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胎教知識 > 【薊的遭遇的故事】薊的遭遇主要內容 薊的遭遇讀後感

【薊的遭遇的故事】薊的遭遇主要內容 薊的遭遇讀後感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75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薊的遭遇的故事講的是薊樹堅信地認定他們應該屬於美麗花園,可是秋去冬來,樹葉紛紛落下,薊花一朵朵枯萎,他們始終沒有被移到花園裏。在聖誕節來臨之際,蘇格蘭小姐夫婦不經意從此經過,薊花還有把握住改變命運的機會嗎?

薊的遭遇主要內容

《薊[jì]的遭遇》是著名作家安徒生童話選其中之一作品。

這篇小故事最初發表在紐約出版的《青少年河邊雜誌》1869年10月號上,接着又在當年12月17日丹麥出版的《三篇新的童話和故事集》裏印出了。安徒生在日記中寫道:“我寫這篇故事的唯一理由是,我在巴斯納斯莊園附近的田野上見到了這樣一棵完美無缺的薊。我別無選擇,只好把它寫成一個故事。”這是一起很有風趣的故事。固然薊找出理由安慰自己,但也無意中道出了一顆母親的心:“只要孩子走進裏面去,媽媽站在柵欄外面也應該滿足了。”

【薊的遭遇的故事】薊的遭遇主要內容 薊的遭遇讀後感

薊的遭遇的故事

在一幢華貴的公館旁邊有一個美麗整齊的花園,裏面有許多珍貴的樹木和花草。公館裏的客人們對於這些東西都表示羨慕。附近城裏和鄉下的村民在星期日和節日都特地來要求參觀這個花園。甚至於所有的學校也都來參觀。

在花園外面,在一條田野小徑旁的柵欄附近,長着一棵很大的薊。它的根還分出許多枝丫來,因此它可以說是一個薊叢。除了一隻拖牛奶車的老驢子以外,誰也不理它。驢子把脖子伸向薊這邊來,說:“你真可愛!我幾乎想吃掉你!”但是它的脖子不夠長,沒法吃到。

公館裏的客人很多——有從京城裏來的高貴的客人,有年輕漂亮的小姐。在這些人之中有一個來自遠方的姑娘。她是從蘇格蘭來的,出身很高貴,擁有許多田地和金錢。她是一個值得爭取的新嫁娘——不止一個年輕人說這樣的話,許多母親們也這樣說過。

年輕人在草坪上玩耍和打“捶球”。他們在花園中間散步。每位小姐摘下一朵花,插在年輕紳士的扣眼上。不過這位蘇格蘭來的小姐向四周瞧了很久,這一朵也看不起,那一朵也看不起。似乎沒有一朵花可以討到她的歡心。她只好掉頭向柵欄外面望。那兒有一個開着大朵紫花的薊叢。她看見了它,她微笑了一下,她要求這家的少爺爲她摘下一朵這樣的花來。

“這是蘇格蘭之花①!”她說。“她在蘇格蘭的國徽上射出光輝,請把它摘給我吧!”

他摘下最美麗的一朵,他還拿它刺刺自己的手指,好像它是長在一棵多刺的玫瑰花叢上的花似的。

她把這朵薊花插在這位年輕人的扣眼裏。他覺得非常光榮。別的年輕人都願意放棄自己美麗的花,而想戴上這位蘇格蘭小姐的美麗的小手所插上的那朵花。假如這家的少爺感到很光榮,難道這個薊叢就感覺不到嗎?它感到好像有露珠和陽光滲進了它身體裏似的。

“我沒有想到我是這樣重要!”它在心裏想。“我的地位應該是在柵欄裏面,而不是在柵欄外面。一個人在這個世界裏常常是處在一個很奇怪的位置上的!不過我現在卻有一朵花越過了柵欄,而且還插在釦眼裏哩!”

它把這件事情對每個冒出的和開了的花苞都講了一遍。過了沒有多少天,它聽到一個重要消息。它不是從路過的人那裏聽來的,也不是從鳥兒的叫聲中聽來的,而是從空氣中聽來的,因爲空氣收集聲音——花園裏蔭深小徑上的聲音,公館裏最深的房間裏的聲音(只要門和窗戶是開着的)——然後把它們播送到遠近的地方去。它聽說,那位從蘇格蘭小姐的手中得到一朵薊花的年輕紳士,不僅得到了她的愛情,還贏得了她的心。這是漂亮的一對——一門好親事。

“這完全是由我促成的!”薊叢想,同時也想起那朵由它貢獻出的、插在釦子洞上的花。每朵開出的花苞都聽見了這個消息。

“我一定會被移植到花園裏去的!”薊想。“可能還被移植到一個縮手縮腳的花盆裏去呢:這是最高的光榮!”

薊對於這件事情想得非常殷切,因此它滿懷信心地說:“我一定會被移植到花盆裏去的!”

它答應每一朵開放了的花苞,說它們也會被移植進花盆裏,也許被插進釦子洞裏:這是一個人所能達到的最高的光榮。不過誰也沒有到花盆裏去,當然更不用說插上釦子洞了。它們飲着空氣和陽光,白天吸收陽光,晚間喝露水。它們開出花朵;蜜蜂和大黃蜂來拜訪它們,因爲它們在到處尋找嫁妝——花蜜。它們採走了花蜜,剩下的只有花朵。

【薊的遭遇的故事】薊的遭遇主要內容 薊的遭遇讀後感 第2張

“這一羣賊東西!”薊說,“我希望我能刺到它們!但是我不能!”

花兒都垂下頭,凋謝了。但是新的花兒又開出來了。

“好像別人在請你們似的,你們都來了!”薊說。“每一分鐘我都等着走過柵欄。”

幾棵天真的雛菊和尖葉子的車前草懷着非常羨慕的心情在旁邊靜聽。它們都相信它所講的每一句話。

套在牛奶車子上的那隻老驢子從路旁朝薊叢望着。但是它的脖子太短,可望而不可即。

這棵薊老是在想蘇格蘭的薊,因爲它以爲它也是屬於這一家族的。最後它就真的相信它是從蘇格蘭來的,相信它的祖先曾經被繪在蘇格蘭的國徽上。這是一種偉大的想法;只有偉大的薊纔能有這樣偉大的思想。

“有時一個人出身於這麼一個高貴的家族,弄得它連想都不敢想一下!”旁邊長着的一棵蕁麻說。它也有一個想法,認爲如果人們把它運用得當,它可以變成“麻布”。

於是夏天過去了,秋天也過去了。樹上的葉子落掉了;花兒染上了更深的顏色,但是卻失去了很多的香氣。園丁的學徒在花園裏朝着柵欄外面唱:

爬上了山又下山,世事仍然沒有變!

樹林裏年輕的樅樹開始盼望聖誕節的到來,但是現在離聖誕節還遠得很。

“我仍然呆在這兒!”薊想。“世界上似乎沒有一個人想到我,但是我卻促成他們結爲夫婦。他們訂了婚,而且八天以前就結了婚。是的,我動也沒有動一下,因爲我動不了。”

又有幾個星期過去了。薊只剩下最後的一朵花。這朵花又圓又大,是從根子那兒開出來的。冷風在它身上吹,它的顏色褪了,美也沒有了;它的花萼有朝鮮薊那麼粗,看起來像一朵銀色的向日葵。這時那年輕的一對——丈夫和妻子——到這花園裏來了。他們沿着柵欄走,年輕的妻子朝外面望。

“那棵大薊還在那兒!”她說,“它現在已經沒有什麼花了!”

“還有,還剩下最後一朵花的幽靈!”他說,同時指着那朵花兒的銀色的殘骸——它本身就是一朵花。

“它很可愛!”她說。“我們要在我們畫像的框子上刻出這樣一朵花!”

年輕人於是就越過柵欄,把薊的花萼摘下來了。花萼把他的手指刺了一下——因爲他曾經把它叫做“幽靈”。花萼被帶進花園,帶進屋子,帶進客廳——這對“年輕夫婦”的畫像就掛在這兒。新郎的扣子洞上畫着一朵薊花。他們談論着這朵花,也談論着他們現在帶進來的這朵花萼——他們將要刻在像框子上的、這朵漂亮得像銀子一般的最後的薊花。

空氣把他們所講的話傳播出去——傳到很遠的地方去。

“一個人的遭遇真想不到!”薊叢說。“我的頭一個孩子被插在釦子洞上,我的最後的一個孩子被刻在像框上!我自己到什麼地方去呢?”

站在路旁的那隻驢子斜着眼睛望了它一下。

“親愛的,到我這兒來吧!我不能走到你跟前去,我的繩子不夠長呀!”

但是薊卻不回答。它變得更沉思起來。它想了又想,一直想到聖誕節。最後它的思想開出了這樣一朵花:“只要孩子走進裏面去了,媽媽站在柵欄外面也應該滿足了!”

“這是一個很公正的想法!”陽光說。“你也應該得到一個好的位置!”

“在花盆裏呢?還是在像框上呢?”薊問。

“在一個童話裏!”陽光說。

這就是那個童話!

①薊是蘇格蘭的國花。

薊的遭遇的故事讀後感

“蘭生幽谷中,倒影還自照,無人作妍媛,春風發微笑。”,這是我們中國人清高孤傲的美的理想。

美之選擇孤寂,並非由於喜歡吧,大概還是因爲知己難逢,因爲“一切美的光都來自心靈的源泉,沒有心靈的映襯,是無所謂美的。”自生自滅的美究竟孤單而悽然,不是值得推崇的。一旦相遇了知己,美是會攫[jué]然地希求放射自身光彩的。

這篇童話中的薊本來“除了一隻拖牛奶車的老驢子以外,誰也不理它。”與近在眼前的美麗花園中的珍貴樹木和花草相比,自是低矮。可是非常出乎意外的是一位頗浮衆望的小姐看上了它,把它插上了她的男朋友的扣眼,它立刻“感到好像有露珠和陽光滲進了它身體裏似的”,由此生髮了強烈的攀尋慾望,認爲‘我的地位應該是在柵欄裏面,而不是在柵欄外面。”,“我一定會被移植到花園裏去的”,“每一分鐘我都等着走過柵欄”,非常切盼自身美的價值實現。可是結局是非常尷尬,“我的頭一個孩子被插在釦子洞上,我的最後一個孩子被刻在像框上”,自己懷想的願望似難達到了。

美的遇會也是這樣的偶然而莫名,如風來去,“一個人的遭遇真想不到”,那也無可如何啊,唯有思想的沉實厚重可以托起一切人間際遇以及際遇的擔負,於是它的思想開出了這樣一朵花,“只要孩子走進裏面去了,媽媽站在柵欄外面也應該滿足了。”既安慰了自己不得意的鬱郁,又奉獻了雋永的母愛,爲了這美的愛,薊走進了安徒生的童話,這真正的光榮。

安徒生的童話永遠都不僅僅是要告訴我們什麼,而是在同時要我們感受,感受詩的韻致,美的情懷,在他的字裏行間氤氳的那泛漫隨意的詩心意趣,所給予讀者的文學薰陶正是他的童話的孤高卓絕處。如這篇中的“過了沒多少天,它聽到一個重要消息。它不是從路過的人那裏聽來的,也不是從鳥兒的叫聲中聽來的,而是從空氣中聽來的,因爲空氣收集聲音,花園裏蔭深小徑上的聲音,公館裏最深的房間裏的聲音。”等等,會讓我們在沉思中綻開笑顏。

【薊的遭遇的故事】薊的遭遇主要內容 薊的遭遇讀後感 第3張

薊的遭遇的故事作者

漢斯·克里斯汀·安徒生 (1805-1875),丹麥19世紀著名的童話作家,既是世界文學童話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個虔誠的基督教徒,被譽爲“世界兒童文學的太陽”。他出生於歐登塞城一個貧窮的鞋匠家庭,童年生活貧苦。父親是鞋匠,母親是傭人。早年在慈善學校讀過書,當過學徒工。受父親和民間口頭文學影響,他從小愛文學。11歲時父親病逝,母親改嫁。爲追求藝術,他14歲時隻身來到首都哥本哈根。經過8年奮鬥,終於在詩劇《阿爾芙索爾》中嶄露才華。因此,被皇家藝術劇院送進斯拉格爾塞文法學校和赫爾辛歐學校免費就讀。歷時5年。1828年,升入哥本哈根大學。畢業後始終無工作,主要靠稿費維持生活。1838年獲得作家獎金——國家每年撥給他200元非公職津貼。

【薊的遭遇的故事】薊的遭遇主要內容 薊的遭遇讀後感 第4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