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行爲心理 > 社會陰暗的角落 受虐待的孩子

社會陰暗的角落 受虐待的孩子

來源:育娃網    閱讀: 9.71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社會陰暗的角落-受虐待的孩子

如果安全型依戀預示着嬰兒今後有社會能力,那麼依戀被剝奪將是怎樣呢?哈洛把剛生下來的小猴與猴羣隔絕開,由人工母猴(用厚絨布包裝並在胸部裝有奶瓶的“母猴”)哺養,結果發現,長大後這樣的猴子缺乏與其他猴子相處的能力;到了性成熟年齡,它們大多無法順利交配;即使人工受孕,這樣的母猴會丟棄或虐待它的幼仔,甚至殺死第一胎。人類也是這樣,不被愛的人往往是不會愛人的。很多虐待子女的父母說他們童年時曾沒有母愛,經常捱打。很多謀殺犯也有這樣的報告。

虐待孩子的現象在我們的社會裏屢見不鮮。不同年齡和收入階層的人羣中都有虐待孩子的家長,其中以30歲以下且收入較低的父母居多。虐待孩子的父母在生活中往往有高強度的壓力和挫折,如壓抑、孤獨、婚姻不和、失業、濫用藥物、離婚、家庭暴力、酗酒和工作焦慮等。有些父母雖然意識到自己虐待孩子是錯的,但控制不住自己。有些父母虐待孩子是因爲恨鐵不成鋼或受到孩子的厭惡。有些父母則無法忍受孩子的要求、哭聲、溼尿布等,認爲這是孩子故意煩他。在很多情況下,這些父母希望孩子能夠愛他們、體諒他們、使他們快樂,當遇到煩心事時,就把孩子當成出氣筒。暴力行爲會代代相傳,虐待自己孩子的父母中,大約三分之一的人在兒時受過虐待。另三分之一的人不經常虐待孩子,但當他們遇到壓力時可能會對孩子施暴。這些父母從來不知道如何愛孩子,如何與孩子溝通,如何管教孩子,而在此類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幾乎從開始學步時起就學會了虐待他人。在一項研究中,讓受過虐待的1~3歲兒童與小夥伴在一起,觀察他們對小夥伴啼哭或感到痛苦時的反應。結果,幾乎所有受過虐待的兒童對別人的痛苦非但不同情,反而表現出恐懼,或威脅和毆打小夥伴。總之,受過虐待的孩子很快會成爲施虐的孩子,其中很多人後來會成爲施虐的成人。

熱愛孩子就是熱愛我們的未來。虐待孩子是一種犯罪行爲。《中華人民共和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第十條明文規定:“父母或者其他監護人應當創造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依法履行對未成年人的監護職責和撫養義務。禁止對未成年人實施家庭暴力,禁止虐待、遺棄未成年人,禁止溺嬰和其他殘害嬰兒的行爲,不得歧視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殘疾的未成年人。”學校和社會都不能虐待未成年人。宣傳普及並樹立起保護未成年人的法律觀念是杜絕虐待孩子之根本。

“黃金棍下出孝子,只要別把孩子打傷就可以”的說法是很有害的!等到孩子打傷了再去阻止暴力,不就太晚了嗎?打孩子不僅在身體上虐待孩子,也是在情感上虐待孩子。即使在情感上虐待孩子,如持續不斷地羞辱、威脅或恐嚇孩子,也會給孩子留下永久的情感創傷。盛怒下的家長極易喪失理智,如有些父母雖然不打孩子,但在盛怒之下猛烈地搖晃大哭不停的嬰兒,這種行爲會造成嬰兒搖晃綜合徵,其後果可能導致孩子智力落後、失明甚至死亡。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