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寶寶護理 > 寶寶呵護 > 如何改掉寶寶奶睡和抱睡

如何改掉寶寶奶睡和抱睡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3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如何改掉寶寶奶睡和抱睡呢?如何讓寶寶自主入睡呢?寶寶的睡眠問題永遠是父母們最關心的問題,如何改掉奶睡和抱睡的習慣,寶媽有什麼方法?

對於小於4個月的小寶寶來說,可以採用《實用程序育兒法》中的4S程序法,用4個步驟,讓寶寶學會自己入睡。

4 S 程 序 法

佈置環境(setting the stage)

前一分鐘還在開心地玩耍,後一分鐘就被要求乖乖睡覺,換成誰也做不到。所以,我們首先要給寶寶創造一個安靜的環境,比如把他抱到房間裏,拉上窗簾,安靜地聽音樂或讀繪本,藉助環境和睡前程序來讓寶寶知道,睡覺時間到了。

裹襁褓(swaddling)

不足3個月大的嬰兒控制不了自己的手臂或者腿。嬰兒不像成年人那樣,在過度勞累的時候會昏昏欲睡,嬰兒只會變得更興奮,手腳抽動,或者在空中揮舞。這時,嬰兒甚至意識不到四肢是自己身體的一部分。在他看來,這些移動的物體是環境的一部分,這會讓他分心,讓他不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裹襁褓是消除環境刺激的另一種方式。襁褓的包裹很像媽媽溫暖的子宮,能給他安全感,還能避免寶寶揮舞手腳造成的刺激和干擾。

安靜地坐着(sitting)

要抱着他靜坐約5分鐘,讓他保持身體垂直的姿勢。以這樣的姿勢抱小孩最好,因爲他的臉埋進了你的頸部或肩部,從而擋住了任何視覺上的刺激。不要搖晃他,不要走動。當你感覺寶寶放鬆下來了,就把他放進嬰兒牀裏。同時溫柔地告訴他,寶寶要睡覺了。

如果這時寶寶很平靜,你可以離開房間,也可以在牀邊陪他一會兒。自主入睡通常會讓寶寶睡得更好哦。

如何改掉寶寶奶睡和抱睡

這一步特別特別難!特別是放下的時候。

噓-拍法(shush-pat)

如果你一放下寶寶,他就開始吵鬧,那說明寶寶還不會自己入睡,需要你的幫助。這時,很多媽媽會通過抱睡、奶睡來讓寶寶入睡。雖然這些法子很管用,可一旦寶寶形成依賴,你就會後悔當初的“權益之計”了。

爲了避免這種情況,媽媽們可以採用“噓-拍”法。一邊在寶寶耳邊發出緩慢、清晰的“噓~噓~”聲,一邊有節奏地輕拍寶寶的後背。注意不要對着寶寶的耳朵發聲,那樣很容易傷到他的耳膜。

感到寶寶放鬆下來後,輕輕地把他放到嬰兒牀上,讓他側躺,然後繼續輕拍背部。寶寶平靜後繼續拍7-10分鐘,逐漸放慢節奏,最後停止噓聲。

如果停止後寶寶開始哼哼,繼續“噓-拍”直到他安靜爲止。要是哭鬧得比較厲害,就把他抱起來,放在你的肩上繼續“噓-拍”,平靜後再放回嬰兒牀裏。

4S程序法適用於4月以下的寶寶,在實際運用過程中還需要根據寶寶的情況自行調整。

寶寶4個月大後,睡眠開始更像成人,入睡後就進入熟睡模式,小月齡時期“落地醒”的現象會得到明顯改善。小月齡寶寶接不了只能抱睡的問題,從4個月起應逐漸戒除。如果寶寶已經超過4個月,並且習慣了抱睡或奶睡,怎樣幫他溫和地戒除呢?

其實這個沒有固定的套路,每個孩子的情況也不同,《實用程序育兒法》的抱起放下法,《法伯睡眠寶典》推薦哭泣控制法,《西爾斯》的“無淚法”,《嬰幼兒睡眠聖經》的哭聲免疫法,這裏只簡單介紹一下《實用程序育兒法》的抱起放下法。

抱 起 放 下 法

首先,當寶寶因睡眠問題而哭鬧時,先試着用語言安慰他,並輕輕的把手放在寶寶的肩膀上,讓寶寶感覺到大人的存在。

其次,如果他還不停止哭泣,就把他抱起來,等他一停止哭泣就立刻把他放下,一秒鐘都不要遲疑,你是在安慰他,而不是讓他重新入睡,重新入睡需要他自己來完成。

當然,如果他哭泣時頭往後仰,他的掙扎和扭動可能就是在設法讓自己重新入睡,同樣應該立刻把他放下。但仍然要和他保持身體接觸,將手堅定有力的放在他的肩膀上,這樣他就知道你在身邊,還可以輕聲安撫:“寶寶,現在是睡覺時間,你要乖乖睡覺啦。”

重複上述的動作,即當寶寶哭的時候抱起來,哭聲一停止立刻放下,最終寶寶會逐漸平和下來。你可以繼續把手放在寶寶的肩膀上,輕聲安慰。不要拍,不要有其它的雜音(除了你的輕聲安慰),暫時也不要離開房間,直至寶寶完全進入深度睡眠。

需要說明的是,「抱起放下法」並不能避免寶寶哭泣,但確實能防止寶寶產生被拋棄的恐懼感,因爲你的手哪怕沒有抱住他,也是一直按在他的身上。

他哭泣不是因爲害怕,而是因爲你正在改變他的睡眠習慣(培養他的睡眠習慣),他覺得受挫。這與“隨他哭”是有着本質的區別。

「抱起放下法」尤其適用於4月到12月之間的寶寶!

你可以將「抱起放下法」當做一個輔助睡眠的工具,可能需要20分鐘,也可能需要一個小時甚至更久。採用這種方法,寶寶最終會把你的聲音和安撫聯繫起來,不再需要抱起,一但他聽到父母平靜的聲音就會有安全感,那麼下次只需要你的聲音就能讓他們安心入睡了。

當然,「抱起放下法」並不是魔法,一用就靈。可能需要你連續幾天、甚至很長一段時間的嘗試,這期間,家長需要有耐心,這個問題沒有快捷、輕鬆的解決方法。

寶寶呵護
生活護理
急救措施
體檢免疫
母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