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南京一小學推行兒童交往公約:小祕密要告訴媽媽

南京一小學推行兒童交往公約:小祕密要告訴媽媽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南京一個小學推行兒童交往公約。在這份兒童交往公約中,有不少規則讓人眼前一亮。包括要知道女生優先,老人爲自己服務要說謝謝,小祕密要告訴媽媽等。

南京一小學推行兒童交往公約:小祕密要告訴媽媽

日前,南京市銀城小學推出了一個屬於孩子們自己參與制定的“兒童交往公約”。 沒想到,這樣的一種規矩受到了孩子們的歡迎。公約實施不久,校園裏就出現了很多悄悄的變化。“我們給孩子立的規矩,往往是從成人的角度出發的,並沒有瞭解 孩子們的想法和需求,孩子們也沒有參與規則的制定,當然認同度不高。”銀城小學張燕校長告訴記者,“規則固然很重要,但由誰來制訂規則、制訂什麼樣的規則 以及怎樣去制訂規則更加重要。”

  爲什麼“規矩”在孩子們身上會失靈——

  大人制定的規矩沒從孩子角度出發

校園裏並不缺少規矩,《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小學生守則》等都是我們太熟悉不過的“規矩”了,它們對小學生的日常學校生活作出了非常嚴密的規定,但是,實際效果如何呢?

狀況一:當你問學生應該怎樣和同伴相處時,他們會異口同聲地回答“應該互相謙讓”。但是,僅僅幾分鐘後,孩子們就有可能爲了一個球誰先玩誰後玩 的問題爭論不休,甚至大打出手,一個孩子說是他先搶到的,另一個孩子說昨天就是他後玩的。這個時候,剛剛鏗鏘有力的回答,便成爲了一種幽默。

狀況二:我們的學生走出國門,當外國友人熱情地與我們打招呼的時候,我們的學生總是羞澀地一笑,或是扭頭裝作沒有看見。孩子不知道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應該怎樣交往?可是出行前,你問他們遇到外國友人時,我們怎麼做?他們總是大聲說:“熱情問好,say hi!”

爲什麼《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之類的規則如 此輕易地就失靈了呢?“有一個故事來自《中國教育報》的一篇文章讓我們深受啓發。”銀城小學張燕校長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某學校辦公室旁的水龍頭三天兩頭 被學生弄壞,讓大家頭疼。校長爲此事徵求學生的意見。學生說:“水龍頭裝高了,需要踮腳去扳才能夠到。”這話讓校長茅塞頓開。於是,學校降低了水龍頭的高 度。“這個故事讓大家深受啓發:我們給孩子立的規矩,往往是從成人的角度出發的,並沒有瞭解孩子們的想法和需求,孩子們也沒有參與規則的制訂,當然認同度 不高,印象也不深。所以規則固然很重要,但由誰來制訂規則、制訂什麼樣的規則以及怎樣去制訂規則更加重要。”

  讓孩子們來制定自己的公約——

  女生提建議,男女同行女生先走

於是,銀城小學的老師們給孩子們提出了一個課題——請大家協商制定一個屬於銀城孩子的公約!學校先向學生講清楚爲什麼要制訂公約、公約應具備怎 樣的功能等,然後,由班主任組織學生利用班隊主題會,進行討論,在協商的基礎上,擬製各個條款,並反覆修改,包括章節條文的調整、語言文字的潤色等,再由 全體學生討論通過初稿,以保證合理且適合學生。

在制定的過程中,學生提出的問題給了老師們很大的啓發。二年級(6)班的劉潤澤說:“進校門的時候,六年級哥哥飛奔進校園,差點撞到我。”他的 一句話激起了千層浪,二年級的學生給高年級學生寫下了一條建議公約:在校園裏,遇到弟弟妹妹,讓他們先行。男生與女生同行的時候,應該讓女生先走。這個建 議在校園廣播裏提出後,得到了大多數同學的認同。

幾次下來,這個流程逐漸明晰:在和學生充分對話的基礎上,教師將初稿印發給學生,廣泛徵求意見。逐條修訂後再合成,最後將公約交付學生活動部,由學生活動部組織學生校長、中小隊幹部、老師及校務委員共同審議、表決。銀城小學兒童交往公約漸漸成文了。

  培養合格的“未來公民”——

  從被動“守規矩”到主動去參與

銀城兒童交往公約提 出後,校園的孩子有了變化。“比如孩子們與同學說話的時候,會看着對方的臉,傾聽,不再打斷別人的話,等別人說完了自己再說話。拍班級集體照時,高個子的 同學會主動站在小個子的同學後面,因爲每一個同學都很重要。”一位銀城小學老師告訴記者,有外面老師來學校聽課,銀城的學生會主動上前說“老師,您好!” 或熱情地送往目的地,或快樂地介紹校園景點,一些都變得很自然。

張燕校長告 訴記者,公約剛剛制定出來的時候,也有一部分孩子是被動“守規矩”。他們在校門口把書包遞給老人背的時候,我們老師會悄悄地和他說:“你忘了說一句話!” 這時,孩子纔想起說“謝謝!”老人雖然很吃驚,但是依然很高興。哪一個父母、老人不想自己的孩子懂禮貌呢!就這樣,即使不是自覺做到的孩子,也能從完成任 務的角度,達成;漸漸地會很自然的說,慢慢地孩子認爲不說纔不正常。漸漸地,孩子們從被動的“守規矩”變成主動地做“懂規矩、有靈性”的兒童。

公約爲什麼受到學生歡迎?張燕校長分析道,從銀城小學兒童交往公約的具體內容來看,它和《小學生日常行爲規範》的要求和目的大致都是一樣的,都 希望孩子能夠樂於與人交往,健康發展。二者最本質的不同,在於它們的制訂理念和產生的過程,當然,也包括語言形式的差異。因此,這個“兒童交往公約”更符 閤兒童的認知與理解習慣。公約制訂的過程充分尊重了兒童。從“公約”這個名稱來看,它有別於“規則”。 規則往往有強制規定的意思,被規定者必須遵守;而公約則是大家共同的約定,因而它是充分尊重兒童的。銀城小學通過讓學生參與制訂“兒童交往公約”,滿足了 學生心理上的需求,他們在這個過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思考,因而“遵守”的過程實際上就是自我管理的過程,而不是遵照成人的“命令”去機械執行的過程。“公 民教育不是看不見摸不着的宏大命題 它可以存在於每一項具體的管理制度和教育行爲裏。即使在小學階段,即使只是六七歲、十一二歲的孩子,也可以從正確地認識、積極而負責地參與學校生活開始, 爲未來參與國家和社會的公共生活作好準備。”

  南京市銀城小學學生行爲公約

  1.男生女生交往,知道“女生優先”。

解讀:“女士優先”是一個國際禮儀,從小養成這樣的生活習慣可以更好地提升孩子的涵養。

 2.無論在校園的哪個角落,遇到小夥伴,我都會對他笑一笑。

解讀:笑是一種美,笑是一種打招呼的方式,笑可以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遇到夥伴送上一個甜甜的微笑,可以讓同學間的友誼更加深厚,同時,笑也是結交新朋友,提升交友能力的一種好方法。

  3.給比我小的同學作出文明行爲的良好榜樣。

解讀:文明是一種傳承,將榜樣意識長記心間,既約束了自己,又示範了他人。

  4.放學回家時,對家人說一句“**,我回來了”。

解讀:回家時,簡單的一句“我回來了”,讓家人感到溫馨,體貼,這不僅是一種禮儀,更是親子溝通的方式。

  5.考慮別人的感受,管住自己的脾氣。

解讀:管住自己的脾氣,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是每個孩子在交際中必學的一點。

  6.與別人談話時,眼睛注視對方。

解讀:人都需要被尊重,獲得尊重往往從尊重別人開始。說話時注視對方,可以讓別人有被關注的感覺。

  7.傾聽他人講話,輪流發言。

解讀:兒童會過度關注自己的想法而忽略了別人的意見。因此,學會傾聽尤爲重要。在輪流發言中,可以將自己的想法與他人的進行比較,由此形成思維的過程。

  8.別人需要幫助,會說“讓我來”。

解讀:樂於助人是一種美德,積極主動是一種交際的方法。簡單的一句“讓我來”,給人的感覺特別溫馨。

  9.小祕密要告訴媽媽。

解讀:有祕密需要傾訴,將祕密與媽媽分享,讓母親做孩子的心靈導師,可以幫助孩子更好、更健康地成長。

 10.當老人爲我服務時,我會說“謝謝”!

解讀:尊老愛幼是傳統美德,得到老人的幫助,一句“謝謝”可以讓老人快樂好一陣子。在獲得幫助的同時,讓別人感到快樂。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