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孩子把保姆的被子弄溼了,家長是這樣做的!

孩子把保姆的被子弄溼了,家長是這樣做的!

來源:育娃網    閱讀: 5.7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孩子是什麼樣子,直接能反應出一個家庭的教育情況是怎樣的,所以作爲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要做到嚴於律己。

01、週末,帶兒子去參加朋友女兒的生日party。

家長們一起準備吃的,孩子們在院子裏玩。不一會,一個朋友的孩子跑過來說:“姐姐在用水槍射擊一牀棉被。”

在院子裏,朋友的女兒揹着水壺,手裏拿着水槍,正對着棉被“射擊”——棉被是軍綠色的,水漬就像筆一樣,她打算在被子上“畫”一隻小兔子。

朋友呵斥女兒,讓她停止手上的動作,因爲女兒弄溼的是保姆李姐的被子,她讓女兒去給李姐道歉。

結果,她的女兒說了一句讓我們特別吃驚的話。

“她就是一個幹活的保姆,我爲什麼要和她道歉?”說完,孩子就走開了。

朋友無奈地搖搖頭說:“這孩子真是沒有辦法。”

而李姐站在旁邊,輕聲地說:“沒事,她還小。”

朋友跟李姐說了一聲抱歉,解釋說,今天是孩子的生日,所以這件事就算了,等會兒她去商場再買一牀被子給她。

這件事就這樣息事寧人了。

吃飯的時候,孩子們都特別喜歡“蛋黃焗鍋巴”這道點心。眼看着鍋巴不多了,朋友的女兒生氣地說:“這是我家,我的生日,你們都應該聽我的。”

這句話一說出,所有的孩子幾乎都停止了手上的動作。朋友的女兒把盤子端到自己面前,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微笑。

朋友說了女兒幾句,但都是無關痛癢的話——她根本沒有阻止女兒的行爲,大家各自安慰自己的孩子。

吃完飯,幫朋友收拾了一下,我就找了個理由,帶兒子離開了,沒有繼續參加後面的遊戲環節。

這個朋友家的經濟條件很不錯,自從有了孩子,她特意將自己手上的生意交給了可靠的親戚打理,爲的是能夠更好地教育孩子。

可現在看來,她的教育糟糕極了。

因爲在孩子犯錯的時候,她做了錯誤的引導——錯誤的引導,比不教育更可怕。

衆所周知,中國是禮儀之邦,而一個人的禮儀,卻是要從小引導和培養的。

禮貌待人不單是一種外在形式,更是與人溝通的一種良好的橋樑。一個有禮貌的孩子,不僅能與別人保持友好和美好的關係,也能減少與別人的衝突。

孩子把保姆的被子弄溼了,家長是這樣做的!

02、禮貌,對於孩子來說有什麼重要性呢?

① 有禮貌的孩子更受歡迎,機會更多。

心理學家約翰·戈特曼說:“那些懂得禮節、禮貌的孩子,其身心會更加健康,而且關心他人、更富有同情心,朋友更多,學習成績也好。”

一個懂得禮貌的孩子,會在言行舉止上得體很多,這會讓他在與人相處時,成爲一個受歡迎的人。從而,在以後的人生道路上,得到更多的機會。

曾有一個報道說,一個幼兒園的小朋友特別有禮貌,見到門口的爺爺都說“你好”,放學的時候,也會跟爺爺說“再見”。可那一天,看門的爺爺鎖門前,沒有看到這個小朋友來幼兒園,就去孩子的班級問是不是請假了。老師說,家長沒有請假。

他滿腹疑惑,走到幼兒園不遠處的校車那邊去看,果然發現孩子躺在車裏,滿頭大汗。

如果不是守門爺爺及時發現,搶救及時,孩子就會有生命危險。

大家都說,這個孩子福大命大。可是我卻想說,這是她的“禮貌”爲自己爭取到的“運氣”——因爲禮貌,看門的爺爺記住了她,掛念着她。

② 學禮儀利於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及紀律感。

幼兒學好禮儀,有利於在公共場合約束自己——因爲有良好的行爲習慣,就不會做一些破壞公共秩序的事。

這是一件利人又利己的事。

良好的禮儀還有利於提高孩子的專注力,提高孩子學習效率。

安靜的學習環境是孩子學習最基本的保障。如果孩子學習了禮儀,形成了良好的行爲習慣,那麼當別人正在工作、學習的時候,他們就不會輕易打擾別人,也會約束自己的行爲,把注意力集中到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上——孩子專注了,有秩序了,學習成績自然也就提高了。

我家每天晚上都有一個閱讀時間——女兒看一些課外書,我呢,也看書,同時也給兒子準備幾本繪本,讓他自己去看。

一開始,兒子很不習慣這種安靜的環境,總會製造出一點動靜。可當他看到,自己製造的動靜對我和姐姐沒有什麼影響的時候,他也慢慢開始適應這種安靜的環境。他慢慢地靜下來,看繪本的時間從一開始的十分鐘,到後來的二十分鐘,甚至半個小時。

通過這個“讀書時間”,兒子提高了專注力,也懂得了在別人安靜做某件事的時候,他不應該去打擾。

③ 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禮儀教育對幼兒個性的發展與健康個性塑造方面,有很大的作用。

孩子的天性是自私的,經常只能看到自己的好,自己的利益受損,而關注不到別人。

當自己的利益受損時,很多孩子會通過推搡、打人等暴力行爲去處理。時間長了,孩子很容易形成不健康的行爲方式,內心也容易變得狹隘、不寬容。

如果當孩子之間發生矛盾時,家長可以引導孩子用“退一步”的方法解決問題,讓孩子們在理解、體驗寬容的過程中,一步步地塑造起寬容待人的良好個性品質。

學會了用理智、有禮的方式去處理自己跟外界的矛盾後,這樣的孩子也更容易看到別人的優點,欣賞他人,並用別人的優點,來激勵自己進步,讓自己發展出更好的性格。

我們常說:“性格決定命運。”而一個良好的性格,又離不開適當的禮儀教育。所以,我們做家長的,千萬別忽視了對孩子的禮儀教育。

孩子把保姆的被子弄溼了,家長是這樣做的! 第2張

03、禮貌不是孩子與生俱來的品質,需要家長去影響他們。

電影《小鞋子》裏的哥哥阿里,丟了妹妹莎拉的鞋子,不敢告訴爸媽,不完全是怕捱打,還因爲他知道父母沒有錢再給妹妹莎拉買一雙新的鞋子。

於是,兄妹倆商量好,莎拉早上穿哥哥的球鞋去上學,放學後,奔跑回家,再把鞋子給站在巷子裏等她的哥哥。

一次偶然的機會,莎拉在學校發現了自己丟失的那雙鞋子,穿在一個女孩的腳上。她找來哥哥,兩個人準備要回鞋子。可是,當他們看到穿她鞋子的小女孩生活也特別困苦時,又改變主意,放棄了要回鞋子的念頭,儘管兩個人穿同一雙鞋子,特別不容易。

他們之所以會這樣做,當然離不開家庭的影響。

即使家庭很貧苦,交不上房租,買不起糖,可是,爸爸也不肯拿教堂裏的糖。而且,他告訴孩子,這是教堂裏的糖,我們不可以拿。

父母在生活裏,就像一面鏡子,身教的力量大於言行。

孩子的很多行爲都是在模仿身邊的家長。如果家長以身作則,示範好的行爲,也會讓孩子學會不良行爲的機率大大降低。即使孩子出現不良行爲,教育起來也要容易得多。

朋友也曾跟我抱怨,說保姆李姐太拿自己當回事。有時,做完事直接坐在沙發上看電視,簡直就是拿她家當自己家。相信她女兒肯定也聽過她這樣的抱怨,所以纔會這麼放肆、無禮。

電視上,有一則公益廣告,父母后面跟着一個孩子。父母隨地吐痰,孩子也會跟着去吐;父母去闖紅燈,孩子也會尾隨其後;父母對家人發脾氣,孩子也會破壞自己的玩具……

要想讓孩子懂禮物,父母首先要做到有禮貌:

家裏來客人了,熱情一些,多用一些客氣的話語;對家人的幫助表示感謝;自己給家人造成了不便,也說一聲“對不起”……

耳濡目染之下,孩子也會效仿大人的行爲,成爲一個有禮貌的孩子。

蒙田說:“禮貌無須花一文而贏得一切。”

平時生活裏,家長在教育和引導孩子有禮貌的同時,也一定要記得尊重孩子——大人有面子,孩子也有面子,所以,即使孩子不願意開口去與人打招呼,不願意跟客人告別,家長也不要當衆卻批評孩子,和孩子私下交流就好。

一個有禮貌的孩子,會更多地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擁有更多的幸福感,也會讓自己成爲一個善良的人。

禮貌,是我們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這個禮物將伴隨孩子的一生,讓他們成爲最受歡迎的一個人,成爲人羣中心靈最美的那個人。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