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3-6歲 > 學齡前教育 > 18個月開始教會孩子說“再見”

18個月開始教會孩子說“再見”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7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幼年時期,我們的寶貝會面臨兩個分離焦慮的時期,一個是在8~10個月的時候,另一個就是在1~2歲之間了。18個月的時候,他的分離焦慮表現將會達到極至。

18個月開始教會孩子說“再見”

美國的發展心理學家Maria D. Kalpidou博士針對寶貝會面臨兩個分離焦慮期做了一些解釋:這其實是因爲有了3個因素的碰撞疊加而造成的。首先,由於“長大”的原因,這個年齡的孩子對“分離”已經有了屬於自己的、獨立的感受和認識,換句話說,也就是寶貝知道什麼叫“分離”了;第二,儘管他“長大”了,可畢竟還是小寶寶,他對於最親的父母的依戀其實也是日益增強的;第三,因爲這個年齡的孩子已經能夠記憶起上一次的分離,那種令他感到難過的感覺會提前激起他對分離的恐懼。

課程一:分離之後我們又再見了。

當寶寶兩個月左右大的寶寶,他就能意識到,媽媽或爸爸離開房間了。當他們走開時,寶寶的心跳加快、脈搏的頻率也上升。這是典型的緊張表現。同那時候一樣,1~2歲的寶貝此時更加能夠分辨這樣一個事實――媽媽在,一切都好;媽媽離開,感覺不那麼好。

那麼不論是短暫的離開,還是例行公事的上下班,回來先跟孩子熱情地打個招呼,告訴他:“我們又再見了,是不是?白天(或剛纔)我離開了,因爲我需要上班,但我總是會回來抱你的!有時候時間長一點兒,有時候時間短一點兒。今天時間長了一點兒。”不要怕孩子聽不懂,他會根據你的話和實際的情形逐漸理解的。這樣的練習不是一次就夠的,而是每天甚至每天的每個分別。而必要的還有就是,最好在你離開的時候,也要向他交待清楚:我去哪兒、做什麼、什麼時候回來。例如“我去上班,天黑了的時候就會回來”或者“我去商店買牛奶,1小時後來抱你”。

學習效果:孩子慢慢地明白:總會有分離,但是也總會再見,這是另一個相對安全的規律

課程二:我愛你,儘管我不在你身邊。

不論對於嬰兒牀裏站着的小寶寶,還是已經滿地亂跑差不多會說話了的一兩歲的小不點兒,爸爸媽媽的離開在他們心中的不安全感幾乎都是一樣的:媽媽不要我了,她走了就是不喜歡我了,她不回來了……也許你會驚訝孩子們爲何如此“悲觀”?其實這也正是他們那正在發育的大腦必經的成長過程,他們開始產生各種情緒,並逐漸學會去處理它們。這中間,需要你的幫助。

於是,這個時候最忌諱的就是早晨偷偷地從家裏“溜走”去上班,這隻能帶來更多有眼淚的分離,孩子感到一切都不在自己的控制之中。那麼,比較好的做法是,當爸爸在打領帶的時候,可以讓小傢伙去拿鞋子,然後來一個盛大的告別儀式。當你午休的時候,打個電話告訴他你也在吃飯。下班的時候,告訴他已經上了公交車,不一會兒就飛到他面前了。這種做法能給情緒比較脆弱的孩子更多安慰和更舒緩的適應、學習過程。

學習效果:一段時間後,孩子就會用正常的心態來看待分離,即使你不打電話,他也知道:爸爸媽媽不上班的時候很喜歡跟我玩兒,但還是必須去上班的。而他們在公司吃午飯的時候,在想着我。

課程三:和其他人在一起時也有很多樂趣。

和媽媽在一起的時候總是很快樂,那麼和別人在一起的時候呢?而且是當媽媽不在身邊的時候呢?……能夠快樂地和其他人在一起,纔是幫寶貝建立了真正的安全感和快樂的能力。

不論是奶奶還是姥姥,舅舅或伯伯,或者保姆,哪怕多親近和熟悉的人,當你要離開把寶貝單獨留下的時候,還是需要一個足夠時間的“交接”過程的。讓其他的人代替你的主要位置和寶貝一起搭積木或看圖畫書,幫助他們彼此迅速地融合和適應,你可以在一旁他能看見的地方,跟寶貝和他的夥伴邊說着話,邊同時做些離開的準備工作。

學習效果:當孩子身邊沒有父母,而有別人相伴的時候,他也知道:爸爸媽媽儘管暫時不在身邊,但是他們知道我在和誰玩兒。大多數時候,我和奶奶或是阿姨在一起很開心。

課程四:媽媽爸爸信任我。

在喜愛的人的懷抱裏入睡是最美妙的事情了。寶寶也是這麼看的。但是,當爸爸媽媽回到他們的牀上,準備度過孩子不在一旁的夜晚時光的時候,“利益衝突”就出現了。大多數一兩歲的孩子已經有能力在父母的幫助下自己睡覺了。保持如一的夜晚儀式能夠使寶寶比較輕鬆地與白天告別。可能在頭幾次的時候不很順利,但父母們要堅持住,幾周後情況就會有所改善。

學習效果:爸爸媽媽用充滿愛的方式向孩子傳達了這樣的感覺:你能做到,你能夠獨自在自己的小牀上入睡。孩子感受到了信任,這種信任能促進他的自信心和獨立性。

課程五:上幼兒園了,我長大了!

大部分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才第一次經歷與父母長久的分離。因此,在最初幾天的分離需要很多時間――爸爸媽媽剛轉身離開,身後已經傳來哭喊聲了。回頭望去,孩子眼淚汪汪的,爸爸媽媽也鼻子酸酸的,這樣的分離很艱難。

但是,應該認識到,分離時有眼淚是正常的。儘管你們已經做了很多鋪墊,儘管我已經完成了前面的4個課程,上幼兒園無論對於孩子還是對於父母來說,都是生活中重大的變化。因此,爸爸媽媽首先要挺住。其實很多孩子做得非常出色,一旦爸爸媽媽離開後,他們很快就融入和小朋友們的遊戲當中去了。多給孩子鼓勵,告訴他,他的勇敢讓你驕傲。

學習效果:這時走入社會羣體的第一步,對於孩子的心理也是一次重大的挑戰。要讓孩子明白:我長大了,開始有自己的經歷和生活了。因此,當爸爸媽媽走開時,我不會哭,我會開開心心的,融入爸爸媽媽之外的人們的樂趣之中。

Tips:

在訓練孩子克服分離焦慮,更快樂和適應地走進幼兒園,可以適當配合這些“課程”,給孩子一些鋪墊。告訴他:

* “分離之後會再見”――等你上了幼兒園,就像你去上班,晚上下班就可以再看見媽媽了。就像現在媽媽早晨上班,下班回來抱你一樣。

* “不在身邊依然關心”――雖然媽媽不能往幼兒園給你打電話,但是老師會記錄下你一天的生活告訴媽媽,媽媽總是每時每刻都在想着你。

* “和其他人在一起也高興”――在幼兒園會有很多小朋友,有很多好玩兒的玩具,那都是媽媽買不到的。你到時每天給我講你玩兒得多高興。

* “爸爸媽媽的信任”――幼兒園裏你會是最棒的一個獨自睡午覺的小夥子,媽媽相信你!

學齡前健康
學齡前營養
學齡前教育
學齡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