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孩子一哭就抱嗎 哭聲免疫法的危害

孩子一哭就抱嗎 哭聲免疫法的危害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94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哭聲免疫法”曾在西方盛行多年,在中國也有類似的“經驗”傳統,認爲孩子哭了不抱,不哭才抱,這樣孩子就不會那麼愛哭,養育者也能越來越輕鬆。

這個“哭聲免疫法”就是從心理學行爲主義創始人約翰·華生的本能理論衍生而來,他幾乎把孩子當成“機器”來訓練,他的幾個孩子就是在“行爲塑造”之下“訓練”並培養長大的。

然而這樣被養育長大的孩子後來怎樣了呢?他的大兒子自殺、女兒多次自殺未遂,小兒子一直流浪,靠他施捨才能生活……

當時的西方,因爲哭聲免疫法見效快,所以風靡一時,結果在孩子長大後,輕則睡眠障礙,重則人格障礙甚至精神分裂。華生也被評爲美國人最討厭的人之一。

哭聲免疫法,以及孩子哭了要不要抱的爭議一直都在。在電視劇《我的寶貝》裏我也看到了哭聲免疫法的影子:

佟大爲飾演的全職奶爸袁曉凡,爲了訓練女兒袁曉女自主睡眠,將孩子單獨放在房間裏,然後坐在客廳邊看監控邊計時,不管孩子哭得多兇,不到時間堅決不去抱。訓練到第六天時,進門抱孩子的時間間隔已經延長到半小時了,煎熬地等到最後一秒,衝進房間卻發現,孩子自己已經哭着睡着了。這也讓袁曉凡覺得自己新學的哭聲免疫法非常有效。

視頻來源於網絡

我也問了身邊的一些寶爸寶媽,發現有不少人還真的用過這個方法,都說效果很好,孩子也不怎麼哭鬧了。

然而,哭聲免疫法的危害,我認爲家長們必須瞭解一下。

孩子一哭就抱嗎 哭聲免疫法的危害

哭聲免疫法的危害有多大呢?

心理學家埃裏克森認爲,要想讓孩子有個積極樂觀的性格,在嬰兒早期要給足孩子安全感。而因爲嬰兒還沒有辦法用語言準確地描述自己的需求,所以在大部分情況下,他們都是用哭的方式來代替。因此,爸爸媽媽在照顧孩子的過程中要給予他們無條件的愛和支持,不能放任孩子哭泣,然後掐準時間纔來安撫。

另外,英國育兒專家佩內洛普-莉赫博士實施的最新研究顯示,任由嬰兒哭泣會導致應激激素皮質醇分泌增多,可能會損害發育中的大腦,導致以後出現認知障礙。而長時間啼哭的嬰兒最終會停下來,不是因爲他掌握了獨自入睡的訣竅,而是因爲他已筋疲力盡,不再對獲得幫助抱有希望。

試想一下,當你發脾氣時,如果你的另一半每一次都是算好時間來哄你,一次比一次間隔的時間長,期待着哪天你會自愈。終於有一天你不對他發脾氣了,那是因爲他的方法有效,還是因爲你對他失望了?

當然,也不是說孩子就不應該哭,或是孩子哭了就會損害大腦,所有的孩子都會哭。不是哭泣對嬰兒健康不利,而是沒有得到父母即時迴應的長期哭泣會有損孩子健康。

那孩子一哭就抱嗎?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要先了解一下,孩子爲什麼會哭?其實,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哭代表了孩子不同的需求。

在1.5歲以內,寶寶餓了會哭、尿不溼溼了會哭、困了會哭、冷了會哭、熱了會哭、生病會哭,沒有安全感時會哭。所以這個年齡段內,土豆媽的建議是,寶寶哭了你就抱,但是一旦情緒穩定了,就可以把他放下來,讓他去自由探索、遊戲,但是你一定要在他的視線內。你也不要擔心未來會出現過來人所說的孩子會太依賴你。因爲這種教養方式下的孩子內心堅定,更勇於探索,會更獨立自主。

到了孩子2歲後,自我意識第一次的覺醒,受語言的限制,除了上述哭泣的原因之外,有時候確實會出現無端哭鬧。而這時我們已經和孩子建立了信任,所以當他哭鬧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先排除他哭的原因,如果是餓了就餵食,不舒服就及時就醫排除疾病,如果是無端哭鬧,我們就可以選擇晾他們一會,但是晾的時候有個底線,那就是不能離開孩子的視線。

如果你無法分辨出孩子哭鬧的原因,心理學家卡蘿拉·舒斯特認爲:孩子哭的時候,最先需要處理的是家長自己的情緒。不要對孩子說:不準哭,再哭我就不要你了。你要做的是走到孩子身邊,抱抱他,用行動告訴他:無論發生什麼,爸爸媽媽一樣愛你。當孩子慢慢停止哭泣時,你就可以和孩子聊聊哭泣的原因。在幫助孩子發現哭泣原因的過程中,一方面,能爲他們以後自己解決問題做鋪墊,另一方面能幫助你更加了解自己的孩子。

最後,借用一段話,教育的本質,是父母的自我修行,父母是孩子一切問題的根源,愛和自由是唯一的答案。真正獨立自主的人,一定是童年對父母的依戀得到足夠滿足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