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當父母吵架不可避免時,如何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當父母吵架不可避免時,如何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17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夫妻拌嘴是常有的事情,因爲一件小事而吵起來,可是當你有了孩子以後,當着孩子的面吵架對孩子的影響極壞,當父母吵架不可避免時,如何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林宥嘉在參加蔡康永的《男子甜點俱樂部》時,蔡康永讓他挑出三首歌來,讓甜點師以歌爲主題做甜點。

胡皓佑抽中了《想自由》,他做了款甜點:精美的荊棘冠冕托起巧克力慕斯蛋糕,再往上是翻糖蛋糕造型:張開雙翼的鴿子、火烈鳥和牢籠。

蛋糕的背後是憂傷的回憶:

我小時候生活在爸爸媽媽營造的低氣壓環境裏,每天放學回家,都得先看他們的臉色。如果他們笑哈哈,我就敢多講一些,如果他們低氣壓,我就不敢講話。感覺自己活得很累很累,但年幼的我又沒辦法反抗。

我曾對他們說:你們可不可以不吵架?

可是沒有用。

我與他們,就像《想自由》的歌詞:人與人之間,有時候溝通也是沒有用。

我願自己是那蛋糕上的鴿子,希望我的家是和和睦睦的;火烈鳥是我想要自由的心不曾磨滅;牢籠則是我內心的桎梏;而荊棘冠冕,是我曾受過的傷。

即使時隔多年,也讓我們看到當年那個孩子,是多麼的無助與惶恐。

如今的胡皓佑,雖然已經是一名出色的甜點師,但童年的傷痕仍沒有癒合完全。

當父母吵架不可避免時,如何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著名的家庭治療師維吉尼亞?薩提亞說:“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這聯繫或許影響一生。”

每個孩子在面對這個未知世界時,無時無刻都會受到家庭的影響。

父母的思想觀念、性格特點、行爲方式、夫妻關係等,不知不覺間就沉浸在他們的心靈深處。

可以這麼說,每個孩子一生路途的背後,都隱隱浮現原生家庭的影子。

而父母之間破壞性的衝突,對他們的影響深遠。

太多的心理研究證明:6到12個月的嬰兒,即便在睡着時,也會對父母爭吵時的語調有所反應。

從1歲開始,嬰兒就具有分辨父母情緒和感知衝突的能力了。

即使是已經成年的孩子,對父母之間的衝突仍然異常敏感。

孩子永遠不會因爲習慣而忽略父母之間的破壞性衝突。

耶魯大學醫學院兒童和青少年研究與教育項目主任瓊·考夫曼曾長期跟蹤研究兩組兒童,其中一組是快樂健康的兒童,另一組是處於父母長期不和的、在忽視或受虐行爲裏的兒童。

結果發現,長期處在父母不和的環境中、遭遇情感創傷的孩子,DNA出現了近3000處表觀遺傳變異,23條染色體均都受損。

受損的那部分,主要是負責鎮定壓力反應的基因。

這是相當可怕的現象。他們如此形容:如果用汽車來比喻孩子,那麼這些孩子身上,有一組關鍵的剎車片失靈了。

當父母吵架不可避免時,如何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第2張

父母的每一次破壞性衝突,不經意間會在孩子的人格形成裏留下傷痕,宛如海浪拍打礁石,總是會激起朵朵浪花。

影響孩子的親密感

我們的喜怒哀樂都會牽動他們的情緒,雖然他們並不知曉如何正確的表達。

特別是7歲前的孩子,正是克服羞恥、懷疑、內疚感的關鍵期,也是從這個世界中獲得信任、主動、自主感的重要期。

他們從社會環境裏接受的是家庭和睦的信息,但父母的不和,與他們所接受的信息相違背。

他們不知如何處理人際關係。

有許多人恐婚,背後的原因只有一個:他們的父母一生都在吵鬧衝突,死磕到底,讓他們覺得婚姻沒有任何意義。

影響孩子的責任感

幼年期到童年期的孩子,正處在自我完善的成長期,對這世界充滿自我。

他們會做些出乎意外的事(不吃飯、不做作業、生病、自殘等)來分散父母的注意,力圖讓父母不爭吵,他們不自覺地承擔起家庭的拯救者這個角色。

如果是天生內向氣質的孩子,往往會成爲無能者或者冷漠者。

當他們發現無事無補時,心裏就生髮莫名的愧疚:我不好,我沒用,我無法做爸媽的粘合劑。

知乎上許多網友談到童年時面對愛吵架的父母時,往往都充滿內疚:我沒有用,不能幫助他們。

影響孩子的安全感

孩子一看見父母吵架,他就失去安全感。

連他最信任的父母都如此暴躁,這世界他還能相信誰?

因此在孩子面前吵架,最好夫妻要在孩子面前和好。

過早的懂事

他們往往會比同齡的孩子更成熟、更懂事。

過早懂事的孩子讓人心疼。

星爺周星馳,看着父母從不和到爭吵最後離婚,而後母親靠一人之力供他們兄妹三人長大。

當他功成名就後,在一次節目中,他母親說:有一次,她特意買了雞腿給孩子吃,可星爺居然把雞腿掉在地上,爲此她耿耿於懷幾十年。

星爺說出真相:如果我不把雞腿扔在地上,你會吃雞腿嗎?

當父母吵架不可避免時,如何減少對孩子的傷害? 第3張

生活本來就是一首交響曲,充滿來自不同的聲音,或是美好,或許陰暗。

我們應當如何做,才能讓那不和諧的聲音在孩子心理沒有形成傷害呢?

避免破壞性衝突

衝突有兩種,一種是有利於解決問題的建設性衝突,一種是傷害身心的破壞性衝突。

建設性衝突往往是因爲各自的看法、見解等不同而形成。是出於明確邊界,釋放情緒,解決問題的目的而發生

但在衝突的過程中,要努力控制情緒,避免成爲破壞性衝突。

破壞性衝突包括:

言語攻擊:辱罵、侮辱、威脅……

身體攻擊:毆打、推搡……

冷戰:迴避接觸、分居、離家、生悶氣……

對孩子坦誠

告訴孩子,爸爸媽媽有意見不一致的事,這是很正常的現象,沒有兩個人能夠在所有的事情上意見一致。

當孩子的面和好

在孩子面前發生衝突,就要在孩子面前和好。

不要在孩子面前互相批評、責罵對方。

讓孩子知道:吵架是暫時的,所有的衝突都會過去。

告訴孩子,我們還是愛着他

給孩子愛的保證,讓孩子真正感受到我們愛他。

電影《怦然心動》中,小女孩朱麗一家感情融洽,但生活比較清貧。有一天爸爸媽媽發生激烈地爭吵,因爲爸爸把家中大部分錢拿來照顧智障的弟弟,從而使生活拮据。

朱麗覺得是自己引發了父母的爭吵,心裏非常難過。

當爸爸媽媽冷靜下來後,爸爸對朱麗說了親情的重要,也表白對媽媽和孩子們的愛與感謝。

媽媽也告訴朱麗,媽媽一直都愛爸爸也一直愛她。

於是,朱麗從傷心難過的情緒中走出來,開開心心地把院子收拾得井井有條。

不要讓孩子站隊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孩子拉進來,讓孩子做評判,或者讓孩子站隊,這並不可取。

甚至有的責怪孩子在爸爸媽媽吵架時,你沒有幫媽媽(爸爸)說話;或者沒有勸我們不要吵架。

告訴孩子:爸爸媽媽的事與你無關。

不要過早地讓孩子背上沉重的枷鎖,他們沒有義務爲我們的不良情緒承擔責任。

我們是孩子的心之所在。

他們愛我們勝過我們愛他。

當他們學着用眼睛看世界,用耳朵聽世界之始,便依賴於我們,此時,我們就是他們的全部幸福。

而我們,能在他們童年時期,給他們最好的禮物便是父母相愛的環境。

即使不能相愛也不要在孩子面前相害!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