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學前教案 > 孩子和手機同時掉水裏,你先救誰?

孩子和手機同時掉水裏,你先救誰?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9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經常和孩兒他爹上演“橫眉冷對”的戲碼,起因皆是因爲六個月的兒子。

場景一

我躺在牀上給兒子餵奶,央求正在玩手機的孩兒他爹:

“你去拿個尿不溼給寶寶換上唄~~”,

“好的”。

五分鐘過去了,我衝着依然在玩手機的孩兒他爹大聲說:

“你去拿個尿不溼吧!”,

“馬上”。

又五分鐘過去了,兒子都快吃飽了,而孩兒他爹的眼睛還是沒有離開手機的意思,我怒火中燒,一腳下去,怒吼:

“你趕緊去給老孃拿個尿不溼去!!”

他一屁股坐在地上,眼睛還是沒有離開手機。

場景二

“你說我怎麼能生出這麼可愛的兒子”,孩兒他爹望着手舞足蹈的兒子,一會摸摸臉,一會揉揉腿,一臉“花癡”樣,深深的自我陶醉着。

“你和兒子玩會兒,我去洗臉刷牙”,趁着孩兒他爹興致盎然,我趕緊洗漱。

過不了10分鐘,兒子哇哇大哭。

我滿嘴牙膏沫的跑過來,只見我的胖兒子趴在牀上“蠕動”,小傢伙翻身趴過去結果翻不回來,急得小臉通紅,嚎啕大哭,又見我那親愛的孩兒他爸,蹲在牀上,手裏握着手機,全神貫注的刷着微博,自建“金鐘罩”,把兒子的哭聲全部屏蔽。

我上去一把揪住他的耳朵,他一邊反抗一邊嘟囔:

“我覺得你生完孩子之後脾…..”

“滾!”

場景三

週五晚上,深吸兩口氣,對正用手機玩鬥地主的孩兒他爹柔聲說:

“睡覺吧,明天早起帶孩子出去轉轉”,

“嗯”。

“睡覺吧,別玩手機了,兒子好不容易睡着,咱們也早點睡”,

“嗯”。

如此反覆個十幾遍,終於入睡。週六早上,手忙腳亂的吃好飯,

“帶孩子出去玩吧”,

“嗯”。

孩兒他爹敷衍的答應着,拿着手機看新聞。

“別看手機了,帶孩子出去玩吧”,

“嗯”。

如此反覆個十幾遍,終於出門。坐在公園的長椅上,孩兒他爹熟練的掏出手機,我一把奪過來,眼神如針。

“我覺得你生完…..”,

“滾!”

我相信,上述情景絕不僅僅發生在我的家裏。

在商場的親子樂園,經常看見孩子滿臉驕傲的讓爸爸欣賞自己的泥塑,而爸爸盯着手機敷衍的回答“真好”,全然沒有察覺孩子已經暗淡的眼神;在公交車上,寶寶興高采烈的指着車窗外的狗狗讓媽媽看,而媽媽正握着手機“淘寶”,沒有注意到孩子瞬間冷卻的好奇心。

朋友圈裏傳閱度很高的“一張A4紙的人生”,讓無數人動容。

人生大概有900個月,在一張A4紙上畫一個30×30的表格,每過一個月你可以在小格子上打勾,假如你有了孩子,你陪伴到ta考上大學:

孩子和手機同時掉水裏,你先救誰?

看起來好像很充裕,然而,事實上,你真正陪伴孩子的時間有這麼多嗎?

假定週一到週五晚上6點到9點共3個小時,週六日早9點到晚上9點共12個小時是你陪伴孩子的時間,一週有39小時的親子時光,一個月156小時。

你陪伴到ta考上大學,真正陪伴ta的時間:

孩子和手機同時掉水裏,你先救誰? 第2張

如果這期間,你有1/3時間在玩手機,那麼你陪伴ta的時間是:

孩子和手機同時掉水裏,你先救誰? 第3張

如果你有1/2時間在玩手機,那麼你陪伴ta的時間只有如下:

孩子和手機同時掉水裏,你先救誰? 第4張

怎麼樣,看似充裕的陪伴下,實則貧瘠如洗。

清華大學瀋陽教授稱,每個中國人平均每天要摸手機150次,除去睡覺8小時,差不多6分鐘就要看手機一次。而這個數據是2014年統計的,在如今手機依賴症更加嚴重的情況下,這個頻率還在增加。

人民日報曾經發文總結過手機依賴症對人的傷害,其中最重要的一條是“手機讓人更孤獨”:缺乏同情心、喪失注意力、導致疲勞、生活圈子變窄、影響人際關係。

當你感受到孤獨的時候,你的孩子呢?

我們小的時候,走街串巷的玩泥巴,親戚鄰里的熱鬧非凡,而如今,高樓林立,汽車氾濫,哪有孩子的立錐之地,偶爾小朋友瘋跑,嚴防死守,防止人販子的入侵。

我們的孩子,更孤獨,ta們的世界,唯有在我們的陪伴下,才層次分明、豐富多彩。

ta們依賴,ta們熱情,ta們好奇,而身患手機依賴症的我們,正專心致志的盯着手機屏幕,消耗着孩子的依賴、熱情和好奇。

終有一天,我們老了,圍坐在桌前,眼前的ta們,緊握着手機,偶爾咯咯一笑,卻與你無關,飯菜可口,然空氣冷凝,手機屏幕後的虛擬世界熱鬧非凡,然寂寞如寒風般蔓延。

那時的你,會不會想起ta們孤獨的童年?

我的同事曾經給我講過一件事。她們一家三口看電視,電視裏的女主角問了男主角一個老掉牙的問題:“我和你媽媽同時掉水裏,你先救誰?”她7歲的女兒聽到後,突然轉頭問爸爸:“爸爸,我和手機同時掉水裏,你先救誰?”她和老公一怔,面面相覷。

他們從來沒有意識到,在女兒幼小的心理,已經有如此波瀾:我和手機,究竟誰更重要?如果我更重要,爲什麼爸爸媽媽對手機的關注度會超過我?

很多人都給現在的孩子貼上嬌生慣養的標籤,好像孩子們被過多的關注,然而事實上,我們何曾花過大把的時間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更何曾把ta們當作家庭成員來平等的交流。陪伴孩子時依然放不下手機,這種並不走心的陪伴消耗着本就不多的親子時光。

你的孩子需要的是一個三維立體的家長,而不是沉迷在二維虛擬世界不能自拔的父母。

今年三月,杭州某個小區內,媽媽帶着2歲的女兒在小區內玩耍,媽媽坐在車道旁玩手機,女兒跑到了一輛越野車前面的盲區,司機一踩油門,就此天人永隔。

孩子和手機同時掉水裏,你先救誰? 第5張

今年六月,沙縣某醫院二樓的候診大廳內,3歲的兒子獨自在欄杆處玩耍,坐在大廳椅子上玩手機的媽媽絲毫沒有注意到兒子從欄杆處鑽了出來,一不小心臉朝下地跌下了二樓。

孩子和手機同時掉水裏,你先救誰? 第6張

手機,已然成爲家庭生活中比“小三”更爲強勢的釘子戶.

那些花花綠綠的屏幕,那些誇大其詞的片段式信息,那些妙趣橫生的表情包,已經替代了與愛人的溝通,與孩子的互動,與朋友的胡侃。

那些沒有生命的鉛字、圖片,形成一個巨大無比、金碧輝煌的虛擬世界,沉浸而後內疚,戒不掉而又成癮,一張無形的網,隔斷了各種親密的關係,甚至釀成悲劇。

要知道,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但這不是口號,無效的陪伴對孩子來說是變相的“冷暴力”。

放下手機,抱抱你的孩子,ta不需要身在身畔而心在外的陪伴,正如當你老了,你不希望推你輪椅的那雙手同時緊握着手機一樣。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