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生兒 > 新生兒護理 > 坐着也能生孩子

坐着也能生孩子

來源:育娃網    閱讀: 3.2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產房在大多數人眼裏是血腥、是吼叫、是女人談虎色變的地方,我又特別怕疼痛,眼看預產期臨近,難免心有餘悸。晚上看一個戰爭題材的電視連續劇,有一個女戰士在戰火中突然臨盆,撕心裂肺的疼痛讓那位剛強的女戰士額頭上冒出了豆大的汗珠,嘴脣咬出了鮮血。我哆嗦地問:“親愛的,生孩子真的有那麼疼嗎?”丈夫愛憐地說:“戰爭年代裏條件差,現在應該不會那麼可怕吧。”我知道丈夫是在安慰我,但我卻不知道,他已爲我安排好了一家能做自由體位分娩的婦產科醫院。

生產的那一天,我在家人的陪同下來到了那家醫院。上午9時,醫護人員帶我進了產房,出現在我眼前的產牀竟然像一張很氣派的大沙發,臀部下面有一塊板,可以根據產婦身體的需要隨時進行調節。是走錯地方了嗎?我正疑惑着,醫生告訴我: “這就是產牀,你坐上去吧。”然後她又告訴我哪裏是用來擱腳的,哪裏是接生的操作檯。

我坐上“沙發”後,心裏還在嘀咕:難道讓我坐着生孩子?醫生似乎看出了我的緊張神情,親切地說: “你不用那麼緊張。這叫坐式分娩體位,痛苦要比完全臥姿分娩至少減輕一半。”

坐着也能生孩子

我半信半疑,閉上眼睛,作了一個深呼吸。分娩開始後,醫護人員時刻陪伴在我身邊,進行產程觀察,記錄我全身的各項指標以及胎兒心跳的情況。第一產程我只經歷了不到4個小時,第二、三產程也十分順利。當一個男嬰呱呱墜地時,丈夫第一個迎了上來。

產後,我被推進了病房,和煦的冬日陽光正暖洋洋地灑在牀上,我覺得自己精神還算良好。“真沒有想到會那麼順利地產下孩子,我那麼怕疼痛也能挺過去。”我拉着丈夫的手,臉上露出了“勝利”的微笑。

現代人的腦容量是370萬年前古人類的兩倍,爲了克服腦子增大造成的嬰兒分娩困難,人類女性骨盆的開口也勢必增大。但是,由於兩足直立行走的工程學需要,骨盆開口增大是有限度的,若嬰兒的腦量超過了這個限度,那麼分娩過程就會變得異常困難,甚至會威脅母子生命。

坐式分娩是自由體位分娩的一種。從科學角度講,產婦自主選擇一種最能舒緩疼痛的分娩體位,對產婦本人及胎兒都是有好處的。因爲坐式分娩時,受地心引力作用的影響,嬰兒出生時身體呈下墜加速狀態,能縮短分娩的時間,產婦所感受的痛苦也要比臥式分娩少,還可以減少難產的發生率。同時,產牀能隨時根據需求調整產婦在生產過程中的姿勢,使胎兒的頭處於最有利的位置進入骨盆,更有利於胎兒順產,減少胎兒呼吸窘迫和新生兒窒息的發生。

其實,自由體位分娩在古代就有了。在古巴比倫文物中,就有一把分娩用的專用椅,經考證有2000多年曆史。據史料記載,我國古代婦女分娩是沒有固定體位的,人們把生育視爲自然現象,分娩通常都是在家庭進行的。後來,由於家庭分娩受各方面條件的限制,產婦死亡率和圍產兒的死亡率都比較高,人們便逐漸轉向醫院生育。所以,臥式分娩是近300年纔出現的。當然,臥式分娩成爲主流,也是不得已而爲之,因爲臥位更方便醫生觀察產程,監聽胎心音和接生等操作。

目前,自由體位分娩在國外已不是稀罕事。據美國一份關於76個國家婦女分娩問題的調查報告稱,只有14個國家的婦女以側臥或仰臥的體位進行分娩,其餘國家則是採用蹲式或站着手扶牀欄的方式分娩。

那麼,自由體位分娩爲什麼在我國仍未被人們廣泛接受呢?這與其說是產婦及家屬有顧慮或觀念上的不認同,倒不如說是醫院及醫護人員還難以接受之故。首先是法律上的認同不一。坐式分娩,胎兒頭部的壓力大,如果沒有及時的觀察和保護,容易造成產婦會陰撕裂。我國的醫療特別強調接生中的“會陰保護”,如果在分娩中出現會陰撕裂,便按醫療事故處理,因此醫院通常不願擔此風險。而國外醫學界則認爲,會陰撕裂需要縫合手術的根本不算事故。其次是觀念轉變問題。臥式分娩使醫護人員可以站着接生,如果產婦採用坐式分娩,醫護人員就得蹲着或者跪着接生,這是很多醫護人員在觀念上難以接受的。儘管這樣,作爲一種比較人性化的分娩方式,我們有理由相信,自由體位分娩終將會被各方所接受。

  (責任編輯:樑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