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智力發育的7個重要提醒(別讓孩子變笨!給所有父母)

孩子智力發育的7個重要提醒(別讓孩子變笨!給所有父母)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47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今天的文章,就來聊聊孩子智力促進的那些事兒。“閃卡”等曾被一些商家吹捧的神乎其神,並且都打着“開發右腦”的名義。理由是,人類慣用左腦,右腦的巨大潛力則被閒置;左腦是普通腦,右腦是天才腦,天才與普通人的根本區別在於,天才在有意無意中很好地開發和利用了右腦。然後,腦科學家現在已經證實單純的右腦開發是沒有的事情,有wifi有流量的親可以看文前的視頻。

問題是,當商家們宣傳說,我這裏有很簡單的操作方法,可以讓你的孩子變聰明!於是,父母們就再也坐不住了。

最有名的莫過於“杜曼閃卡”。它最初是用來給那些特殊兒童作爲腦康復和訓練的道具。兒童經過訓練能夠進行一些特殊的技藝表演,比如“過目不忘”、“挑選點卡”、“識字”、“珠心算”等。

當孩子們看起來掌握了令人不可思議的“知識”時,很容易滿足家長炫娃的虛榮心,並給家長帶去嚴重誤導。

事實上,這些並不是真正的智力活動,只是在利用人類兒童時期的某些特性,進行譁衆取寵的表演。這種刻板訓練,沒有任何長效的益處,反而很容易損傷孩子的正常發展。它們把兒童的腦力活動(而且是很狹窄的活動)與其感官體驗割裂開,也就是把孩子與他自己的感受割裂開,孩子無法與真正的自我建立聯繫。孩子被動地接受刺激和灌輸,並不能形成自己的內在知識體系。

很多孩子有類似“過目不忘”的“本事”,但是它不能持久,長大一些就會消失。更重要的是,孩子不是記憶機器,單純記住一些東西,遠不能顯示一個人的智力高下。

既然閃卡之類的東西,並不能真正發展兒童的智力,那麼真正開發兒童智力的好方法是什麼?那就是我一直在強調的,給孩子充分自由,讓他們去親身體驗、去親自探索。因爲孩子們最主要的學習方式,是通過運動進行的。

在我們生命的頭幾年,思維與運動是一體的。不僅是兒童,就連成年人,最佳的學習方式也不是坐在那裏看書聽講,而是動手去做。運動佐助思考,遠在古希臘時期,哲學家和教育家們就熟知這一點,現代的腦科學研究更無數次驗證了它。

孩子智力發育的7個重要提醒(別讓孩子變笨!給所有父母)

右腦開始是僞命題!

具體說來,下面有一些促進孩子智力發展的原則性建議,供父母們參考:

1. 讓孩子親自生活

何爲親自生活?即從孩子可以主動模仿大人拿掃帚那一刻起,給他們參與生活的權力。要知道,孩子每天進行的正常活動,尤其是自由玩耍和獨立生活,就已經是在進行智力開發了。體驗對促進兒童認知更重要。所以,千萬不要限制孩子游戲與探索的自由,更不要剝奪孩子獨立生活的機會

對於那些習慣了替孩子做好一切的父母,尤其要學會做懶家長。比如從孩子2歲多開始,就可以有意安排孩子做力所能及的家務了。安排的時候,明確告訴孩子:“你是家裏的小主人,這是你分內應當做的。”當孩子做好了一項家務,予以及時的鼓勵、認可。別對孩子說:“你來幫我做……好嗎?”或者用物質去利誘孩子做家務。這不叫參與,叫交易。

2. 慢下來,讓孩子的童年充滿美好事物

如果我們想利用孩子腦部發育的特性,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就應該讓他們的童年生活充滿美好的事物,並學會用自己的身體感官去體味,並與外部世界建立聯結。

美好並非要刻意去尋找。你不一定非要帶孩子去那些著名的旅遊景點,或者一定要帶孩子去多麼奢華無比的藝術品才行。美好在於生活點滴間。

比如很普通的吃飯這件事,有多少父母曾經催促你的孩子“吃快點”?就是這樣一個催促,把享受食物、感受大自然美味饋贈的好機會,給毀滅了。不懂慢下來吃飯的人,在我看來,就是不懂生活的人。想滋養心靈,先學會照顧好自己的身體與感官體驗。

美好是存在於一切新鮮的、孩子感興趣的事物當中的,包括故事、運動、藝術、動物、植物、大自然,等等。帶孩子接觸這一切的時候,都請注意把握度。一旦事情變成父母威逼利誘,而非自然而然讓孩子去接觸、去享受,那麼再美的東西也會變質。

3. 讓孩子學一門樂器

有一項研究表明,如果在孩子七歲之前讓他們學習樂器,孩子通常擁有很強的記憶能力,他們在閱讀、語言、數學上的學習速度比一般孩子要快很多。掌握一門樂器的孩子的平均智商比普通孩子平均高7%。不過就算孩子超過7歲,讓孩子學樂器也不晚。另外,選擇讓孩子學什麼樂器,這不是太重要,關鍵是孩子喜歡。

4. 繪畫

繪畫的能力是一種綜合訓練,它包括了許多項內容,如視覺感受、動手能力、聽覺描述、語言理解等。

繪畫也是提高兒童觀察能力的好方法。每個孩子會經歷一個塗鴉敏感期,孩子在學習將周圍事物表現在紙上的過程中,幫助腦細胞激活,促進觀察力和想象力的發展,對於提高創造力有直接幫助。

可以多帶孩子參觀花展、盆景展,以及各類博物館,直觀整體地欣賞美好事物。塗鴉也是一種綜合訓練,包括視覺感受、動手能力、聽覺描述、語言理解等能力。

需要提醒的是,音樂、繪畫這類方法,一定要是在孩子心甘情願的前提下進行的。孩子不喜歡、甚至是牴觸的話,那麼有害無益。

總之,父母要明白,滋養孩子是首要的,考級、獲獎等則不過是附屬品。

5. 運動

大腦在運動中對形象的感知及細胞的激發比靜止狀態更快,更強。

每天跳半小時的迪斯科健身操、打乒乓球、羽毛球等,在打拳或做操時有意識地讓左手多重複幾個動作,以刺激右腦。可惜的是,中國人普遍缺乏運動精神,孩子們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下,運動時間更是少之又少。這一點,中國父母尤其需要警惕。

慢下來,讓孩子的童年充滿美好事物。

6. 故事

童話故事是提高形象思維能力的最佳方法。童話富於幻想,聽童話故事,孩子會不由自主地隨着情節的發展想象故事中的人物、場面和情景,這對孩子的圖形思維能力有很好的促進。

睡前給孩子講講故事,開發孩子想象力的效果比白天緊張時要好得多。

7. 給孩子充足的睡眠

有數據調查顯示,如果孩子的睡眠長期不足,那麼他的學習成績不會好。睡眠非常重要,保護腦主要靠睡眠。好的睡眠是恢復腦的重要方法。若睡眠太少,很可能造成情緒失調和神經性疾病。

所以,寧可少上幾個培訓班,少做幾套練習題,也千萬不要剝奪孩子的睡眠。

個人認爲說得很有道理。聰明從來不能“添加”,父母能做的就是呵護,以及科學合理的引導。

“我們老說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問題你搞不清楚起跑線在哪。早期教育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第一,給嬰兒科學和合理刺激的同時,還要選擇合適的刺激時間,考慮到刺激量的適度、刺激速度的合適,以及各種刺激之間的平衡,防止過早、過量、過速和失衡的刺激帶來不良後果,如果過分刺激會傷害神經元的發展,這個度不太好掌握;

第二,營養不良有害嬰幼兒的生長和大腦發育,但目前沒有現成的學習和記憶分子可以使人聰明,也沒有“聰明”的營養添加劑;

第三,孩子的感情發展比智商發展更重要。

我們對兒童的教育有兩個悖:第一,認爲小時候你對他好他不記得,但是其實隱性記憶是存在的,事情記得不得,但情緒卻會存在於在杏仁核裏;第二,是喜歡守規矩的乖孩子、限制太多。事實上,保護兒童的好奇心,有利於全腦的開發,如果泯滅掉好奇心,一切按步就班地進行教育,不許提問,不許越軌,他的全腦發展就會受到影響。

從小練習樂器,手指的協調和音樂的刺激,也能夠同時刺激小腦和大腦半球的發展,可使腦部發生輕微的結構變化。

父母和養育人員自身素質是良好的早期教育的首要條件,面對嬰幼兒的苛求、急躁、強制或惡性都只會給嬰幼兒的發展帶來心靈的創傷。早期的開發畢竟是雙刃劍,一定要慎而又慎,適度和得法,要承認個體差異,更要因勢利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