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最煩父母問哪些問題

孩子最煩父母問哪些問題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親子溝通:無效的溝通,孩子並不喜歡被追問,不提無法回答的問題。你今天工作上有什麼成績?你是不是會覺得這個問題不合時宜,大煞風景,惹人生氣呢!

孩子最煩父母問哪些問題

爸爸媽媽覺得你今天學到了什麼是個超簡單的問題,常常是隨口一問,也覺得孩子能像自己一樣,隨口輕鬆作答。其實,細想想,這根本是個無法回答的問題,提問高度抽象,答案需要高度概括,完全超出了孩子的抽象和概括能力,即便是大人被問到了,也是無法馬上回答的。比如大人去開了一天的會,回來要做個簡報,你能不經任何準備,不參考任何筆記,就馬上作答,而且條理分明,重點清晰嗎?真心爸媽覺得,相當多的大人都完全做不到。幼兒園的孩子,都在六歲一下,每天七八點鐘入園,四五點鐘回家,中間十來個小時的幼兒園生活,會有各種課程,各種活動,可能每一節課,每個活動都接觸了一些新東西,你要孩子回答你今天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孩子如何能做到馬上從這些課程和活動中概括出兩三句話的要點,來回答學到了什麼這樣一個抽象的問題!

所以一整天不在爸爸媽媽身邊,大人想了解這一天過得好不好,很可能理解。真心爸媽分享一個自己的小技術,希望可以幫到您。不問你今天在幼兒園學到了什麼,而是問你今天在幼兒園遇到了什麼好玩的事。好玩的事,是個親切的問題,對上幼兒園孩子來說,他的生活,其實就是玩兒,爸爸媽媽關心他遇到的好玩,有趣的事,會讓孩子毫無壓力,毫不牴觸。好玩的事,是個具體的問題,孩子很容易想起他今天聽老師講的有趣的故事,和小朋友做的有趣的遊戲,闖進幼兒園教室的那隻小鳥或者戶外活動時遇到的那隻蝴蝶。回答還玩的事,不需要抽象和概括,孩子很容易運用他熟悉的例舉方法,把這一天中自己印象深刻的趣事,一件一件地講給爸爸媽媽聽。另外,其中孩子有一個小小的關鍵點,就是爸爸媽媽要問你今天在幼兒園遇到了什麼好玩的事而不是問今天在幼兒園有沒有好玩的事!

兩種問法看起來差異不大,其實完全不同。前一種問法是問什麼,是開放的,需要用具體內容來回答,後一種問法是問有沒有,是封閉的判斷式問題,只需要回答有或者沒有。這樣提問,在孩子回答有或者沒有之後,對話就很難再進行下去。好多爸爸媽媽覺得自己和孩子交流很少,沒有辦法想真心爸媽經常描述的那樣,一家人熱熱鬧鬧地聊起天來,可能正是因爲開啓話題的技術不佳,或者是問孩子難於回答的問題,或者是用是,不是,有,沒有,一兩個字就能回答的判斷式問題,或者是習慣用追問,盤問,甚至拷問的方式,和孩子交流。比如孩子說,今天在幼兒園被小朋友打了一下,大人馬上會連珠炮般盤問:誰打的?打你哪了?用什麼打的?你告訴老師了沒有?他打你你怎麼不還手呢!

比如孩子說了個考試成績,大人又會一連串地發問:錯了幾個題?是什麼題?別人都得多少分?你爲什麼這麼少?這盤問的架勢先把孩子給嚇着了,他怎麼敢繼續說下去呢,媽媽這麼着急,要是罵我一頓怎麼辦?孩子的擔心不是沒來由的,因爲教訓試,是爸爸媽媽跟孩子說話的一種常見模式。一位媽媽問:寶寶不開心的時候不告訴我,問半天也說不清楚,怎麼辦?有這樣的疑問,其實就是大人的追問習慣在起作用。大人總想着把握孩子所有的情緒和行爲動向,而孩子可能並不想說,或者覺得沒有必要讓大人知道。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情緒,有時候開心,有時碰到一些小事不太開心,這很正常,孩子也是一樣。比如在幼兒園想玩什麼玩具,被別的小朋友先拿到了,和小朋友發生小小的不愉快,幼兒園放學爸爸媽媽接晚了,甚至在幼兒園吃了某種自己不愛吃的食物,孩子可能都會表現出小小的不開心。大人沒有必要一見到孩子不開心,就萬分緊張,以爲發生了什麼嚴重的事情!

孩子再小,也有自己的情緒調節能力,比如很小的寶寶,哭了一會兒,可能一分鐘後就又笑了,兩三歲的孩子,一刻鐘之前還不太開心,一刻鐘之後就又有說有笑了。生活環境正常,健康,情感和情緒能力發展正常的孩子,都能具備情緒調節能力,遇到小小的不開心,不一定非得依靠大人哄勸,撫慰。相反,大人發現孩子有一點點不開心,馬上就特別緊張,想方設法追問原因,安慰孩子,很可能讓孩子自己的情緒調節能力建立不起來,孩子變得脆弱,嬌氣,所有的事情都得大人哄着。孩子是獨立的個體,爸爸媽媽應該建立起一個觀念,就是你不能掌控孩子的一切,對孩子的情緒也是一樣。不能孩子表現的很高興,大人就一定要問孩子爲什麼高興,孩子表現得不開心,大人就一定要知道孩子爲什麼不開心,並想方設法讓孩子開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