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生活護理 > 做好溝通,讓孩子得到更好醫療

做好溝通,讓孩子得到更好醫療

來源:育娃網    閱讀: 8.49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疾病能否得到正確合理的治療,醫師要下正確的醫療判斷是個很重要的關鍵。而這個醫療判斷來自於蒐集需要的相關病史信息與檢查結果,加上醫師的學識與經驗,形成專業的判斷,再依此做治療計劃,給予醫療照顧建議。

所以對於病童的任何疾病,除了醫師專業的問診與身體檢查之外,更需要來自於家長清楚的“代言”,才能讓醫師的判斷更準確,畢竟許多孩子不一定能清楚表達,更別說襁褓中的嬰孩。代言人的特色,就是在一定時間內能讓人瞭解想傳達內容,而生病發生的過程,便是醫師做醫療判斷的重要診斷依據。提供的信息愈模糊、錯誤,或前後不一,或每個人說法不同,都會影響醫師的專業判斷。

做好溝通,讓孩子得到更好醫療

因此在帶孩子去看病前,需要事前的準備,家長要蒐集好重要正確的信息,以及整理要詢問的問題。提供正確的信息是要讓醫師對症下藥,這些可能要先詢問直接照顧孩子的親友、保母等人,或是在學校的情況等等。而家長問重要的問題,是要確定自己跟孩子返家後能順利治療、照顧與觀察。

起承轉合說清病情

每一位醫師個性不同,就診時會有不同的互動,找到符合自己個性,互動良好,自己信賴的醫師很重要。看一下醫師門診病患人數,可以估計看診會用多少時間。瞭解看診時間的長短,可以知道自己有多少時間來互動,時間不多時,要記得挑重點、按照時間發生的順序,有效率的說明清楚。

如果有足夠時間,說明病情可以參考“起承轉合”的概念,“起”先說明有哪些症狀,“承”說明這些症狀的變化,“轉”則說明經過哪些處理或治療、效果如何,最後“合”就說明目前的病情狀況。

除了意外發現或是健康檢查結果有問題,不然大部分的疾病都先有不舒服的症狀,纔會發現不對勁。清楚說明有哪些不舒服的症狀很重要,常見兒童症狀例如:咳嗽、流鼻水、鼻塞、嘔吐、拉肚子、肚子痛、發燒、食慾不振、活動力變差、頭痛、呼吸喘、抽筋、不肯走路、短時間內突然體重減輕等等。症狀的表現方式與嚴重程度的描述很重要,例如:發生情況多嚴重?發生的頻率?發生的部位?(有固定嗎?還是會改變?)何時發生?(跟進食、睡眠或活動有關嗎?)每一次發生時會維持多久?發生時怎麼辦?如何處理?有無改善?有時複雜的症狀,可以提供書面的記錄與說明,方便了解。

要確認醫師的說明

之前使用過的治療,要讓醫師知道,這樣醫師纔有辦法參考之前治療的療效,予以適當調整,畢竟每個人體質不同,就算醫師開一模一樣的藥物,每個人的反應與副作用皆不盡相同。而且一些疾病經過治療,症狀會有所改變,醫師需要這樣的信息來判斷現在症狀的嚴重程度與疾病的發展。如果有對藥物過敏,記得每一次看診都要告訴醫師。

在就診結束前,家長要確認自己是否瞭解重要內容,如果醫師沒說明,自己又不瞭解,一定要記得詢問。可以分成疾病情況、治療方式與觀察重點來了解。疾病情況包括生什麼病、會不會傳染等等是基本要了解的部分。治療方式包括藥物與非藥物部分:藥物如何服用?何時可以停藥?可能的副作用?有無特殊用藥,像抗生素或類固醇?非藥物的部分,則包括飲食、活動等注意事項。觀察重點則是經過治療以後要注意的情況,有哪些情況表示疾病有惡化,需要提早回診,或甚至到急診或大醫院處理,以及是否還要門診回來追蹤。

雙向良好的溝通是孩子就醫時重要治病的關鍵。這些建立在雙方有正確的觀念,以及彼此的信任,很多人面對醫療的專業都會緊張或焦慮,因而不敢多問問題,但是家長是孩子重要的“代言人”,也是病童與醫師之間的“橋樑”,讓雙方的溝通更順暢清楚,對於疾病的治療,有很大的幫助。

醫師的專業治療建議,要有病童與家長的合作,才能成功完成治療;而醫師也需要學習如何用簡單、容易瞭解的說明,讓家長能明白如何面對疾病的挑戰。照顧孩子健康是醫療團隊與孩子家長的共同責任,一起努力合作,纔有辦法得到最好的治療。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