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早教 > 教育資訊 > 爲什麼你陪娃陪到心塞塞,別人卻陪出愛和成長?

爲什麼你陪娃陪到心塞塞,別人卻陪出愛和成長?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6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前段時間,陪娃作業“陪到心肌梗塞”,“吼出精分”等帖子,鮮活呈現瞭如今家長面對孩子作業的無奈。

作業和學習,這個佔去孩子生活大半時間的事情,卻伴隨着如此多的雞飛狗跳、情緒波動、責罵暴力,孩子還有多大可能性發自內心愛上學習呢?

一個對學習失去動力和興趣的孩子,未來又如何對工作和生活激情滿滿、積極主動呢?

決定孩子起跑線的,不是天價學位房,不是出國留學,更不是上不完的培優班,而是在一個個普通的生活細節中,你陪娃的狀態和方式。

真正決定孩子未來人生差異的是:當你陪娃作業陪到雞飛狗跳、心肌梗塞時,“別人家的父母”卻陪出愛和成長。

昨天有幸見到黃老師,黃老師說:“鄭海英老師主講的《學習的身心基礎》的第一節課,如果領會其中的核心精神——用更廣闊的視野看待學習,將會受益匪淺。”

原本,我覺得我對這個部分掌握得蠻好的,我已經可以把孩子做其他事情都看作是學習的一部分。

黃老師的一番話讓我更加豁然開朗,他說:

一個孩子如果考試成績考差了,在這個過程中,他需要面對老師、面對同學、面對家長、面對考試成績差之後如何克服學習中的困難等等。

而這些都讓他學會未來如何面對困難和挫折,爲將來的人生積累寶貴的經驗。

這不也是學習嗎?

這也應了黃老師之前說的一句經典名言:

用問題的視角看世界,滿世界都是問題;用資源的視角看待世界,滿世界都是資源。

當我們帶着資源的視角,任何問題都可以成爲資源;養育孩子過程中,任何情況的發生,都可以作爲孩子成長的契機。

昨天晚上,發生在孩子身上的一系列事件,恰好印證了黃老師的說法。也幸好有黃老師白天的點撥,使得我這次可以發自內心平靜地面對孩子反覆波動的情緒。

爲什麼你陪娃陪到心塞塞,別人卻陪出愛和成長?

昨晚孩子的作業看似不多,但其中有一項語文作業是寫詞語卷,而且第二天就要考這個知識點。

這個看似簡單的作業,卻從孩子一年級開始,就成了讓她非常頭疼的作業。孩子進入五年級之後,情況大爲改善,每次做這個作業的速度提高很多,她基礎知識的掌握比以前好多了。

昨天這個作業有點特殊,兩大段的背誦課文之後,要根據課文原文填空,其中有兩段課文她背得不熟,另外兩段課文,老師似乎從來就沒有要求背過,她看到後就產生了很大的畏難情緒。

我問她:你需要媽媽幫忙嗎?

她說:需要你陪我寫。

我說:媽媽來告訴你一種學習方法,可以讓你又快又好地完成這項作業。

於是,我和她一邊看課文原文,一邊看試卷上的填空,我來讀試卷上已經寫出的字,讓她讀出需要填空的部分。她發現這樣的速度非常快,非常開心地把其中一段內容完成了。

我們做到第二個背誦的時候,她突然發現她需要塗改很多地方,因爲部分內容是她在學校裏面憑着記憶寫的,寫了又錯,錯了又改,改得卷子上已經面目全非了。

向來對試卷整潔度有點潔癖的她,感覺非常非常難受,眼淚立馬就出來了,哭着說:太多的塗改了,太難看了!太難看了!

爲什麼你陪娃陪到心塞塞,別人卻陪出愛和成長? 第2張

看到孩子情緒激動,我立馬肯定她的情緒和情緒背後動機:你很傷心,因爲試卷塗改得很厲害,不好看,說明你現在對卷面的整潔要求非常高。咱們一起想想辦法吧,你覺得可以怎麼做呢?

顯然,這時候她還處於心靈封閉模式,腦子處於爬行腦的狀態,沒辦法想出解決的方案。

我繼續說:要不要媽媽離開一會兒,你跟你的傷心自己待一會兒?

她不同意,於是,我說:我有幾個想法是不是可以供你參考呢?

我問她:如果有空白的試卷,你願不願意再重新寫呢?

她竟然說願意!這可真的是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因爲這一張詞語卷眼看就要全部完成,她竟然願意再寫,看來孩子現在真的對自己有要求了。既然她願意再重新寫,我提議我們想一想用什麼辦法,可以得到一張試卷。

我提出兩種方案:一種是,媽媽可以來協助你,把試卷抄一遍,然後你再來填空;第二種,我們看一看有沒有家長在羣裏面發了試卷的照片,我們打印出來。

她說打印的太難看,抄的也太難看,似乎對這兩個方案都不接受。

我看了一下微信羣裏,正好有家長髮出照片來,我想可以試試看。於是就讓她先寫其他的作業,我和老公一起,試着把微信裏面的照片導出來,看看能不能打印得更清晰一些。

等她把其他的作業寫完,看到了一張打印出來的空白的詞語,哇的一下又哭了,因爲她覺得打印出來的底色灰灰的,非常醜。

我知道孩子還沒從崩潰的情緒中恢復回來,她還需要我的進一步的支持和幫助,於是,我平靜地問她:那你現在是選擇原來的有所塗改的試卷呢?還是從打印的這個上面再寫一遍呢?

她說:還是原來的試卷吧。

儘管我們費了一些功夫調整打印試卷,但我還是尊重她的選擇。

爲什麼你陪娃陪到心塞塞,別人卻陪出愛和成長? 第3張

等她心情平靜一些,我簡單跟她聊了幾句:如果以後你有個寶寶,她做詞語卷這樣的作業,一種情況是背的很熟練,又快又好地完成了;另外一種情況,就像你今天這樣有點困難,你覺得喜歡哪一種呢?

她毫不猶豫地說:我喜歡第一種。

我說:我覺得你今天雖然是第二種,但其實你的收穫比第一種更大了。

孩子有點困惑地看着我。

我說:

第一個收穫是,我發現你竟然願意重新再寫一遍詞語卷,願意挑戰自己,對自己的書寫越來越有要求。

第二個收穫是,你學到了如何快速地完成按課文內容填空這樣的作業,其實不需要滿篇的背誦,只需要按照提示詞弄下來就可以了。

第三個收穫是,我和爸爸也學會了如何把照片處理得清晰一些,打印得好看一些,雖然最後你沒有用,但我們也學到了一項新的本領。

然後,我又帶她到情緒臉譜掛圖前,讓她依次指出來,這個晚上自己經歷了哪些情緒。她依次指出傷心、難過等幾個情緒。當她看到“絕望”這個情緒時,說也有一些這個感覺,是在看到打印的空白試卷時,有些絕望。

看來,她還沒有完全放下不整潔的試卷,我需要看到孩子絕望情緒背後更深的東西。

我說:

情緒雖然沒有好壞之分,但是這些情緒似乎看起來是削弱我們能量的,不過體驗一下這些情緒,也是非常寶貴的經歷。

這會兒她的心情好了很多,但等她看到時間到了九點鐘,哇的一聲又哭了。

她說:如果要做完每天制定的必做的事情,看書的時間又不夠了。

原來,她今天從學校拿回訂閱的雜誌,想着寫完作業之後痛痛快快地看書,眼看看書的時間沒了,她覺得非常非常的痛苦。而每日必做事,也是她自己制定的,她自己很想堅持。

看到孩子的情緒再次起伏,我依然很平靜,繼續肯定她:

媽媽看到你非常想看書,又很想堅持自己每天制定的必做事情,非常有毅力。你現在的心情是不是有點糾結?你今天困不困?

她說不困。

我說:那也許我們也可以破一下例,比如說稍微晚一點睡覺。

她說:那好,我要看書,我今天晚上不睡覺,一直看書。

於是,她自己快速的收拾好書包,趴在地上,美滋滋的沉浸在她的報刊當中。

爲什麼你陪娃陪到心塞塞,別人卻陪出愛和成長? 第4張

等她從書中擡起頭,已經過了十點,超過了我們平時約定的睡覺時間。

我:你還打算做自己制定的每天必做的那幾件事嗎?

她說要做。

我:今天寫詞語卷是不是可以作爲語文聽寫,今天早上的小朗讀是不是可以作爲今天的朗讀呢?

她:不,我已經兩天沒有在微信羣裏大段朗讀了,我要朗讀。

既然她那麼堅決,我就支持她啦!於是,我協助她快速完成了微信朗讀、漢字聽寫、英語聽寫等作業,每個事情大約用時2到5分鐘,一共用了10分鐘就完成了她計劃的每天必做的事情。

洗澡的時候,我結合今天幸福雙翼發的精品文章,跟她分享了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愉悅的心情是生產力,好的心情可以提高學習效率。(點擊此處即可查看文章)

接着,我問她今天最難過的事情、最開心的事情、最有收穫的事情。經過一晚上的情緒波動,我想帶孩子梳理一下情緒,讓孩子有意識地把情緒的體驗轉化爲一種有意識的學習。

她說最難過的事情是打印的試卷好醜,最開心的事情是盡情地看了書,最有收穫的事情是學會了背誦填空的方法。

晚上睡覺時,老公說:今天我真佩服你的耐心,要是我早就崩潰,早就暴躁了。

我覺察了一下,以前如果遇到這樣的情況,我可能會表面上很耐心,但內心其實是強忍。

但今天幸運地得到黃老師的點播,我一下子豁然開朗:真正做到了接納孩子,真正的從孩子反覆的情緒波動中,發掘到有助於孩子成長的契機。

同時,結合海英老師《學習的身心基礎》課程的內容,我更理解敏感的女兒的“敏感”。

她對情緒、對事物的細微內容都非常靈敏,正是因爲她的敏感,讓我這樣一個大大咧咧的人開始了細膩的覺察。

這何嘗不是女兒帶給我的成長呢?

回顧今晚陪娃作業的過程,我覺得還有一些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

第一,引導孩子懂得對他人付出表達感謝。

儘管她覺得打印得很醜,但爸爸媽媽已經盡力了,對於爸媽已經付出的部分,女兒需要有感謝的意識。

第二,要引導孩子自己去想出一些解決問題的方案。

今天都是我提出方案,由她作出選擇。我當時更多的考慮到時間的問題,沒有留給她自己慢慢選擇。

第三,孩子提到了看到打印試卷之後“絕望”的情緒,還需要我進一步覺察和探索。

直覺告訴我,女兒因爲作業中的一些細節而反覆崩潰,這意味着在她內心有一些累積的東西,需要進一步探索和疏導。

爲什麼你陪娃陪到心塞塞,別人卻陪出愛和成長? 第5張

孩子可能因爲一件成人眼裏微不足道的“小事”而情緒波動,每一次情緒的波動,都是考驗家長定力、心態與智慧的時候,也是孩子新的成長髮生的契機。

當你因此焦慮、煩躁甚至氣不打一處來時,此時,你的狀態與孩子毫無差別:你們都是處於情緒緊張、心靈封閉的“動物腦”狀態。此時,再多嘮叨、道理、責罵,教育又從何談起呢?

當你能像這位媽媽一樣,在孩子每次情緒崩潰時,平靜面對、啓發式提問、接納肯定,那麼,孩子每個“問題”就成爲你走進孩子內心的機會,成爲孩子成長的契機。

父母在家庭教育上的定力、智慧,纔是真正決定孩子人生“起跑線”的關鍵。


教育資訊
故事繪本
胎教知識
行爲心理
智力發展
學前教案
幼兒園教育
親子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