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腳踏實地抓常規,從細節入手

腳踏實地抓常規,從細節入手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3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英國哲學家洛克認爲:“事實上,一切教育都歸結爲養成兒童的好習慣,往往自己的幸福都歸於自己的習慣。”

可見,幼兒時期良好習慣養成的重要性。說起培養幼兒的好習慣,幼兒園常規的建立正是此目的。

幼兒常規教育包括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在建立幼兒良好常規這一過程中,老師不可急於求成,希望孩子們用幾天時間就具備所以好習慣了。

如,三至四歲幼兒的理解能力、自我控制能力尚未完全形成,不可能讓他們在短時期內就能自覺遵守這些常規,如果老師操之過急,反而使孩子們覺得苦惱。

因此,從一日生活的各個環節入手,採用適宜孩子的方式方法處理在園生活中的細節問題,讓幼兒知道能做什麼,該做什麼,只有這樣循序漸進,持之以恆的對幼兒進行訓練,才能逐漸引導他們樹立良好的行爲習慣意識,也才能真正落實幼兒的常規教育。

腳踏實地抓常規,從細節入手

問好

對幼兒而言,除父母家長之外,幼兒教師是他們接觸最多的成人。如,在幼兒早晨來園時,教師應該主動向其問好:“小朋友,你好!”這樣幼兒也會模仿向教師問好。

有些孩子很熱心,願意幫助老師或其它小朋友做一些事情,教師應及時表達自己的感謝,讓孩子感受助人者的快樂。

對有錯誤行爲的孩子老師不僅要說服教育,更重要的是要寬容,諒解,這樣孩子們也能從教師身上學會“原諒”“寬容”“道歉”“感謝”。

進餐

我們常常會看到小班幼兒吃飯時東張西望,邊玩邊吃,邊吃邊掉飯粒。這是由於年齡小注意力不集中。爲了幫助幼兒養成文明就餐的習慣,可根據幼兒喜歡聽故事,喜歡模仿故事中人物角色行爲的心理特點,給孩子們講《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

通過生動、有趣的故事情節,幼兒很快掌握了吃飯要專心,要保持桌面乾淨不掉飯粒這一規則要求。當然有時幼兒吃飯慢。掉飯粒還與幼兒使用餐具的技能有關。

爲此在幼兒就餐過程中,老師隨時糾正幼兒拿勺的姿勢,並不時提醒幼兒:“小調羹,拿拿好,小飯碗,扶扶牢,小眼睛看好碗,吃得乾淨真正好。”“吃飯時,要坐好,慢慢吃,細細嚼,不掉飯,不灑湯,好好吃,長得胖。”

並讓幼兒學會飯後把掉落在桌上的飯菜撿起來,裝進盤裏,要讓幼兒知道糧食的來之不易,使幼兒從中領悟掉飯粒的後果,從而慢慢改變一些不良的就餐習慣。

腳踏實地抓常規,從細節入手 第2張

盥洗

幼兒對飯前便後要洗手的口號可以說是爛熟於心,但在實際行動上很難做到。

因此在日常教育中,老師可採用示範引導與兒歌激趣相結合的方法,教師一邊給孩子們做示範——挽袖、抹香皂、搓洗、沖洗,一邊教幼兒唱兒歌:“搓搓手心一二三,搓搓手背三二一,手指頭洗仔細,小手腕別忘記。”

這樣,孩子們把洗手當作遊戲,願意認認真真的去洗手。

午睡

幼兒進入午睡時間,教師應時時在寢室裏巡視檢查,對於興奮過度的孩子,教師要小聲提醒制止,使其從興奮慢慢轉爲抑制,同時也爲其他孩子順利入眠創造安靜的環境。

對於個別幼兒不正確的睡覺姿勢,教師要留心觀察,及時調整。對於磨牙、說夢話,做噩夢的幼兒老師要耐心撫慰,使其重新安穩入睡。對於有尿牀習慣的幼兒,教師應及時提醒,幫助孩子減少或杜絕尿牀的行爲。

教師只有悉心關懷每個幼兒,才能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午睡習慣。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