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幼兒園教育 >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1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編者按:又到一年開學時,曾在襁褓中的小嬰兒,追着媽媽要抱抱的調皮蛋,轉眼就揹着書包揮揮手上學了。你還記得自己的幼兒園嗎?今天,小編想給爸爸媽媽們安利一部紀錄片——《幼兒園》。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2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3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4張

湖北武漢一家全託制寄宿幼兒園,影片記錄了一個小班、一箇中班和一個大班在14個月裏的生活,一羣天真無邪的可愛孩子在鏡頭前展現他們最真實的一面。 《幼兒園》歷時1年的準備、14個月的拍攝、5個月的剪輯。影片榮獲第十屆上海國際電視節最佳人文紀錄片創意獎、2004年廣州國際紀錄片大會紀錄片大獎。導演張以慶這樣寫道:“幼兒園生活是流動的,孩子們成長是緩慢的,每天都發生一些小事卻也都是大事,因爲兒時的一切對人的影響是久遠的。”

當我們彎下腰審視孩子的同時我們也審視了自己和這個世界人們一生中所恪守的,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從幼兒園到中學的規律——人類社會中亙古不變的很多準則,從生活規範“飯前便後要洗手”,到道德準則“不要說謊”,無不是在幼兒園中就已經形成的。 幼兒園生活充滿了人生新階段的“第一次”:第一次吃飯、第一次集體午覺、第一堂課、第一個晚上、第一次打架......成長正是從這些不間斷的第一次慢慢積累起來的。 第一次和爸媽分開——從好奇、恐懼和眼淚中開始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5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6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7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8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9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10張

第一次在幼兒園吃飯還不太熟練,鼓起勇氣告訴老師飯撒了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11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12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13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14張

第一次集體睡覺充滿了不適應

孩子們的第一次,似乎也是爸爸媽媽們自己經歷過的第一次:是逃避還是直面困難?是像孩子一樣哭哭鬧鬧滿心委屈還是擦乾眼淚握手言和?幼兒園是成人的隱喻世界——有多少大人到今天還是生活在屬於自己的“幼兒園”裏?
說童年是美好的這可能是我們的一廂情願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15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16張

幼兒園是快樂的嗎?孩子們是快樂的嗎?

孩子們會爲了對父母的離開大聲哭鬧、會爲了和小朋友的爭執大打出手、會爲了穿不上衣服、玩具壞了、擺不好椅子而鬧脾氣、也會爲了星期四和星期五的先後順序爭論不停。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17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18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19張

還記得第一次在幼兒園打架嗎?

孩子的心中本沒有對錯——就像一張等待書寫的白紙卻又不可避免地被強加了許多來自大人的既定價值觀。孩子在幼兒園所經歷的是一個社會化的過程,是入世,而非出世:環境造就生存法則。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20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21張

快樂是什麼?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22張

孩子看得比你清楚

用導演自己話說:“本來想用幼兒園的單純來對比今天我們社會的一些問題,後來發現它跟成人社會是重合的,是完全重合的,它不用折射,它就是!”

我不懂孩子嗎?我就是由孩子長大的當你不是故事的主角,很難體會到其中的百般滋味——生活當中有很多傷害我們都無法預料。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23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24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25張

最後才被接走的感覺——媽媽怎麼還不來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26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27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28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29張

喜歡我不?

長大,也許註定是個費力不討好的事兒,沒有永遠的安慰,也沒有真正的妥協。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30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31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32張

第一次集體洗澡

我們一直在畢業。一直也在重新開始。 從人生的第一個學校開始,不斷畢業和開始,每個腳印都將停留在記憶裏。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33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34張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35張

那些都是我們的孩子,也是曾經的我們。將來還會是我們的孩子的孩子。聖埃克蘇佩裏說過:“所有的大人都曾經是個孩子。可惜,只有很少的一些大人記得這一點。”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36張

心理學家陳會昌曾說,孩子身上有兩顆種子,一顆種子是幹別人讓乾的事情;第二顆種子是幹自己想幹的事情。

第一顆種子的核心是自我控制,聽話順從;第二顆種子的核心是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 在《幼兒園》的鏡頭裏,孩子們身上第二顆種子成長得有些吃力。一起來呵護這顆無比珍貴的種子吧,也許這纔是孩子最終獲得自我成長的力量所在。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37張

我們改變不了社會,但是可以審視自己,改變自己。老師、家長,每時每刻都在給孩子上着課:爲人處世,舉止言行,對世界的好奇心、對孩子的尊重和情感關懷……就像鏡子一樣反射到我們的孩子身上。 張以慶導演在獲獎後接受採訪時被問到心中理想的幼兒園是怎樣的?他回答:“寧靜,沒有壓抑,很釋放;需要時有人幫助;自由,寬鬆,溫暖,有機會去做夢。” 我願再上一次這樣的幼兒園。

“或許是我們的孩子,或許就是我們自己”——再見了,幼兒園 丨對爸爸說 第38張

“有一天啊,寶寶。你不會不再死死抓住媽媽的衣角,哭鬧着不讓媽媽離去;你懷抱雄心壯志,甩開媽媽的手,頭也不回地蹦跳着衝向外面的世界。
有一天啊,寶寶。你不會無法心算出35加56的艱澀答案;你在精品店和菜市場甚至要精明過小販。
有一天啊,寶寶。你不會汲拉着鼻涕,低頭才發現飯潑了一身;你衣着光鮮,乾淨整潔,吃起飯來細嚼慢嚥、井井有條。
有一天啊,寶寶。你不會再和夥伴睡在一起,偷偷把手伸出欄杆,撥弄下他的頭髮,偷偷和她握住手,說說話;你一個人住一個大房間,有自己的櫃子和衣櫥,寂寞的時候也許說給牆上的洞聽。
有一天啊,寶寶。你不會輕鬆的完成任務,只要和身邊的小朋友們一樣模仿着跟隨“請你們像我這樣做”;你需要創造力,你需要想象力,你需要一個人在無人指點的情況下,獨立完成尖刻的工作。
有一天啊,寶寶。你不會再把長高的榮譽讓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和老師;你不再長高,慢慢發胖,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老師,都漸漸老去,慢慢離開你。
有一天啊,寶寶。你不會生氣的甩開穿不好的衣服;你一顆顆扣起鈕釦,套頭或伸腿,流暢的好像生來就會那樣。
有一天啊,寶寶。你不會再像一隻小包子一樣,五官擠在一起;你的眉眼慢慢分開,鼻樑高挺,然而你的臉卻融入人羣,越來越模糊。
有一天啊,寶寶。你不會不好意思說出“我愛你”,你忘記了那個你最喜歡的白白的小姑娘,也不會記得你總是欺負的笨女孩;你傷害別人,也被人傷害,更多的女孩來到你的生命,又離開,唯一的區別是,你總記得對她們說,我愛你。
有一天啊,寶寶。你不會再和別的男孩兒女孩兒一起洗澡,互相無視雪白的身體;你發現自己的身體發生了變化,什麼情感正在你心中發芽。
有一天啊,寶寶。你不會需要老師叫你起來上廁所,迷迷糊糊的閉着眼睛;你在上牀前訂好鬧鐘,摺好衣服,自己蓋好被子。
有一天啊,寶寶。你不會隨便告訴別人,你的乾爹是個收錢很多的交警,你的爸爸是房地產界的青年才俊;有人對你不善,有人放冷箭,有人扔飛刀,你不再把所有人當朋友,你不再第一面就說出父母的職業、收入。
有一天啊,寶寶。你不會瞻前顧後,不知道爲什麼別的小朋友都被父母接走了,你的爸爸媽媽卻遲遲沒有來;你偷偷跑出去玩兒到深夜,要讓媽媽挨家挨戶找你,才肯戀戀不捨的回家吃晚飯。
有一天啊,寶寶。你不會隨便唱出帶有階級情感的籠統歌曲;你會知道美國也有捐助我們的善良老爺爺,日本也有禮貌可親的年輕人。
有一天啊,寶寶。你不會後悔你當初的選擇,在金錢、旅行和快樂中,你選擇了後者;你知道錢會越來越多,閱歷也越來越多,去過的國家越來越多,見過的風景越來越多,快樂卻越來越少,越來越難。
有一天啊,寶寶。你不會數錯一週七天;你瞧,星期一,是最艱難的那天,星期二,是下午電視臺沒有節目的那天,星期五,是可以泡酒吧的那天,星期六是可以睡懶覺的那天。是不是很容易?
有一天啊,寶寶。你不會再關心土耳其足球隊的成敗;當然,你也放棄了對中國足球的期待。
有一天啊,寶寶。你不會找到那張幼兒園畢業照,也不會記得那些或喜歡或討厭,朝夕相處的夥伴們;你曾經承諾,在成爲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的時候,要回幼兒園看望送給你蠟筆,教你跳《蝴蝶花》的老師,可是現在,你還記得她們的臉嗎?
有一天啊,寶寶。你會像我一樣,坐在屏幕前,看這部紀錄片,內心溫柔而酸澀;你會說,這,是我的童年。”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