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親子活動 > 孩子憤怒的背後是什麼?

孩子憤怒的背後是什麼?

來源:育娃網    閱讀: 7.96K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憤怒,是我們經常會有的情緒,說得更白話些,就是生氣、發火。憤怒可能會傷害人際關係,暴怒之下人可能會喪失理智,引發攻擊行爲,做出一些衝動行爲,而這些行爲的後果往往是很嚴重,甚至是無可挽回的。

憤怒,是我們經常會有的情緒,說得更白話些,就是生氣、發火。憤怒可能會傷害人際關係,暴怒之下人可能會喪失理智,引發攻擊行爲,做出一些衝動行爲,而這些行爲的後果往往是很嚴重,甚至是無可挽回的。

很多人會覺得憤怒是負面情緒,是不應該出現的,其實,憤怒是無法迴避的情緒,學習控制和處理憤怒,纔是更爲重要的。

01 觀察孩子憤怒的原因

成人的“憤怒”和孩子的“憤怒”是有區別的,孩子的“憤怒”主要取決於他的記憶和判斷標準,當外界發生的事情與自己的記憶或判斷標準發生衝突時,就會導致孩子憤怒的發生。另外,當發生的事情與自己息息相關,而自己又無力解決時,也容易產生憤怒的情緒。

“我就要這個!”

“我不吃!”

“媽媽你再生氣我就會離開地球的!”

可能你能舉出一百種情景...

觀察孩子憤怒時的情形,瞭解其憤怒的原因,是分析孩子記憶內容的有效方法,我們甚至可以從孩子憤怒的原因中反思自己對孩子教育方式存在哪些問題。

面對孩子的憤怒,我們作爲父母,一方面要找出孩子的心理因素,也就是孩子記憶裏擔心害怕的是什麼,這樣才能幫助孩子從憤怒的情緒中脫困出來。另一方面,也是更有意義的做法,是要協助孩子從憤怒發生的過程中認識真實的自己。

孩子憤怒的背後是什麼?

憤怒往往能讓孩子清楚自己最在乎什麼、最討厭什麼、最害怕什麼。因爲孩子常常容易在這樣一個時刻,爲了掩飾自己的無助以及心中的恐慌,做出不理智的行爲。看清楚了自己,父母與孩子纔有機會在憤怒的情緒裏找出盲點,幫助其解決困惑。

孩子憤怒、崩潰其實是傳遞一種信號:我需要幫助!

一旦孩子知道“我有許多的選擇,我無需隱藏自己的無助”“我知道在需要支持的時候,爸爸媽媽會給我幫助”,就能避免孩子用逞強鬥勇的行徑來證明自己。如果父母引導孩子,每件事都可以找到好方法,我想,每個孩子都有足夠的智慧,會爲自己做出正確的選擇。

02 孩子憤怒的背後是什麼

孩子激烈的憤怒情緒,通常會伴隨歇斯底里的尖叫、惡語毒言的詛咒甚至拳腳相加的行爲。我們對此會非常煩惱,甚至自己也會怒火中燒。我們本能的反應是動用更激烈的手段來進行反擊,包括斥責、批評、說教和威脅。

然而你是否發現,這些常見的手段往往並不奏效,因爲孩子在生氣的時候絕不會跟你講道理,既不會好好說話,也不會好好聽你說話。

他們此時此刻所需要的,是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有一個空間來跺腳喊叫、發泄情緒。如果他們可能會傷害到他人、自己,或者損壞貴重物品,那麼大人則需要抱住他們—— 溫和而堅定地抱住。

做到這一點非常不容易,因爲這要求大人自己情緒鎮定。儘量用溫和的語氣對孩子說話,不要把生氣時的言行看成是針對你的攻擊。孩子可能只是把別人罵過他們的話轉口再罵出來,或者是對過去的遭遇發泄不滿。

大多數兒童情緒專家都認爲,憤怒的表象之下掩藏的是脆弱的感受,如恐懼、肉體傷痛和喪失親人等。爲了避免這些脆弱感受暴露出來,孩子用詛咒的言語和暴力的行爲搭建了一個防護雷區。然而糟糕的是,這條憤怒的防線同樣會趕走那些真正想伸出援手的人。

正如惠芙樂所說: “事實就是這樣的不公平和不合理:孩子在感覺到危險或無助時,就會把憤怒和不信任的反應投射到最親近的人身上。”

如果我們可以記住:憤怒的外表下面,其實是孩子一顆受傷的心靈,那麼我們便能冷靜而堅決地向他們伸出雙手,而我們同時得到的回報將是他們更願意直接吐露心聲。

當脫繮的言行被溫和地阻止後,孩子就會顫抖地哭泣,向你傾訴他們害怕或脆弱的感受。例如,面對孩子的暴力行爲,你沒有大吼大叫地叱責,只是溫和地制止了他的行爲,那麼你將來換來孩子的眼淚,以及眼淚之後理性的討論和分享:在剛纔的憤怒和暴力之下,到底隱藏着什麼。

當憤怒將他們吞噬的時候,你需要幫助孩子保持與你的聯結。只有這樣,他們纔有安全感。

03 正確處理孩子的憤怒

讓孩子“不許哭”是一種冷暴力,讓孩子學會良性的發怒方式,選擇適當的方式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緒,纔是正確的做法。

1.建立安全感

在講道理之前,需要讓孩子確認自己還是被愛的。

“教育首先是一種關係,永遠都要以關係爲重。從攻擊性行爲到糟糕的學業成績,一段不佳的關係會導致各種各樣外在結果。以關係爲重,並不是說爲了求得孩子歡心而允許他爲所欲爲。而是因爲,好的關係讓人勇敢地面對困難,克服眼前的挫折。安全感是一切教育的基礎。”

2. 設定限制

“不管有什麼原因,不管有多氣,不能傷害到別人。”

3. 安撫與自我安撫

通過音樂、言語、肢體接觸等方式幫助孩子平復情緒。氣頭上不適合講道理,就算講也是聽不進去的。給孩子一點時間讓自己安靜下來。

最重要的是,在孩子憤怒情緒頂峯的時候,父母要保持冷靜。英國著名的兒童教育專家凱瑟琳·梅維斯把孩子的情緒爆發形象地比喻爲“情緒山峯”:

第一個階段:認爲都是別人的錯;

第二個階段:意識到是他們自己的行爲讓其陷入窘境;

第三個階段:嗚咽以及接受了事實;

第四個階段:精疲力盡、迴歸平靜。

真正講道理的時間,是接受事實迴歸平靜以後。

4.轉移或分散注意力

想一些開心有趣的事情,被有意思的活動吸引。

5. 肢體活動

打沙袋或者枕頭等,生氣帶給我們的不單是想法層面的,還有生理上的反應,像是心跳加速、忍不住握緊拳頭、臉發紅、身體發熱等,憤怒通過肢體活動能夠得到一定的釋放,這是安全不傷害他人的方式。

郭濤的孩子石頭是個閒不住的多動性格,郭濤爲就會陪着他打拳,陪着他追逐嬉戲,到最後自己喘的不行,還要忍受石頭沒輕沒重的拳頭,郭濤一點怨言都沒有,反而覺得這樣能夠釋放孩子的精力,同時還能夠跟孩子打成一片是非常美好的事情。

這個方法可以借鑑一下,讓孩子跟自己來場枕頭大戰,通過遊戲的方式釋放情緒。

6. 創造性的表達

我們還可以引導孩子做一些創造性的表達,比如塗鴉、亂劃、把積木堆高推倒,用玩偶做場景再現,這些都是安全的疏解方式。

7. 引導孩子把感覺說出來

讓孩子和能夠理解狀況的人交流:“發生什麼事情了?有什麼樣的感受?可以怎麼樣做?”

8. 承認孩子憤怒的感受

承認憤怒並沒有錯,比如:剛剛xx拿了你的東西,你很生氣。而不是說,你不應該生氣,這樣否定了孩子的感受,不利於情緒的疏導。

“憤怒無需預防,只需要避免破壞性的表達。需要學會接受這些情緒不能被付諸行動。在經歷這些情緒的時候,不要傷害他人和自己。”

“情緒不分好壞,都是孩子成長的動力。”人生路上,如何應對和控制情緒,尤其是“憤怒”,是我們的必修功課,讓我們一起努力。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