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備孕 > 懷孕準備 > 備孕科學減肥的方法

備孕科學減肥的方法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3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太實用了!一種科學的減肥法!轉給需要的人。科學減肥指的是用科學的方法來減肥,科學飲食計劃: 早上吃的營養點,中午吃的豐富點,晚上少吃或只吃水果和蔬菜。

備孕科學減肥的方法

1.中國人肥胖標準是什麼

成年人的健康體重可以用國際通用的體質指數( BMI)來衡量。

中國人肥胖標準:體重指數( BMI)=體重(公斤)÷身高(米)2

BMI指數18.5~23.9 屬正常範圍

BMI指數≥24 超重

BMI指數≥28 肥胖

兒童少年健康體重的判斷不能用成年人的標準,需要考慮他們在生長髮育期間身高和體重變化的特點。

2.如何按肥胖標準來衡量肥胖呢?

可以利用下列幾個指標:

第一是體重指數( BMI),就是體重(公斤)除以身高(米)的平方。

第二是腰圍,男性>90釐米(2尺7寸),女性>85釐米(2尺5寸半)就算是腹型肥胖。有的人體重指數(BMI)並未超過25,但腹部腰圍超標了,仍然算是腹型肥胖,同樣危險性較大。相反,一個身高1.5米和一個身高1.8米的人,他們的腰圍相同,是否肥胖程度也一樣呢?如說一樣,肯定不太合理,就應看腰圍與身高之比。

第三是腰身比( WSR),若腰身比:腰圍(米)/身高(米)>0.52爲肥胖。研究表明,腰身比對於評價腹型肥胖和預測心血管疾病風險的靈敏性高於腰圍、體重指數和腰/臀比。

3.腰圍測量方法

直立,兩腳分開與肩同寬,用沒有彈性、最小刻度爲1毫米的軟尺放在右側腋中線胯骨上緣與第十二肋骨下緣連線的中點(通常是腰部的天然最窄部位),沿水平方向圍繞腹部一週,緊貼而不壓迫皮膚,在正常呼氣末測量腰圍。

4.消瘦或超重、肥胖都對健康不利

腹型肥胖是“代謝綜合徵”的基礎,“代謝綜合徵”又稱爲“胰島素抵抗綜合徵”,胰島素是可以降血糖的,因爲腹型肥胖,腹部“壞脂肪細胞”導致胰島素的生物效應低於正常,胰島素不能發揮正常的生理作用。爲了維持正常的血糖,肥胖者的體內常分泌較多的胰島素以維持正常的血糖,胰島素升高使人常處於食慾亢進、胃口很好的“半飢餓”狀態,因而越吃越胖,越胖越想吃。常出現餐前心慌、出汗等,吃少量糖會立即緩解的“低血糖”現象。減肥與降舒張壓比收縮壓更爲明顯,而舒張壓偏高是肥胖的中年人高血壓的特點。較好的減肥速度是6個月減輕體重的1/10,即每月減輕至少3斤。

體重在健康範圍內的人患各種疾病的風險低於消瘦者或超重和肥胖者。體重過低或過重都對健康不利。體重過低反映身體營養不良,在兒童少年會影響身體和智力的正常發育;成年人體重過低時可以出現勞動能力下降、骨量丟失和骨折、胃腸功能紊亂、免疫力低下、貧血、抑鬱症等多方面病理表現;在女性還可以出現月經不調和閉經。超重和肥胖可以明顯增加心腦血管病、糖尿病等的發病率,肥胖者還容易患骨關節病、脂肪肝、膽石症、痛風、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徵、內分泌紊亂等多種疾患。因此,要科學養生保健,保持正常體重,避免超重與肥胖。

5.怎樣預防超重、肥胖

(1)成人肥胖的預防:

合理飲食:三餐都要吃,且要吃的合理,更不要不吃主食。

適量運動:最好的運動是步行,宜快步走,微汗出。

定期進行自我監測,經常測量體重、腰圍。

堅持母乳餵養與合理營養,預防婦女產後肥胖。

老年人應防止體重繼續增長,而不要過分強調減重。

(2)兒童肥胖的預防:

孕婦在妊娠後期要適當減少攝入脂肪類食物,防止胎兒體重增加過多。

父母肥胖者應定期監測兒童體重,以免兒童發生肥胖。

家長要克服“肥胖是餵養得法,兒童越胖越健康”的舊觀念。

·合理飲食。

·適量運動

6.怎樣科學減肥

肥胖是能量的攝入超過能量消耗以致體內脂肪過多蓄積的結果。控制飲食,減少攝入的總能量是減重最重要的基礎治療。積極運動可使身體的代謝率增加,能更多地消耗體內多餘的脂肪,是控制體重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1)適量減少飲食

·超重、肥胖者應使每天膳食中的能量比原來酌情減少約1/3。

·限制與減少能量攝入應以減少脂肪爲主。避免吃油膩食物與過多零食,適當增加新鮮蔬菜與水果在膳食中的比例。

·限制飲酒,每克酒精可提供7千卡能量。

·合理減少飲食:適量少吃主食,並要注意減少零食的攝入。

·避免過度節食,防止產生神經性厭食症或在暴飲暴食後自行引吐等心理、行爲障礙。

在專家指導下酌情采用的參考減肥食譜:

(2)適量增加運動。

·最好的運動是步行,且以快步走,微汗出爲佳。

以減肥爲目的的運動時間應比一般健身長,每天應累計活動60分鐘以上。

·肥胖者可根據減重需要諮詢專業人員制定個體化運動方案。

·肥胖者體重負荷大,參加運動應注意避免運動損傷。

超重肥胖者減肥速度不宜過快。減重速度過快不利於減重後的體重長期維持,且體重的急劇變化對健康會有不良影響,如骨關節病、膽囊疾患、骨質疏鬆等。


懷孕準備
孕前檢查
孕前飲食
遺傳優生
生男生女
不孕不育
兩性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