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玩假裝遊戲對孩子有這麼多好處,假裝遊戲究竟該怎麼玩呢?

玩假裝遊戲對孩子有這麼多好處,假裝遊戲究竟該怎麼玩呢?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7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和寶寶玩假裝遊戲沒想到竟有這麼多的好處?玩假裝遊戲對孩子的成長真的非常有利嗎?小編知道小朋友都向往成年人的世界,覺得很威風又自由,下面看看和寶寶玩假裝遊戲有哪些好處?

幾個孩子一起玩時,有人當「爸爸」,有人當「媽媽」,拿個玩具當「寶寶」;有人去「買菜」,有人在「煮飯」,有人抱「娃娃」……沒錯,就是全世界小朋友都愛玩的「過家家」。

說到過家家,不能不提一個心理學名詞——假裝遊戲。過家家是大家非常熟悉的假裝遊戲,但其實,在孩子 1 歲左右,還不會玩過家家的時候,他們就已經開始玩單個、零散的假裝遊戲了。比如,拿起一個香蕉,他們會打電話;握緊拳頭在下巴上蹭來蹭去,假裝在剃鬍子……

可愛吧?

玩假裝遊戲可不光是讓娃趣萌可愛,孩子還能從中學到很多你意想不到的本領呢!

提升孩子的語言技能

很多研究都表明,假裝遊戲與孩子的語言技能存在着聯繫。

心理學家 Edward Fisher 就假裝遊戲與認知的關係進行了大量的研究(Fisher,1999),他發現,孩子們玩帶有社交性質的假裝遊戲——當孩子們一起假裝會發生什麼,他們在認知語言和社交情感方面的表現都會有所提高。

另外一項針對 1~6 歲英國兒童的研究測量了孩子們的假裝遊戲能力(Lewis et al.,2000)。孩子們被要求執行象徵性的任務,比如用一隻泰迪熊,代替一個缺席的對象。研究人員發現,在遊戲測試中得分較高的孩子,具有更好的語言技能:他們的語言表達和語言理解能力都更強。

幫助孩子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有研究顯示,假裝遊戲與分歧問題的解決能力之間存在因果關係(Wyver & Spence,1999)。接受假裝遊戲訓練的孩子,解決分歧問題的能力會有所增強,反過來,受過解決分歧問題訓練的孩子,也更擅長玩假裝遊戲。

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假裝遊戲與兩個關鍵技能相關——自我調節能力和反事實推理能力。

研究報告指出,經常玩假裝遊戲的孩子有更強的自我調節能力(衝動、情緒、注意力調節等)。雖然需要更多的證據來確定這種相關是因果關係(Lillard et al.,2013),但這個想法具有直觀的吸引力。可以設想,除非對方同意你在假裝什麼,否則你不能跟對方假裝。也就是說,玩家必須遵守一套規則,而遵守這些規則,可能會幫助孩子逐漸形成更好的自我控制。

關於反事實推理,許多研究人員已經注意到它和假裝遊戲的相似性,即對事實上沒有發生的事件進行推斷的能力。

Alison Gopnik 和她的同事們(Walker & Gopnik 2013; Buchsbaum et al.,2012)認爲,反事實推理有助於我們規劃和學習,允許我們思考「如果」情景。使得孩子可以一邊玩假裝遊戲,一邊又能分清什麼是現實,什麼是假裝。所以,也許假裝遊戲能爲孩子們提供寶貴的機會,來改善他們對可能世界的推理。

已經有研究支持這一觀點,並給出了反事實推理和學齡前兒童假裝遊戲之間存在聯繫的證據(Buchsbaum et al.,2012)。

有助於孩子學習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玩假裝遊戲爲什麼會有助於學習?下面三點爲你解惑。

1. 大多數假裝遊戲都涉及探索,而探索其實是一種調查行爲。

很多孩子都對垃圾桶,尤其是廚房的垃圾桶情有獨鍾。細心的父母還會發現,孩子會一邊在垃圾桶裏劃拉,一邊自言自語。「呦,孩子是不是生病了?」又或者,「是不是自己陪孩子太少,孩子太無聊了纔會這樣。不會有什麼問題吧?」

其實不用太擔心,孩子多半是在探索,沒準兒他正學着你做飯的樣子在炒菜呢!垃圾桶裏五顏六色,光滑的、粗糙的,硬的、軟的……充分滿足了孩子「調查取證」的慾望。在假想與驗證的過程中,孩子會把他獲取的新信息都儲藏在大腦中。孩子經歷得越多,大腦中儲存的信息越多,他的智力水平可能就越高。

所以,對孩子來說,玩就是學習。

玩假裝遊戲對孩子有這麼多好處,假裝遊戲究竟該怎麼玩呢?

2. 玩假裝遊戲激發孩子的興趣,讓學習更輕鬆。

學習,通常被認爲是一件苦差事,而遊戲的趣味性,使得孩子獲取知識的過程變得分外輕鬆。

你認爲學習很苦,保持專注就會比較困難(Inzlicht et al.,2014),而這會影響學習的狀態。想要找到一種能讓孩子快樂地沉浸其中的學習體驗,很顯然,遊戲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3. 除了這些論據之外,還有研究表明,孩子們把假裝遊戲作爲應對現實生活挑戰的一種演練。

小朋友會借假裝遊戲模擬成年人的各種活動(Lancy,2008),他們把「假裝」,當成一種實踐形式。對美國學齡前兒童的研究表明,3 歲的孩子能夠區分現實和假裝,而且他們會藉助假裝遊戲來了解真實的世界(Sutherland & Friedman,2012; 2013)。

所以說,玩假裝遊戲不僅僅是讓學習更有趣的糖衣,它本身就是一種有助於孩子自我激勵的學習方式。

假裝遊戲這麼玩

既然孩子們把假裝遊戲當成應對現實生活的一種演練,那麼假裝遊戲到底該怎麼玩呢?

提前演練孩子害怕的場景

孩子出生後到一歲前,基本每月都要打一次預防針。懂事後,很多孩子一聽說「去醫院」三個字就哇哇大哭。怎麼辦?平時不妨多玩「醫生病人」的遊戲,提前演練看病場景,讓孩子做好預習。

遊戲中,家長可以扮病人,再現孩子在醫院哭鬧的場景。讓孩子扮醫生或護士,問問他如果「病人」不配合,該怎麼辦?

同時,家長可以給孩子講一些醫療知識,比如,發燒了,護士會幫你量體溫;打針、吃藥會趕走疾病,讓你早點恢復健康。

這會幫孩子理解去醫院的原因。孩子心中有數,再去醫院,就不會那麼害怕了。

事後場景再現

我們不能時時陪伴孩子,但又想了解不在孩子身邊時發生了什麼,可孩子不肯說,怎麼辦?你可以通過假裝遊戲來「套套話」,比如,和孩子演一演他在幼兒園發生的事情。

你可以扮演老師,讓孩子扮演他自己,重現課堂上的場景——瞭解孩子與老師互動的情況。

你也可以讓孩子演他最想扮演的同學——瞭解孩子與小夥伴相處的情形。從中你可以觀察到,孩子在幼兒園有沒有被欺負;孩子在幼兒園跟誰關係最好等等。

有個爸爸通過假裝遊戲發現孩子在學校經常被欺負,於是他就在家裏跟孩子玩「打架」遊戲,在遊戲中教給了孩子很多防衛的技巧。

問題適時探索,培養生活小達人

玩假裝遊戲還可以幫孩子演練生活技能。比如,藉助小廚房玩具學做飯。

觀察如今的玩具市場你會發現,無論多麼高端的品牌,不論出品的玩具多麼五花八門,基本都會出一款小廚房玩具。因爲孩子打小就會觀察大人每天在廚房忙活的場景,而且有研究發現,絕大部分孩子,最早愛上的假裝遊戲就是做飯。

所以,不妨趁孩子有熱情的時候,把「做飯」通過遊戲表現出來。具體玩法,你平時怎麼做飯,怎麼給孩子做輔食,就怎麼引導他一起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