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當你要求孩子別哭時,不過是在想孩子體貼你!

當你要求孩子別哭時,不過是在想孩子體貼你!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哭鬧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家長不能一味的要求還真別哭,應該去了解孩子哭鬧背後的原因。

心理學研究反覆告訴我們,尚在腹中的六個月大的胎兒,就能識別媽媽的聲音,併力圖去理解媽媽的聲音。相對於聽到的其他人的聲音而言,胎寶寶對媽媽的聲音反應更快。不僅如此,胎兒還能識別媽媽到底是快樂還是不快樂。當一個嬰兒剛來到這個世上的時候,其實已經做好了和媽媽產生聯結的準備。

看到孩子的肢體動作,聽到嬰兒發出的聲音,媽媽們本能地瞭解到:寶寶在尋找自己,寶寶需要自己。於是做媽媽的,及時地迴應寶寶,爲寶寶提供必要的營養與心靈的哺乳,這就是起到了一個很好的容器的功能,提供給了孩子一個安穩的、充滿希望感的小宇宙。

可惜,寶寶越長大,媽媽們對寶寶的耐心好像就越少。

我經常見到,一些媽媽沒法忍受孩子的壞情緒,尤其是孩子的哭鬧,這跟她們的原生家庭往往有關。這些媽媽們最常做的,就是要求孩子不要哭、不要鬧。這個時候,其實是媽媽沒法充當那個容器,反而要求孩子壓抑自己,來配合、體貼自己,這就是親子關係的倒置。

這一刻,往往也是媽媽們最艱難的時刻。如果家人在邊上還來指責這個媽媽,那就是將她推向絕境。這時需要有一個第三者,來臨時隔開媽媽和孩子,比如父親。

當然,如果媽媽們能夠了解一些應對壞情緒小孩的技巧,也許再次面對孩子的壞情緒時,會更淡定一些。

下面兩個小案例,就是關於如何應對壞情緒小孩的技巧。

及時迴應孩子的感受

一位媽媽有事,不得不把兩歲半的孩子寄放在朋友家裏一會兒。媽媽走後,孩子開始大哭,要媽媽。這個朋友哄了半天,孩子還是想想就會哭上一陣子。他着急的不行,後來靈機一動,嘗試性地靠近孩子,說:你很傷心呢,一定是很想媽媽。

孩子邊哽咽邊點頭。

他看到孩子有了迴應,於是繼續說:媽媽把你一個人留在這裏,你很難過。

孩子點頭,問:媽媽是不是不要我了?

他說:媽媽很愛你,不會不要你的。她一會兒就回來了。在她回來之前,我們先玩一會積木好嗎?

於是,他們輕鬆、愉快地度過了剩下的時間。

這個案例中,這個朋友所用的技巧,就是對孩子當下的情緒感同身受。正因爲嘗試去體會孩子的感受,纔不會使用父母們日常慣用的忽略、否定或者說教的方式。

當然,這個案例中的小孩哭鬧,是媽媽短暫離開造成的。日常生活中,還有很多孩子的哭鬧,在大人眼裏是非常微不足道、小題大做的。

可是,孩子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當你要求孩子別哭時,不過是在想孩子體貼你!

當孩子哭鬧,一定有他哭鬧的理由。因爲哭鬧而被大人批評、甚至冷處理的小孩,應該是這個世上最絕望、最恐懼的人了吧。這些小孩往往會哭得更大聲。最後,哭不動了,也就不哭了。而不哭的孩子,其實是放棄了希望的孩子。

而一個哭鬧的時候被共情了的小孩,是被從漫無邊際的無助中被拯救的小孩。正是在這樣的迴應和共情,孩子學會了愛,學會了分享愛,學會了傳遞愛。

有的父母問,這樣會不會慣壞孩子?他所哭鬧的那些事,太幼稚了,老慣着他的話,他怎麼才能長大?

然而,我想說的是,如果不在這時候給他們幼稚的機會,他們就會永遠幼稚下去。因爲,他們會通過持續“幼稚”索要早年應該得到的理解和愛,得不到,他們沒辦法離開。

所以,不如換個角度看孩子。用欣賞,慈祥,鼓勵,驚歎,和讚美。遲早有一天,你的孩子會成熟到對你說:媽媽,你好幼稚呀!這時候,你的良苦用心就算是水到渠成了。

也有的父母會嘗試就孩子的情緒做迴應,但知道了孩子在生氣或難過後,往往會接着問:

爲什麼?(你爲什麼哭成這樣?你爲什麼不去做好那個事……)

其實,多數情況下,這種疑問只能給孩子增加新的難題。因爲,好多時候,孩子們自己也搞不明白,他們爲什麼生氣和難過。孩子更期待的是一個接納他們、能夠與他們共情的大人,而不是被追問着作解釋。

正確地解釋孩子的情感

理解和共情,當然不意味着孩子說什麼,我們也跟着說什麼。我們不是要去附和、完全認同孩子。比如“你做得對”這樣的話,雖然可能讓孩子得到暫時的滿足,但是,卻妨礙了孩子對自己的反省。父母應該試着去解釋孩子的情感。這一方法,主要針對3歲以上的孩子。

一個孩子,從幼兒園回來後情緒有些低落,眼睛裏紅紅的,顯然偷偷哭過。媽媽說,你看起來有些不高興呀。孩子回答:老師今天表揚了李黎。媽媽說,哦,是不是老師沒有表揚你,你有些失落啊。孩子說,我不喜歡老師了。媽媽說:對,怎麼能不表揚咱們呢!

這個案例,對話以媽媽的附和聲結束。孩子也許當時滿意了,但是媽媽卻沒能幫助孩子就事件進行進一步的思考。如果換一種方式呢?

媽媽:你看起來有些不高興呀。

孩子:老師今天表揚了李黎。

媽媽:哦,老師沒有表揚你,你有些失落啊!

孩子:我不喜歡老師了。

媽媽:你肯定做出了努力,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結果卻沒有。

孩子:是啊,我就是晚了一點舉手。下一次,我一定快點舉手,回答問題。

從兩個案例的對比中,我們能夠體會到,孩子需要的並不是父母的認同,而是父母對孩子情緒的迴應和正確解釋。因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那麼豐富,連他們自己都搞不明白。所以,父母的智慧之處就在於,幫助孩子梳理自己,然後等待孩子自己找出解決之道,自己做出選擇。

科學研究表明,懂得共情的孩子,在社會交往中會更受人歡迎。這樣的孩子,能夠站在他人的角度看問題,能夠爲了他人而對自我的行爲作出一定的調整。

我們經常會發現這樣一些人:年齡不小了,可是不會說話也不會做事,大家跟他在一起都彆扭。這種人我們稱之爲“未完全社會化”的人;還有一種人,年齡老大了,但凡是需要與人打交道的事情,一概做不了,連個簡單的傳話都能傳錯。這種人我們稱之爲“完全未社會化”的人。這兩種人都不能行使一個正常人的社會功能,慢慢就會被社會淘汰。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