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育兒路上,你是走在孩子的旁邊,還是站在孩子的對面?

育兒路上,你是走在孩子的旁邊,還是站在孩子的對面?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想到在育兒路上,父母是否在“以自我爲中心”,是因爲兩件小事。

第一件事,發生在小學的校門口。

我等孩子放學,見到一位媽媽,對看起來才一二年級的孩子又掐又打,足有十多分鐘,邊打邊怒吼:“說,你爲什麼上課不好好聽講?你爲什麼上課老說話?”翻來覆去就是這幾句話,孩子又害怕又委屈又無言以對,看得人心疼不已。

第二件事,是關於孩子上興趣班的。

當孩子對正在上的興趣班失去興趣時,要允許孩子放棄,一位媽媽馬上問:“那要先確認孩子是不是一時想偷懶吧?”

我沒法回答她,因爲我的回答會太犀利:爲什麼不先考慮孩子的快樂,而是先預設孩子很可能會“偷懶”呢?

兩件小事,其實還有無數小事,都指向同一個問題:

在育兒和家庭教育的過程中,部分爸爸媽媽,過於關注孩子是否滿足父母的願望、是否配合父母的要求,而常常忽略,孩子的的感受是什麼?孩子的需求是什麼?

換句話說,當我們一味對孩子提要求時,就很可能變成了“以自我爲中心”的爸媽。

表現之一:只關心孩子的成就,不關心孩子的快樂

如果向父母們提問:“你希望自己的孩子每天都開開心心,快快樂樂嗎?”可能百分之百的父母都毫不遲疑地回答:“那還用說?!”

但現實的情形,恐怕沒有這麼樂觀。

育兒路上,你是走在孩子的旁邊,還是站在孩子的對面?

當我們爲了讓孩子“養成良好的作息習慣”,而在週六週日早晨六點半種就把孩子從睡夢中叫起來時,孩子的快樂,其實是沒有所謂的良好作息習慣重要的;

當我們在孩子一天上了七八節課後,不管他累不累,又把他送去課後補習班時,孩子的快樂,其實是沒有所謂的“不輸在起跑線上”重要的;

當我們在孩子想放棄某個興趣項目的學習時,給他講“做事要堅持到底、不能半途而廢”的大道理,逼着他不情不願地堅持下去時,孩子的快樂,其實是沒有所謂的“堅持”“毅力”重要的。

當我們陪着孩子寫作業,爲了一道你怎麼講他都不明白的作業題對他大吼大叫時,孩子的快樂,其實是沒有你自己的“我娃真聰明”的成就感重要的‘

當我們批評孩子偏食、挑食,逼着他爲了所謂的營養均衡吃他不愛吃的東西時,孩子的快樂,其實是沒有你對營養均衡的執念重要的。

總之,一涉及孩子的成就——學習、才藝、特長,甚至高個子、好皮膚、跑得快、跳得高,孩子的快樂,就得乖乖讓路。

我常常想,讓孩子每一天都開心快樂,這件事難嗎?恐怕真的很難。因爲“讓孩子快樂”這件事,對爸媽媽媽來說,並沒有自己說得那麼重要。

表現之二:只想改變孩子,不想改變自己

我每天都會和一些爸爸媽媽做各種話題的討論,由此發現了另一個現象:

說起自己育兒生活中遇到的某些困難時,不少爸爸媽媽想的都是“我該如何改變孩子”,而不是“我自己要怎麼做才能幫到孩子”或者“我哪裏做得不夠好,纔會遇到這樣的狀況?”

比如,一位媽媽問:“如何馴服愛發脾氣的小孩?”——沒錯,是“馴服”,這說法可怕吧?

可“馴服孩子”正是很多父母都在做的事。用成人的力量去讓幼小的孩子服從,比承認自己在育兒的某些方面做得不當,或者缺乏辦法,要容易得多。比自己去尋找更好的辦法,也要容易得多。

這其中,還涉及到一個更深層次的問題,就是父母的“自尊”。社會心理學認爲,當一個人的自我價值感受到威脅時,人們常常傾向於以打壓他人的方式,甚至言語或者行爲暴力的方式來應對。

在孩子身上發現某些“問題”的時刻,正是父母自尊受損的時刻,這時候,把問題推到孩子身上,會讓人心理舒服得多。

這樣說可能比較讓人難以接受,但父母也是人,不是神,這樣的“自尊陰暗面”人人都有,只是有的父母能夠洞察自己,不遷怒於孩子,有的父母以自我爲中心,無法接受自己的侷限並尋求改變而已。

表現之三:“我都是爲你好”

“我都是爲你好”,這句話,常被父母們掛在嘴邊,說得理直氣壯。

但可怕的是,這樣的“爲你好”,常常是以讓孩子失去快樂、失去自由時間、失去自己選擇自己做主的權利、失去自己探索自己學習的機會……爲代價的,有的時候,代價甚至是孩子的生命。

爲了不讓孩子玩手機,把孩子逼到跳樓的父母,認爲自己是爲孩子好的;爲了幾分只差用手機充電線勒死孩子的媽媽,也是認爲自己是爲孩子好的……只是這種一廂情願、自以爲是的“好”,實在是太讓人毛骨悚然。

既然是爲了孩子好,你給他的,總得是他能接受的“好”、讓他感到愉悅的“好”、讓他能從中受益的“好”吧?用點同理心去想想,如果爸媽自己是孩子,你是不是願意接受這樣的“好”法?

讓我們走在孩子的身邊,而不是站在孩子的對面

有一件事,我一直都不明白,爲什麼每一對爸爸媽媽都認爲自己愛孩子,但很多爸媽卻孜孜不倦地和孩子“做對”?

想到“以自我爲中心”,我忽然就明白了,因爲他們更關注的是孩子滿足父母願望的程度,孩子配合父母要求的程度,而不是孩子自己的願望得到滿足的程度,父母配合孩子需求的程度,他們想做的是“家長”,而不是“陪伴孩子成長”的父母。

家長,是站在孩子對面的。

父母,是陪在孩子身邊的。

同樣是爸爸媽媽,是陪在孩子身邊,還是站在孩子對面,對孩子來說,具有完全不同的意義:

從陪在身邊的父母那裏,孩子得到的是愛、是理解、是支持、是幫助;

從站在對面的家長那裏,孩子得到的是管教、是壓力、是拒絕、是對抗。

前者那麼做,是爲了孩子;

後者那麼做,是爲了自己。

這樣的檢討,可能有點尖銳,但我個人認爲,“你是不是以自我爲中心的爸媽?”這個問題,真的是值得每一對父母認真面對,因爲它關係到的,不僅僅是我們的育兒成敗,更是孩子18歲之間全部生活的“幸福感”,我們不能爲了培養出一個“成功”的孩子,而失去一個快樂的、自在的、自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