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如何跟孩子談同理心?

如何跟孩子談同理心?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69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美國作家茱迪.皮考特(Jodi Picoult)在《事發的19分鐘》書中,描寫一位先天害羞、善良、安靜、動作反應緩慢的小男孩,從小長期處於被欺凌、排擠、嘲笑的校園生活,最後變成一位帶着槍枝進入校園掃射同學的孩子。對受害者而言,這是個悲劇,而主角男孩的成長過程也是悲劇。

這雖是個小說故事,但在許多學理研究也發現,很多犯罪者有相同的成長經歷。他們可能在求學階段就常出現霸凌同儕的行爲,或者自己是長期被人欺凌的孩子,最後都出現反社會人格的問題。其實,這些悲劇是可以預防的。

猶記得在國外唸書時,某天走在社區巷弄間,一位三、四歲的小女孩指着我說了一句:“Chinese Pig.”(中國豬)。其實我不怪她,因爲從她的童稚表情可以確定,她並不瞭解那句話有污衊之意,只不過是模仿周遭大人或是偏頗的媒體節目上的慣語。這件事讓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孩子的世界不過是反映社會現象的縮影。

或許,我們應該先回溯成人自己是如何看待弱勢者與多元文化:我們是不是在言語上,無意間對學業成就較低者有貶低之意?我們是不是不經意也對多元文化、少數現象露出不尊重的表情?我們是否主動注意弱勢族羣的特殊需求?

任何社會都會有“弱肉強食”的現象,強勢不只是指肢體上的能力,態度上的強勢(像是歧視、嘲笑、排擠)對弱勢者更具有殺傷力。這些傷害往往是內在且長久的,影響他們自尊的健全發展。在兒福聯盟的“哎喲喂呀”兒童電話專線中,許多孩子打來是傾訴他們在學校受排擠、嘲笑的難過心情,這深深影響了他們的自我價值感。

被同理的經驗很重要

我們自己的孩子在學校又是如何看待這些霸凌現象?他是否有足夠的同理心和正義感?是默默無聲,還是成爲“助焰火勢”者?甚至孩子已成爲強勢者或是弱勢者,而我們並不知道呢?

《同理心的力量》(麥田出版)書裏描述,同理心讓我們可以變得“更誠實、謙遜、接納、包容、感恩、希望、與寬恕”。“我們將不再容易處處挑剔對方、抱怨、責怪、嘲笑、譏諷??取而代之的是讚賞、鼓勵、諒解、相扶持。”這些寬厚且正向支持的人格特質,相信每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具備。

如何跟孩子談同理心?

這本書的作者之一阿瑟.喬拉米卡利(Arthur Ciaramicoli)是美國哈佛大學心理系講師、也是心理師,他在書中說明,同理心會讓人產生想要改變自己與他人生活的力量。我的詮釋是,這樣的力量,是孩子內心正義感促發所產生的行動力

要如何培養孩子的同理心與正義感呢?

真正能夠改變孩子的,是他自己常感受到“被同理”的經驗,才能滋生同理心的能力。口語教條的教育方式,對於培養孩子同理心的成效很小。也就是說,不是光告訴孩子“你要諒解別人、爲別人着想,要做一個感恩的人??”孩子就會自動變成一個有同理心的人。

所謂“被同理”,是一種深度被理解、被支持的感受。我們從許多調查中發現,臺灣父母與孩子的對話,常常只圍繞在課業、才藝學習、生活規範等話題,較無法碰觸到內在的感受,也就容易失去被同理的經驗。家長增加多元話題以及改善傾聽方式,都是培養孩子同理心的重要方式。

傾聽孩子的感受與心情時,很重要的原則之一是保持“不批判”的態度。傾聽的過程不要急於“糾正”,不要急於告知“應該”如何。就讓孩子自由自在地發表想法,再說出他的情緒狀態,讓他認識自己的情緒與感受。

像“你現在很生氣嗎”、“你是不是很不喜歡那位老師”、“那的確會讓人很害怕”、“誰遇到那種狀況,都會難過”、“你很開心呢”、“你真的很喜歡那位同學”、“你很高興自己的表現喔”這樣的話,可以讓孩子覺得自己的感受被人瞭解,而不是被糾正或批評。當一個人內在的感受被描訴出來且不被批判,會有一種暖心、被瞭解、被支持的感覺,這就是一種同理的過程。

跟孩子聊聊價值觀

每個人的內在都有被同理的需求,需求愈被滿足,滿足感則會帶出包容、尊重、接納他人不同的生命特質。因爲已經“認識”了情緒的感受,他就能體會與瞭解別人的感受,有接納包容的態度。

“弱勢者”會被排擠或是歧視,往往是因爲他們跟多數人有“不一樣”、“不同”的特質,他們是“少數”。人類很容易把多數與“正常”畫上等號,於是非主流或少數就被歸類爲“不正常”。有了“正常”與“不正常”的好壞價值判斷,就會影響我們對人事物的態度。我們可以從孩子的對話中看出他們的價值判斷。像是“他很笨”、“她好醜”、“都是他害我們比賽拿最後一名”、“都是他跑太慢,我們纔會輸”、“他好‘娘’喔”、“他家好窮,書包都爛了還不換”。孩子也會用正向描述展露出他的價值判斷:“他真厲害,每次都第一名”、“他長得好高好帥”、“他家好有錢喔,爸爸開奔馳轎車”等。

孩子的評價出現時,都是家長與孩子溝通的好時機。例如,你可以問孩子:“功課不好,就是笨嗎?”再接着和他討論,許多孩子學業成績不好,是因爲做功課或複習時,家人沒有能力或是時間給予足夠的協助,以致孩子學業成績不如人;有些孩子可能有學習障礙的問題,必須用特殊的方式吸收知識;有些孩子是因爲“注意力缺乏”的問題,需要矯正治療與藥物的搭配才能改善。

父母可以讓孩子知道,“功課不好”的背後有各種可能的原因,有許多原因都不是個人努力就可以改善的,他們需要很多協助。

如果家長本身能展現同理的觀點,孩子自然就會學習到換個角度去看待同學的行爲,而不會將自己負向的情緒轉成對同學的人身攻擊。

至於“有錢很棒,貧窮很丟臉”這樣的議題,或許是連我們成人都需要再去省思整理的。錢財與物質的多寡,不需要拿來做價值判斷,更不需要拿來做爲人身攻擊的題材。重點是無論處於富裕或貧窮,都能過着愉悅、有意義的生活內容,這纔是父母應該教給孩子寶貴的人生態度。也因此,父母必須常常查看自己的價值觀,並與孩子聊聊生活中常會碰到的價值觀,從與孩子的對話中,協助孩子建構正向的態度來看待世界。

如果我們希望社會的氛圍是互助、友善、有人文味,就應該從家庭生活做起。讓孩子和你的對話及互動過程中,產生同理心與正義感,進而產生力量,改變自己的行爲與態度。再讓這樣的效應擴大,影響班級氛圍及校園文化,讓更多的孩子都能夠在一個被同理、友善、包容的校園環境下成長。

在良性氛圍的循環運作下,使得強勢者變謙虛,弱勢者變堅強,未來都能成爲社會的優秀公民,對社會有正向的影響,那理想中的“世界大同”就慢慢實踐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