。大家千萬不要以爲自家孩子考試永得第一是一件驕傲的事情,一定要關心他的心靈成長,不要給孩子留下“我的父母只關心考試成績”的陰影,人是羣居的高級動物,不能一直高高在上。所以讓孩子成爲具有文化教養、社會擔當、自由靈魂的新時代人才是最重要的,因爲上天送來的每個孩子都是有優點的。

二、正視孩子的缺點

孩子有點小毛病實屬正常,沒什麼大驚小怪的,更不要到處宣揚,趕緊從自身找原因,冤有頭債有主啊!因爲經常關注教育孩子方面的話題,偶爾從網上發現有一篇總結孩子毛病的文章感覺挺好的,下面給大家說一下,對照此找一下自家孩子或自己有沒有犯這方面的毛病,有則立馬改。

第一,孩子如果總是故意打擾你,可能是因爲你與孩子的親密度不夠。孩子並不是有意跟你過不去,只是你平時對他關注不夠,他這樣做只是在說:“爸爸媽媽,你們能有更多的時間陪我嗎?”請家長在推開孩子前,先滿足孩子。

第二,孩子如果經常撒謊,可能是因爲你曾對他所犯的錯誤反應過度。孩子犯錯如果被罵得越厲害,說謊的概率就會越高。就是說孩子犯錯時,你總是嚴厲地指責或懲罰,下次他再犯錯時,就很可能會選擇撒謊來避免受到指責或懲罰,因爲他們害怕被打。所以如果孩子不小心犯錯讓你發覺了,請不要立刻指責,試着先與孩子溝通,耐心聽孩子犯錯的原因。

第三,如果孩子缺乏自信,可能是因爲你平時給他的建議多,而鼓勵少。在教育孩子時,我們有時會不自覺地參考自己的經驗,“幫”他選擇道路,還理直氣壯的說什麼我走過的路比你吃地飯還多,言下之意是讓孩子必須聽啦。但往往想不到這樣會剝奪孩子自己思考、親手選擇的機會和權利。所以多鼓勵孩子嘗試自己思考,自己選擇,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成功體驗越多的孩子就會越有自信。

第四,如果孩子沒有主張,可能是因爲他從小常被當衆訓斥。孩子的自尊心非常強,如果當衆訓斥會讓孩子很沒面子。這樣的孩子可能會變得自卑、膽小、不敢與人相處等。所以無論在家裏還是家外,無論孩子年齡大小,請忍住怒火,傾聽孩子的想法,或找沒人的地方兩人單獨交談。

第五,如果你啥都給孩子買,但他還是去拿那些不屬於自己的東西,可能是因爲你不讓他選擇自己想要的東西。你給孩子買了一堆你認爲對他好的東西,但往往孩子並不喜歡。他喜歡的東西可能因爲你覺得“不需要”、“不好”、“不值得”而被否定。試想你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孩子爲什麼就不能?愛和自由並不衝突,給孩子多點選擇的機會。

第六,如果孩子比較懦弱,可能是因爲你幫助他們的速度太快。不要爲孩子掃清成長道路上所有的障礙。你希望孩子一帆風順,於是包辦他的人生,讓孩子躲過失敗。這樣的孩子很少感受到失敗的滋味。面對挫折、失敗他們可能無法承受。其實失敗不是一件壞事,從失敗中教導孩子如何面對,如何解決,孩子會變得更堅強。

第七,如果孩子的嫉妒心強,可能是因爲你經常拿他和別的孩子相比。偶爾以“別人家孩子”的實例,可能會激發孩子的上進心。但經常比較會讓孩子“憤怒”、“嫉妒”、“沒有安全感”甚至可能“叛逆”。最好的辦法就是和自己作比較,關注孩子每一個微小的進步。畢竟,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第八,如果孩子稍微不順心就大發脾氣,可能是因爲你對他的表揚不夠,只有在他行爲不當時才能獲得你的關注。父母如果只顧着做自己的事情,很少關心孩子,尤其很少讚揚孩子的行爲,孩子內心就會有失落感,他們便會通過發脾氣來吸引父母的注意。

第九,如果孩子不尊重他人的感受,可能是因爲你總是命令他,不尊重他的感受。有時候,孩子會對家長出言不遜,讓父母很尷尬。那可能是你經常用命令的口吻對他們說話。其實不是孩子不懂尊重他人,他只是照搬你的語氣和口吻而已。讓孩子尊重別人,首先要尊重孩子。

第十,如果孩子總是神神祕祕,啥事都不告訴你,可能是因爲你總愛打擊他。試想如果有人用你平時對孩子的言辭和語氣來跟你說話,你是不是會感到被打擊、厭煩和受傷?如果有人一次次打擊你,你還會對他推心置腹嗎?你不會,孩子也不會。

第十一,如果孩子沒有禮貌,可能是耳濡目染,從父母或身邊人那裏學來的。父母平時如何待人待物,孩子全都看在眼裏、記在心裏。一個平時說話輕聲細語的家庭,培養不出喜歡大呼小叫的孩子;一個不懂禮貌的家長,孩子自然也是有樣學樣。

三、體貼孩子的痛苦

孩子還小,思維能力和身體能力都不成熟,很多時候犯錯、闖禍遠非孩子本意,給孩子應有的寬容和理解。鼓勵孩子去嘗試自己的想法,在做事過程中體驗成長的快樂。即使錯了給孩子申辯的機會,孩子最怕的就是沒有申訴的機會,若執意申辯,就被視爲頂嘴犯上,必遭嚴懲。試想,如果孩子習慣了適應不公,自己幹什麼事都沒主意,那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隨着孩子長大,必須尊重信任孩子,靜心聽聽孩子的心聲,不要輕易妄加斷言,給孩子點私人空間,不要以愛的名義隨便翻看孩子日記、書包,站在孩子角度想辦溝通,如果硬來孩子會越來越反感叛逆甚至直接跟大人對着幹。

給大家講個故事,希望大家引起注意,有一個女孩,父母怕她談戀愛走彎路,形影不離,沒收了手機,上學放學父母輪流護送,孩子回家就被鎖在房間裏,女孩爲此產生了極大的牴觸情緒,要給大人一點“顏色”看,結果就是在父母看管最嚴的時候,女孩懷了孕。記者採訪時,女孩說:“手機上交,我可以借同學的,我有家裏的鑰匙,他到了我家樓下,電話打給我,我就從窗口把鑰匙丟下去,他到我家開門,然後我就出去了。父母把我反鎖在家裏根本沒效果。他們越這麼‘關押’我,我就要給他們點顏色看,我懷孕就是給他們的‘顏色’,是他們‘逼’出來的。”這是現實中一個讓人十分痛心的真實故事。這個女孩子的父母根本沒有真正關心孩子,爲什麼這麼說呢?萬事要疏,不能堵啊,沒靜心分析孩子爲什麼會這樣,是不是關心不夠,孩子青春期相互產生好感很正常,跟女兒談心:說有人喜歡你就說明你比較優秀,人生中有好多事情需要自己作出選擇,只有自己更優秀,選擇權就會越廣泛,總的來說要智取不能硬上。

你就是那個,喚醒孩子內心種子的人!

四、分享孩子的快樂

分享是社會的一種美德。曾經有一個父親問他的三個兒子說:“如果有兩筐容易腐爛的桃子,該怎麼樣吃才能使容易腐爛的桃子不浪費掉一個呢?”大兒子說:“先挑熟透的吃,因爲那些容易爛掉。”“可等你吃完那些,其餘的桃子也要開始腐爛了”,父親立即反駁到。二兒子思考再三說:“應先吃剛好熟的,先揀好的吃唄!”“如果那樣的話,熟透的桃子會很快爛掉。”父親把目光轉移到一直沉默的小兒子身上,問道:“你有什麼好辦法嗎?”他思考片刻說道:“我把這些桃子分給鄰居們一些,讓他們幫着我吃,這樣就會很快吃完而不會浪費一個桃子。”這個答案讓父親十分滿意,當然還有孔融讓梨的故事等等,不知大家注意到沒,我們在教育過程中始終強調孩子跟別人分享,而沒有提及分享孩子的快樂。

分享其實是相互的,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孩子分享行爲的同時別忘了孩子的快樂也需要分享。比如孩子考了好成績或者幫助了同學都要立馬真心表揚,(這個琴兒老師作地特別好,在她的散文裏經常有表揚孩子的字跡。)而不是諷刺打擊的口氣。使分享的含義真正起作用,讓孩子充分體驗與他人分享帶來的快樂及人與人之間的溫暖與愛,從而提高孩子的自身素質。

五、認可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鏡子,當孩子有壞毛病時,往往根源在於家長——沒有及時培養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結果孩子常跟大人唱反調。其實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過程也是喚醒家長內心的種子發芽的歷程。

如果孩子做了不好的事情,不要急於發表言論或亂髮脾氣,先控制情緒,再判斷事態發展狀況,儘量用平和的語氣和孩子交流了解問題的原因,如果一個孩子平時不愛收拾,可能是因爲他太依賴父母,認爲父母肯定會包辦一切;如果一個孩子大半夜就想要吃零食而哭鬧,那你就要反思是否平時會因爲孩子哭鬧而遷就對方,導致孩子變本加厲。只有瞭解問題,找到源頭,你才能更有針對性地解決問題。比如當孩子看動畫片玩遊戲着迷,家長可以說:“不能再看動畫片或玩遊戲了,先得寫作業,熬夜會變成熊貓眼那樣就不漂亮了,而且老師都誇你是班裏寫地最好地”之類的。

根據孩子的特點來教育孩子,就是喚醒孩子內心的種子,讓他們認識到自我。幫孩子制定一段時間的計劃,並經常用語言行動鼓勵孩子,比如“你可以的,你一定行”之類的話語。所謂壞孩子其實是還沒有認識到自我價值,周圍的大人忽略了孩子成長過程的感悟,也就是還沒有喚醒內心的種子,土話說還沒有開竅,所以還渾渾噩噩地調皮搗蛋。比如臺灣作家林清玄從小學三年級就立志當作家,小學開始每天寫500字,中學寫1000字,高中寫2000字,大學寫3000字,他一直堅持,現在是臺灣作家中最高產、獲得各類文學獎最多的一位,被譽爲“當代散文八大家”之一。總之要認可及時誇獎激勵孩子。

結束語

總的來說,人一生中要學地東西很多,最關鍵是要讓孩子內心的優良種子發芽,也就是琴兒老師說地點燃孩子心中希望的燈盞,要做到這一點,大人就需要不斷地學習,引導孩子除了學習書本知識之外,還有好多生存能力、社交能力、承受打擊的能力、愛別人愛自己的能力、學會表達思想和情感的能力、開闊視野的能力等等。不能像我們父輩或我們一樣,沒有良好的物質基礎,也沒見過世面等貧困基因束縛,讓這些不安全感、賺好多錢、走在人前面,並不斷用物質強化自己等等的思緒包圍,我們有能力讓孩子多見世面就不要打擊孩子,給他創造更好的成長土壤,請給予孩子多的教育機會,而不是留下物質財富。讓孩子用自己的能力活地更舒坦、更充實。

簡單一句話說就是:最關鍵是要讓孩子內心的優良種子發芽!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