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智力發展 > 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賞析

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賞析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92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賞析,這是南宋時期周密登臨古閣時寫的一首詞,詞中充滿了作者對故國的眷戀與痛惜之情。下面一起來賞析下吧。

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賞析

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

作者:周密 朝代:宋代

原文:

步深幽。正雲黃天淡,雪意未全休。鑑曲寒沙,茂林菸草,免仰千古悠悠。歲華晚、漂零漸遠,誰念我、同載五湖舟。磴古鬆斜,崖陰苔老,一片清愁。 回首天涯歸夢,幾魂飛西浦,淚灑東州。故國山川,故園心眼,還似王粲登樓。最憐他、秦鬟妝鏡,好江山、何事此時遊。爲喚狂吟老監,共賦銷憂。閣在紹興,西浦、東州皆其地。

拼音解讀:

bù shēn yōu 。zhèng yún huáng tiān dàn ,xuě yì wèi quán xiū 。jiàn qǔ hán shā ,mào lín yān cǎo ,miǎn yǎng qiān gǔ yōu yōu 。suì huá wǎn 、piāo líng jiàn yuǎn ,shuí niàn wǒ 、tóng zǎi wǔ hú zhōu 。dèng gǔ sōng xié ,yá yīn tái lǎo ,yī piàn qīng chóu 。 huí shǒu tiān yá guī mèng ,jǐ hún fēi xī pǔ ,lèi sǎ dōng zhōu 。gù guó shān chuān ,gù yuán xīn yǎn ,hái sì wáng càn dēng lóu 。zuì lián tā 、qín huán zhuāng jìng ,hǎo jiāng shān 、hé shì cǐ shí yóu 。wéi huàn kuáng yín lǎo jiān ,gòng fù xiāo yōu 。gé zài shào xìng ,xī pǔ 、dōng zhōu jiē qí dì 。

翻譯:

步入幽深盤曲的小路,正是雲黃天淡,殘雪的寒意未休。一曲澄澈鏡湖,映襯出水淺澎寒的槽瘦,牆垣破敗的蘭亭,茂林修竹叢生衰草,盡籠在輕煙的悽柔,—仰一俯之間,千古歲月悠悠。年歲已晚,飄零的足跡越行越遠,不知何處是盡頭。能有誰與我,遠遁人世的離亂,同泛五湖的一葉扁舟?古老的石級旁,倒掛枯鬆的斜悠,山崖背陰處佈滿蒼苔斑駁的老朽,一片悽清的景色,引起唏噓感慨的清愁。

回首事,孤身飄泊天涯,家鄉小路,只在魂魄牽繫的歸夢中,幾回魂飛西浦幾番淚灑東州。可如今歸來故國的山河故園的思念像王粲登樓的悲哀感受。惹人愛憐的是秦望山如美人秀髻對鏡湖弄妝洗梳,江山如此美好,卻蹂躪於他人之手,舊地重遊爲什麼偏在這個時候!噢,爲我喚來那鏡湖邊的疏狂酒徒,我要與他一起吟詩縱飲消解一懷深重的煩憂。

一萼紅登蓬萊閣有感賞析

註釋:

一萼紅:詞牌名雙調一百零八字。有平韻、仄韻兩體:仄韻有北宋無名氏詞,因詞中有“未教一萼,紅開鮮蕊”句,乃取以爲名;平韻始見於南宋姜夔詞。

蓬萊閣:舊在浙江紹興臥龍山下,州治設廳之後,五代時吳越王建,以唐元稹《以州宅誇於樂天詩》“謫居猶得近蓬萊”得名。

步:登上。

鑑曲:鑑湖一曲。《新唐書·賀知章傳》“有詔賜鏡湖剡川一曲”,鏡湖即鑑湖。

茂林:指蘭亭。王羲之《蘭亭序》:“此處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

俯仰:又作“俛仰”。《蘭亭序》“俛仰之間,已爲陳跡。”

五湖舟:范蠡事,見《國語·越語》。

磴(dèng):指山路,石級。

崖陰:山邊。

幾:幾度,幾次。

王粲登樓:王粲於東漢末年避亂荊州作《登樓賦》雲:“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

負:辜負。

秦鬟(huán):指形似髮髻的秦望山,在今紹興東南。妝鏡:指鏡湖。

狂吟老監:即指賀知章。

賞析:

上闋以寫景爲主。首句“步深幽”三字概括了進山登閣的過程。山路曲折盤桓,行人漸入幽深。這就登樓而言,是由題前人筆,也可以說是一個緩緩而起的序曲,它從敘事中帶出景物,景物卻在人們的心中投下了清冷壓抑的陰影。“正”字領起下面兩句,交代當時的天氣。冬雲凝重,天色昏黃,彷彿要下雪的樣子。作者以陰沉的天氣烘托自己抑鬱而沉重的心情。“鑑曲”三句,描寫登閣所見到的景物,鑑湖和蘭亭都是歷史上名士棲遊的地方,而眼前一片蕭瑟和衰敗。這三句自然化入樓上景觀,將人文物象和自然風光融合無間。從結構上看,也就是由寫景轉入抒情,爲過渡到下文作準備。詞人撫今追昔,不勝感慨,只覺“千古悠悠”。以上六句都是借環境氛圍來烘托人物心理。如果說“俯仰千古悠悠”是對世事的感懷,那麼接下來“歲華晚”三句就是對個人身世的慨嘆。自己不知不覺已步人晚年,卻還要四處飄泊,遠離故鄉,孤身隻影,又有誰會同情我,理解我,願與我一起泛舟五湖?這幾句語促情急,層層遞進,暗用典故,字裏行間不僅抒發了寂寞傷懷之情,也吐露了自己對前途和歸宿的設想,曲折地表現了對現實的態度。“磴古鬆斜,崖陰苔老,一片清愁。”蓬萊閣原也是登覽勝地,如今卻遊人稀少,繁華消歇,只見那石階上傾斜的老鬆,和路邊崖畔厚厚的青苔,這一派荒蕪落寞的景象,不就是王朝沉淪、山何破敗的象徵嗎!所以詩人寫到這裏,再也抑制不住地發出了痛苦的呼喊——“一片清愁”,水到渠成,自然地收束了上片。同時,這也就揭示了詩人之所以要感慨世事、懷古傷今、泛舟五湖的現實的原因。

下闋開始抒發對故國山河的感懷,對宋朝大好江山喪失的痛惜。下闋首句以“回首”帶起三句,述說流亡歲月中對故鄉故都的刻骨思念。這三句互文見意,意思是回想在那些天涯飄泊的日子裏,我多少次夢迴東州、西浦,熱淚滾滾,灑落在這日夜思念的土地上。這個倒敘不單是爲了抒發昔日的思情愁懷,更爲描寫今日作鋪墊、作反襯。“魂飛西浦,淚灑東洲”今天歸來,該是驚喜不已,淚如泉涌。可是,出人意料,如今登上蓬萊閣,眼前分明是故土故園,而心中的滋味,卻頗似王粲所說的:“雖信美而非吾土兮,曾何足以少留。”(《登樓賦》)這種“很特別”的感覺,將那種江山易主、國破家亡的悲傷,表現得極其真切,極其深沉。由此逼出“最負他,秦鬟妝鏡,好江山、何事此時遊”二句點題的話,集中抒發了國破家亡的巨大創痛。這裏採用豔麗的詞語極力鋪陳山川的美麗,意在反襯亡國的慘痛。詩人說辜負了,辜負了,秦鬟妝鏡,你這美好的江山,爲什麼偏偏在這樣的時刻來與你相見!這是正面的語意,反面還有一層,那就是這樣的時刻,我心中“一片清愁”,你亦無昔日的神采風韻,如此相見,更是悲酸難耐。雖有亡國失家之痛,卻又有難以直言之苦,只得以自悔自恨之言出之,曲筆傳情,更見悲慨。愈轉愈深,愈嘆愈悲,如何收煞得住呢?不過也只有山重水複,方能更見其才情筆力。下面作者語鋒一轉,再由今而古,由實而虛,向空處寄情。“狂吟老監”指賀知章,他曾任祕書監,又自號“四明狂客”。詞人要召喚他一起來賦詩消憂,表面意思是自我排遣,好像離主題遠了一點,其實正表明憂愁鬱結,難以消除,愁情反而更深了。“共賦消憂”與上闋結尾處的“一片清愁”相應,都有“意在言外”的韻致,使沉痛之情在含茹吞嚥之中又轉深了一層。

這首詞借物抒懷,以陰沉淒涼的冬景表達作者國破家亡四處漂泊的憂思。詞的上闋涉及國土淪亡,但蕭敝的冬景無處不滲透遺民的哀痛。下闋改用直抒胸臆的手法。“回首”三句,似欲打開感情的閘門一任奔瀉,以傾吐心頭鬱積的哀傷,然而,至“還似王粲登樓”句一頓,至“好江山、何事此時遊”時作者的悲憤之情突至高峯。隨後卻輕輕一退,轉而要呼喚“四明狂客”賀知章,來與自己一道吟賦。這樣層層推進,迴環往復,構成了本詞情思哀婉和沉鬱頓挫的風格特徵。草窗詞素以意象縝密著稱。綜觀全詞,寫景空遠,抒情婉曲,結構細密,引事用典十分貼切,充分體現出作者深厚的詞學功底和創作才力。所以這首詞一直被推爲《草窗詞》的壓卷之作。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