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別再給孩子灌輸這些負面信息了,後果真的很嚴重!

別再給孩子灌輸這些負面信息了,後果真的很嚴重!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01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語言暗示的力量,真的很強大。正面的暗示,能讓人信心百倍,即便遇到困難也有堅持下去的決心;而負面的暗示,則會讓人灰心喪氣,否定自己,不自信、沒動力

語言暗示的力量,真的很強大。正面的暗示,能讓人信心百倍,即便遇到困難也有堅持下去的決心;而負面的暗示,則會讓人灰心喪氣,否定自己,不自信、沒動力。

孩子的成長,最需要的就是積極健康的環境,可是大人們由於工作壓力、長久養成的說話習慣、焦慮情緒等,總是不由自主地給孩子傳達了非常負面的情緒:

孩子早上起晚了,要遲到了,我們脫口而出:“這都幾點了,還撅着屁股睡!這孩子怎麼這麼懶散呀,跟誰學的呢?”

放學路上,孩子好動,跑跑跳跳,結果不小心摔倒了,我們脫口而出:“活該,讓你淘氣!老老實實走個路不行是吧?猴神經什麼?”

別再給孩子灌輸這些負面信息了,後果真的很嚴重!

在家寫作業,孩子字寫得不工整,我們生氣地說:“你這是刮西北風了?還有個字的樣子嗎?橫平豎直懂不懂?我剛教完就忘啦?”

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的孩子,會有很深的不被理解、不被信任感,因爲孩子在爸爸媽媽眼裏做什麼都不對、做什麼都做不好。但是呢,爸爸媽媽又沒有及時告訴孩子應該怎麼做。

於是,很多孩子就變得對家長有埋怨、牴觸情緒;而家長呢,也很鬱悶,明明都是爲孩子好,可爲什麼孩子還跟自己對着幹呢?

當孩子表現不好時,如何去正面引導?

別再給孩子灌輸這些負面信息了,後果真的很嚴重! 第2張

(1)就事論事,不要急着給孩子打標籤

很多時候,當孩子表現出某一方面的缺點時,家長很容易把這個缺點擴大化,然後以偏概全地給孩子貼個標籤。

比如,小孩子見了陌生人不敢打招呼,我們脫口而出的一句話就是:“這孩子怎麼這麼害羞呢,沒點禮貌,見人也不打招呼!”

在這個平常的例子中,“害羞”“沒禮貌”就是我們隨手給孩子打上的標籤,這對孩子的內心還是有打擊的。

對於小孩子來說,社交範圍本來就很小,怕見陌生人是很正常的表現。孩子並不是真的“害羞”“沒禮貌”,只是家長沒有正確引導而已。

別再給孩子灌輸這些負面信息了,後果真的很嚴重! 第3張

我之前接觸過一位媽媽,她在面對不愛打招呼的女兒時,從來不會強迫。每次見到熟人,媽媽都會模仿小孩子的聲音,語氣歡快、細聲細氣地喊一句“阿姨好”“爺爺好”“奶奶好”,然後,孩子就很開心地跟着喊。

(2)多說“應該怎麼做”,少說“不要做什麼”

家長都是愛孩子的,雖然有時候話說的有點重,但也是恨鐵不成鋼。不過,教育孩子時的用語也是有講究的,同一句話,換個說法,效果往往截然不同。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把我們的批評埋怨,換成正面的鼓勵、暗示。

比如:大冷天的,孩子不想穿外套,與其說“不穿凍死你”,不如說“穿的暖暖活活,才能跟小朋友好好玩呀。”

孩子用過玩具、繪本後不收拾,與其指責孩子“邋遢”,不如說“現在把玩具整理好,下次找的時候才方便”。

別再給孩子灌輸這些負面信息了,後果真的很嚴重! 第4張

當孩子寫作業慢時,與其罵孩子“磨蹭”“墨跡”,不如告訴孩子“好好寫,寫完咱痛痛快快地玩”。

當孩子寫字不認真時,與其罵他“螃蟹爬的”“狗撓的”,不如說“你把這個橫寫得平一點,會比現在更好看”。

其實,家長要想給孩子時刻傳達正面暗示,自己首先就得做個積極正能量的人,遇事多些冷靜的思考,多些耐心,嘗試着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理解問題,這樣時間長了,你就能更好地接納孩子的各種情緒,而不是動不動就發火。

畢竟,如果能和顏悅色解決問題的話,誰願意大動肝火呢。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