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父母離婚後,那個把姐姐喚作媽媽的孩子,真讓人心疼!

父母離婚後,那個把姐姐喚作媽媽的孩子,真讓人心疼!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父母離婚後,那些被忽略傷害的孩子,真的很可憐。

而事實上,在很多的家庭,雖然父母沒有離婚。

但是父親或者母親的長期缺位、無休止的爭吵。

也會給孩子帶來傷害。

當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就意味着承擔了極大的責任。

孩子不能爲父母的婚姻買單。

因爲他們小小的心靈承受不起,也不應該去承受。

請記得多用心在家庭,好好經營自己的婚姻吧。

一個家庭的破裂對孩子的影響有多大,你可能一輩子都不知道。

都說夫妻本是同林鳥,但現在,別說大難了,一言不合他們就能各自先飛了。

唯剩下孩子,小雛鳥一般,在生活裏徬徨無助。

安安是小學二年級的學生,和我女兒二妞在食堂吃飯時認識的。

二妞常回來和我講安安的事,說這個小女孩很粘她,不愛說話,不活潑,還有點呆。

我就對二妞說:“你是五年級的大姐姐了,多照顧點人家好了。”

不久後,二妞回來說:“媽,安安今天居然叫了我一聲媽媽,你說她是不是傻子?”

我當時不以爲然,只當是小孩子間的遊戲。

幾天後,我送二妞去學校,到得有點早,我倆就站着說話。

忽然見一個小孩子,風一樣的撲向二妞,一把抱住就不撒手,還把臉埋在二妞的衣服上蹭,像只小貓,透着要寵的小心翼翼。

二妞掙脫了幾下,沒成功,只好訕訕的站着,很難爲情的對我笑。

小孩子抱着二妞,討好的對二妞笑,連聲叫着姐姐,姐姐……。

過了一會,就聽她說:“姐姐,你做我的媽媽好嗎?我叫你媽媽,你叫我安寶貝,行嗎?行嗎……?”

可憐的二妞雖然平時很會聊天,但究竟也才11歲。這突如其來的事,讓她不知所措,只是僵僵着站着,毫無表示。

我也很震驚,這是個什麼樣家庭的孩子,居然缺愛到這樣的地步?

居然想從一個比自己大不了幾歲的姐姐身上尋找關於媽媽溫暖?

父母離婚後,那個把姐姐喚作媽媽的孩子,真讓人心疼!

父母離婚後,安安一直跟着奶奶生活。

後來,我認識了安安的奶奶,才知道原來安安的父母離婚了。

安安的媽媽脾氣暴燥,任性,離婚前是心情好就帶帶孩子,心情不好就孩子一扔,出去幾天都不回家。

離婚後,更是不願帶孩子,偶爾買點東西,也是一送就走,絕不多停留,就像是個專門送快遞的。

安安見到她媽媽一走,就要哭很久。

安安的爸爸常出差,也不大照顧到孩子。

安安的奶奶嘆氣道:“我年紀也大了,也只能保證孩子不餓着不凍着,學習什麼的,真的是管不了。”

孩子的成長裏,除了一日三餐,重要的應該是父母的陪伴。

愛的抱抱,愛的誇讚,哪怕無事可做時的大眼瞪小眼,也都會讓孩子感受到,有父母在身邊的安定,舒適。

這些,是再好的爺爺奶奶,都代替不了的。

安安缺的正是父母的陪伴,難怪她膽小,話少,渴望擁抱。

而母愛的給予,任何人都無法代替。

當爸媽離婚後,跟着爺爺奶奶生活,是許多孩子無奈的生活方式。

可是很多的人卻認爲爺爺奶奶照顧更好更爲盡心。

他們覺得孩子小,不懂事,有沒有爸媽的陪伴,並無多大的沒意義。

有人還說,等孩子大了,買點好吃的好玩的,還不是一樣和爸媽親。

真的一樣嗎?

父母離婚後,那個把姐姐喚作媽媽的孩子,真讓人心疼! 第2張

當我們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就意味着承擔了極大的責任。

在東野圭吾的《解憂雜貨店》裏,解憂雜貨店曾經接到一封求助信,一個女孩從小失去父母,她對未來能否當好父母毫無信心

雜貨店給她寫了一封回信:“很多父母雙全的孩子,最後也生活的不幸,孩子是否幸福,並不取決於父母是否雙全。它只取決於,身爲母親,你是否願意爲了這個孩子的幸福不惜一切代價,並默默忍受。如果沒有下這個決心,最好先別生孩子。”

一個孩子,從嬰兒長成幼兒,再到青春期,這中間的需求,從生理到心理,從物質到精神,無一不在快速的變化着。

在這段看起來漫長,實則短暫的童年時光裏,孩子對父母的崇拜、依戀是任何人無可替代的。

在每一個尚且年幼的孩子眼中,爸爸媽媽就是自己的全世界

爸爸媽媽的分開對孩子來說,就是天塌地陷一般,這種傷害可想而知。

如果還不加以呵護,任由孩子一個人掙扎下去,後果真的不堪設想。

父母離婚後,那個把姐姐喚作媽媽的孩子,真讓人心疼! 第3張

離婚率逐年攀高,是一個現實存在的問題。

實在維持不下去的婚姻,與其鬧得不可開交,長期消耗,還不如分開。

心理學家曾奇峯曾說,夫妻關係就像“家庭的定海神針”,如果夫妻感情和睦,那麼這個家庭就會穩如磐石。但如果夫妻關係已經出現了問題,你還想給孩子一個健全的家庭,或者想通過孩子來挽回一段婚姻,可能性太小了。

但別忘了孩子,忘了作爲父母,你還有必須要擔的責任。

要讓孩子明白:無論何時何地,爸爸爸媽媽對你的愛,永遠都在,不受影響。

離婚,只意味着夫妻的緣份消失,但不代表母子父子的親情也消失。

對於孩子的責任和義務,什麼都不能將它改變,放棄。

有了母親的愛溫暖着,孩子就不會去叫別人媽媽,就不會用類似媽媽的愛來哄自己。

所以,不管你們現在是恩愛中的夫妻,還是已經江湖再見的陌生人,都請好好關愛孩子,給予孩子渴求的父愛母愛。

因爲父母的愛,纔是孩子內心真正的家。

成長的路上,常常荊棘遍地。

哪是光有爺爺奶奶的慈愛就夠的呢!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