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面對熊孩子,哪位媽媽不是“不吼,受不了”?

面對熊孩子,哪位媽媽不是“不吼,受不了”?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最近孩子爸經常出差,完全是我一個人帶兩個的時間忽然多了好多。然後,好多時間,特別是早上起牀吃早餐去上學的時間,跳跳的磨蹭散漫態度總是能把我的忍耐力逼到爲零。

每次讓他起牀快點換好衣服刷牙洗臉吃早餐,只要不提醒,20分鐘後他還在脫上衣,脫到一半躺下來發呆……

吃早餐,吃一口可以吃十分鐘,一直神遊海外。眼看快要遲到了,你都急死了,他還散漫地來一句:“媽媽你急什麼呀!”每每這樣,能不火冒十丈嗎!

很多媽媽在後臺留言都說:“道理都懂,面對孩子這樣那樣時,真的控制不了發飆啊!”

每次對孩子發火,腦海裏有兩個小人對話,一個說“氣死了,我要爆發了!不爆發當老孃是病貓!”,一個說“冷靜冷靜,吼叫不能解決問題啊!”。

結果,總是那個憤怒的小人捷足先登快人一步搶走控制權。冷靜的小人總是一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很多媽媽每天都在“開吼-崩潰-內疚”的死循環裏掙扎。

經典繪本《我媽媽》裏面有一頁是媽媽變成一頭獅子,“我媽媽吼起來像獅子一樣兇猛”。每次跳跳看到這一頁,都會說:

“這樣的媽媽好可怕啊!我希望我媽媽不要變成獅子。”

現在跳跳五歲,表達能力越來越厲害。每次我大聲一點對他說話,他皺着眉對我說:

“你幹嘛那麼兇咯,我又沒做錯什麼!我不喜歡你這樣子!”

他一臉的委屈,眼睛發紅,忍着淚水在打轉。

“如果教養是爲了讓孩子更好,爲何要讓孩子感受這般恐懼?”

倫敦經濟學院的研究對一萬九千名出生於千禧年之後兩年的孩子做了調査,分別在他們快一歲、三歲、五歲和七歲時訪問了父母、學校老師和孩子的哥哥姐姐們,從而比對不同父母的教育方式。

結果發現母親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精神健康起着主要的作用,對孩子大吼大叫、嚴厲懲罰和故意忽視只會讓他們產生更多的行爲問題。

孩子的錯,都是大人的錯。

我一直學習情緒管理,也在後臺經常跟媽媽們說:

家庭教育最重要的一步,是父母學會情緒管理。

你責怪孩子亂髮脾氣,你有沒有反省過自己是不是也在孩子面前亂髮脾氣?

你責怪孩子總是用哭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你有沒有教過他真正的解決辦法,而不是大喊“哭什麼哭!”

你自己都沒做好情緒管理,孩子又怎麼會學會怎樣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呢?

面對熊孩子,哪位媽媽不是“不吼,受不了”?

之前看《卡爾威特的教育》,裏面以孩子的口吻寫的幾句話,每次想起都讓我感動。特別是被孩子氣得頭頂冒煙時,被他的磨嘰拖拉磨得耐心喪盡時,看着這些話,覺得特別內疚,很快又恢復滿血平靜狀態。

分享給大家共勉:

1.我的手很小,無論在何時,請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

2.我的腿很短,請讓我慢些走,好能跟上您。

3.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樣見過世面,請讓我自己慢慢地觀察和發現。並希望您不要對我過分的限制。

4.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請對我的反應敏感些,不要整天責罵不休。

5.我需要您的不斷鼓勵,不要經常嚴厲地批評、威嚇我,您可以批評我做錯的事情,但是不要責罵我本人。

6.請給我一些自由,讓我自己決定一些事情,允許我不成功,以便我在不成功中吸取教訓,總有一天,我會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道路。

7.請讓我和您一起娛樂,孩子需要從父母那裏得到愉快,正像父母需要從孩子那裏得到歡樂一樣。

8.家務事是繁多的,而我的童年是短暫的,請多花些時間給我講一點世界上的奇聞,不要只把我當成取樂的玩具。

9.請愛護我,經常訓練我對人的禮貌,指導我做事情,教育我靠什麼生活。

我想父母的“不忘初心”,說的就是:

當初,我們對這個小天使的唯一願望是健康快樂成長。

但是,孩子越長大,我們卻慢慢偏離了方向,對他大吼大叫,對他沒耐性,對他充滿怨氣,然後每次都不斷自責和內疚。

很想引用書中的一句話:

教育孩子是最考驗耐性的事,很多父母動不動就火山爆發,打罵孩子,雖然他們把孩子嚇得夠嗆,表面上管住了孩子,實際上沒有解決任何問題,他們不知道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是心平氣和。

面對熊孩子,哪位媽媽不是“不吼,受不了”? 第2張

有很多父母說,不吼不行啊!他都不入耳,不吼的話他完全沒反應啊!但是你想想看,每次你對着孩子大聲吼叫的時候,他當時可能有反應,但是下一次呢?相同的事情上他又這樣,一點改變都沒有對不對?

那吼沒有用,可以用什麼呢?我想我們可以試試這樣做:

1.家長管理好自身情緒。你是孩子的一面鏡子,家長管理好自身情緒,當父母給孩子以同情時,他們從家長身上學會如何同情他人。

2.兩個人都生氣的時候,可以說“我們兩個人現在都很生氣,我現在不想說話,要冷靜一下。”過一會再談。離開現場也是好辦法,例如自己去房間冷靜好再出來。

3.從孩子的角度去看一下他爲什麼這麼,真正理解了他的內心感受,也許你就不會那麼生氣了。如果老爲同一件事跟孩子發火,不妨先找一下原因,避免讓這樣的情況重複發生

4.允許孩子哭,哭也是一種重要的情緒表達。可以陪着他,等他哭完再溝通。

5.教會孩子“可以做什麼”,而不是“不可以做什麼”。在神經學上,要改變一個行爲最好的方法是用你要的行爲去取代你不要的行爲。

6.可以試試換另外一個人來處理孩子的狀況。

7.主動跟孩子道歉,如果孩子也對你發脾氣,可以請他跟你說對不起。互相尊重就是這樣。

“教養的初衷,都是爲了孩子好。然而,教養孩子固然要緊,但請別忘了親子關係比教養重要。不要爲了教孩子,而不斷與孩子發生衝突;不要爲了孩子好,而強逼孩子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情;不要爲了孩子好,而不斷批評與責罵。”

用孩子害怕和恐懼的方式對待孩子,其實只是父母對於無法掌控孩子的情緒宣泄,但是過後無盡的後悔和內疚又讓自己感到不安。

在吼孩子的時候,其實臉是“猙獰的”。每次想要對孩子發火的時候,除了想千萬遍“親生的親生的”,還是要多想想爲什麼要發火,爲什麼自己的情緒又沒控制好了。爸爸媽媽,試試吧,我覺得挺有用的!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