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應對校園暴力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應對校園暴力

來源:育娃網    閱讀: 7.4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孩子遭到校園暴力,家長:“我替孩子打回去還錯?”。“校園暴力”始終如同陰影揮之不去,隨着近幾年自媒體越來越發達,更多的校園暴力事件也暴露在大衆的視野之中。

父母如何教育孩子應對校園暴力

校園暴力是不會消失的

可以肯定的說,只要有學校,只要有學生聚集的地方,就會有校園暴力的存在,學校就是個小社會,形形色色的人都有,有的孩子家教嚴格與人爲善,有的孩子自私粗野毫無禮貌!

這些都是從孩子的家庭和社會中帶出來的東西,也是受到原生家庭影響的結果。再加上現在老師不能體罰學生,不能嚴厲批評,會讓這類調皮的孩子更加難以約束,校園暴力發生的機率也就越大。

所以,只要有良莠不齊的家庭素質,和紛繁複雜的社會環境,就會有良莠不齊的孩子,校園暴力就不會消失。

校園暴力事件折射出來的問題:

校園暴力的不斷髮生,也說明了我們教育存在着很多問題和不足之處,不僅僅是學校和老師,也有社會和家長。

1. 學生和家長溝通太少,孩子對家庭缺乏信任感和安全感

網上有這樣一則新聞,某孩子被欺凌了長達四年之久,一直到孩子中考後又捱了一次打,去醫院摘掉了被打壞的脾臟,才把實情告訴家長,家長再此之前竟然一無所知。說明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太少了,導致家庭沒有給孩子足夠信任感,讓他在受欺負第一時間說出來。

這是家長值得反思的,如何讓孩子信任自己,在任何時候遭到欺凌會告訴家人,而不是自己一個人默默忍受,孩子對你不畏懼,敢暢所欲言。同時注意培養孩子自信和主見很重要,被欺凌的小孩多半懦弱膽小自卑沒主見,在家裏要給孩子正面的思想,適當的鼓勵,充分的尊重。

2. 學校管理的失察

很多校園暴力事件已經發生,網絡上都已經傳的沸沸揚揚了,可能到學校的相關領導和責任人還矇在鼓裏。甚至還有是學校爲了維護自身的聲譽,或者爲了保全某些人的仕途,選擇隱瞞實情,“和稀泥”式的調解,

3. 社會法制建設有待完善。

現在隨着犯罪低齡化,已經有很多人提出將刑責年齡從14週歲降至12週歲,這應該是趨勢。現在很多少年犯就是仗着未成年人保護法,認爲法律不會懲罰而作惡多端!屢教不改!

如果暴力事件已經發生,我們應該怎麼做

保持理智,不要讓孩子之間的戰鬥上升到成年人之間的戰鬥

網上有很大一部分人觀點很偏激,那就是你打我家孩子了,我就必須要打回去,愛子心切是人之常情,但家長們往往忽略了自己是一個成年人,成年人做事情有成年人的規則,雙方家長見面是解決問題的,而不是激化矛盾的。孩子可以打回去,但是家長要剋制自己的情緒。

千萬不能情緒化,以暴制暴永遠沒有贏家。上饒市第五中學悲劇才發生不久,自己家孩子被欺負,在無人與之溝通的情況下讓對方孩子付出了生命。本來是兩個孩子之間的矛盾,由於家長的不理智,上升成爲了兩個家庭的矛盾。誰是贏家?這口氣出順了嗎?

所以孩子打人或者被打,作爲家長都不應該激動,唯一可行的是管理好自己的情緒,雙方做有效的溝通。

學校應該成爲孩子反暴力的堅強後盾,老師應該及時瞭解學生的各種情況

很多時候學生受到欺負原本可以告訴老師,讓老師替自己做主,然而事實是學生受到欺負很少報告老師,爲什麼?

我記得曾經上學的時候,老師有一句名言,比如兩個學生打架,被打的去告老師,然後老師會問:“他怎麼不打別人光打你”。這句話我聽過很多次,老師輕而易舉的用這一句話抹殺了孩子對他的敬重和如法官一般的公平信任。

不得不承認,老師的日常工作確實比較忙,有時候學生間有衝突了,老師可能是由於時間緊迫或者管不了,只給兩個學生調解一下,講點大道理,同學間要互敬互愛,互相幫助等等,三言兩語就給打發走了。沒有耐心仔細詢問整個衝突的原因和過程,也不會調查,也不問其它的同學,實際矛盾並沒有解決,始終遵循的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認爲過兩天就沒事了,豈不知校園暴力沒有被有效遏制,那他就只會變本加厲。

有的老師處理也只是對當事者各打五十大板,叫各自的家長來學校。在這種老師的眼裏,只要是跟別人打架的學生,都不是省油的燈。無形中就讓學生知道報告老師和學校是靠不住的,說不定自己也要挨處分。

更不要提學生受到排擠和孤立遭遇的“冷暴力”的時候,老師還能不能管。

如果說老師做到耐心詢問,細緻調查,搞清楚矛盾的前因後果,該處罰的毫不手軟,給善良的學生撐腰壯膽,就會避免很多悲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