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養娃、上班兩頭忙讓你焦頭爛額?隔代育兒就看這份指南吧

養娃、上班兩頭忙讓你焦頭爛額?隔代育兒就看這份指南吧

來源:育娃網    閱讀: 7.15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下面,我們就來見招拆招,聊一聊雙職工家庭應該如何妥善處理工作與家庭的關係。

熊孩子麻煩多?科學育兒來幫忙

現在的孩子「事兒太多」,工作家庭兩邊跑的家長時常感覺精力不夠,這個時候懂得一些科學育兒的辦法就會讓你省心太多。

學習基本的疾病處理知識:

比如發熱、腹瀉、咳嗽、感冒等如何應對,知道哪些情況必須上醫院。如果是自己能在家處理的,就不要大張旗鼓跑醫院,小孩不必受罪,大人也不必折騰。

幫孩子從小養成良好的習慣:

比如自己進餐,不必大人追着喂;

比如從小刷牙,免去患蛀牙跑醫院的麻煩;

比如注意安全,減少意外事故的發生

比如閱讀繪本,讓你晚上哄睡的時光不再慌亂,只剩優雅。

各路育兒神器該用就用:

比如紙尿褲,不必天天爲洗尿布而戰鬥;

比如嬰兒推車,不必抱着孩子出行累到腰痠背痛;

比如健康的成品輔食,在你實在太累不想做飯的時候能夠解放雙手


比如一塊安全的地墊,能夠讓孩子單獨玩耍一會兒,自己也休息一下。

你也可以關注「丁香媽媽」(微信號:dingxiangmami),不斷完善自己的「媽咪育兒寶典」。

一句話,科學育兒能讓你心裏有底遇事不慌,也能讓你的育兒 style 更簡約有效。

隔代養育問題多,怎麼破?

多數雙職工家庭是老人在帶孩子,但這種方式也有很多被詬病的地方,譬如孩子被溺愛、缺乏管教,老人不愛帶孩子外出、不敢放手。

這樣帶出來的孩子問題重重,夫妻倆在教育問題上跟老人屢屢衝突,家庭的穩定和諧也遭到挑戰。

如果你也爲此感到疲憊不堪,不妨試試下面的原則:

爸媽主導教育

親子教育還是以爸媽爲主,老人以照顧生活爲主。就算碰上再能幹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爸媽也不能撒手不管,否則遲早出問題。

對老人的幫忙時刻懷抱感恩之心

做得好要多誇讚,不懂的要耐心教……人家也不是義務勞動,對不?

事先溝通好教育孩子的原則

比如哪些底線不能觸碰,哪些可以靈活處理。生活上,你希望老人怎麼做,提前跟老人交代好,和顏悅色地陳述事情的利弊,比如拿出「丁香媽媽」念給老人聽 (*^__^*) ,不能嚷嚷,不能專制。

爸媽自己要做到科學育兒

自己要多學、要懂得正確的餵養和教育方法,如果自己都一塌糊塗,就沒有資格限制別人提反對意見。說白了,首先你自己要夠強大。

誰的爸媽誰去說服

針對老人的不同的意見,儘量做到「誰的爸媽誰去說服」。雖然理念不同,但是大家的初衷都是一樣的,都是想帶好孩子,一定可以彼此理解。

全家教育理念保持一致

爸媽不能過嚴,老人也不能一味護短。

可以得過且過的就不必上綱上線

有時候老人有做得不夠好的地方,比如給個零食、看個電視,再比如偶爾追着餵飯,不必責難,着眼於大、放手於小即可。

調動丈夫處理婆媳關係

理性處理婆媳矛盾,充分發揮丈夫雙面膠的功能。在人前多誇獎老人,將孩子的成績歸功於老人,嘴甜一點,吃不了虧。

沒有完美的孩子,也沒有完美的家長,不必苛責老人。既然做不到自己回家帶孩子,就必須抓大放小,感謝老人的付出。要知道,自己親手帶出來的孩子也未必沒有問題。

養娃、上班兩頭忙讓你焦頭爛額?隔代育兒就看這份指南吧

怎麼擠出時間陪孩子?

雙職工家長平日的工作已經佔據了大量的時間,能夠陪伴孩子的時間是少之又少,幾乎只有晚上和週末。但是困難總沒有辦法多,提高效率有妙招。

儘量不把工作帶回家

在家的時間就全身心放在家裏。時刻提醒自己這個原則,會讓你的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家務合理分工

不能完全推給某一個人。「你爭我搶」是做家務的最好狀態,用自己的行爲感染對方,用行動帶動對方一起來分擔家務。

藉助外援

如果必要,請個鐘點工吧。把能外包的事情都外包,只把最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事情留給自己。

放下手機

該休息的時候就別抓着手機不放了。沒休息夠哪有力氣應付熊孩子?

抓住點滴陪伴時間

主動給孩子洗澡、換衣服、講睡前故事,這些都是跟孩子在一起的機會。(下一節有更詳細內容)

充分利用週末

週末可以讓老人多負擔些家事,爸媽爭取更多的時間跟孩子在一起。

整幾個常見菜譜

如果家裏是自己做飯,提前備好菜譜,上陣後就不會手忙腳亂了。

養娃、上班兩頭忙讓你焦頭爛額?隔代育兒就看這份指南吧 第2張

如何高質量地陪伴孩子?

我們努力工作,最終是爲了家庭和孩子幸福,如果因爲工作而忽略了家庭、忽視了孩子的成長,那豈非本末倒置?

有研究表明,在老人或者保姆身邊長大的孩子出現心理問題的比例以每年 10% 的速度在增加。

而雙職工的家庭,爸媽也因爲自己無法參與到孩子的教育中來,常常會選擇用金錢或者物質來彌補時間的不足,而這恰恰又是導致其他教育問題的根源。

那麼,我們在工作之餘,在有限的時間裏,應該要怎麼做才能高質量地陪伴孩子,彌補時間上的缺失呢?

不難,其實從每天下班踏進家門的那一刻開始,你們的互動就開始了:


帶孩子一起準備晚餐;

陪孩子共同進餐,是小寶寶就給寶寶餵飯,是大孩子就跟孩子聊聊天(不是審問、也不是數落);

餐後一起散步,或抱着,或牽着;

給孩子洗澡;

給孩子講睡前故事、唱歌;

躺在牀上一起看月亮,直到孩子睡着;

孩子夜醒,起來拍拍他,告訴他別怕,媽媽(爸爸)在;

週末帶孩子去超市購物、去遊樂場、去撒個歡吃點好的;

大孩子就跟他一起運動,小寶寶就讓他在旁邊看着你運動;

教他畫畫,帶他看魚、看噴泉、看風箏、看小狗;

……

說到底,給予孩子的陪伴皆可發生在日常,都是那些看不見的分分秒秒。陪伴孩子,缺的不是時間,而是心思。只要有這份心思,時時處處都是陪伴。

最後還想說

什麼樣的方式都能過完這一生。

你可以全職在家帶孩子,也可以夫妻倆都去上班。你對孩子最大的影響,不在於你的存在形式,而在於,在這樣的形式裏,你是否在一步一步成爲一個更好的人,一個更加值得家庭倚靠、孩子敬重的人。

只有你自己把握好了生命的節奏,成爲了孩子的榜樣,你才能潛移默化地影響你的孩子,給予孩子正向的引導。這纔是最好的教育。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