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激發孩子內驅力的三重境界,父母記得收藏~

激發孩子內驅力的三重境界,父母記得收藏~

來源:育娃網    閱讀: 1.93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聽說過這麼一個故事:有一羣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門前嬉鬧,叫聲連天。幾天過去,老人難以忍受。於是,他出來給了每個孩子10美分,對他們說:“你們讓這兒變得很熱鬧,我覺得自己年輕了不少,這點錢表示謝意。”

孩子們很高興,第二天仍然來了,一如既往地嬉鬧。老人再出來,給了每個孩子5美分。5美分也還可以吧,孩子仍然興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給了每個孩子2美分,孩子們勃然大怒,“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他們向老人發誓,他們再也不會爲他玩了!

有人以此說明,獎勵能鼓勵孩子的行爲,其實很難解釋得通。畢竟,孩子一開始什麼錢也得不到,嬉鬧得還挺開心,到了第三天,每人還有2美分的獎勵呢,卻氣得不想玩了!

那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呢?它背後藏着如何激發孩子內在動力的奧祕。

激發孩子內驅力的三重境界,父母記得收藏~

聽着有點虛的“內在動力”

說的其實是三種心理需要

內在動力,也就是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很好理解,就是出於內心需要,產生的一種做事的動力,比如科學家寢食難安地想解決一個難題,孩子對一件事情沉迷其中的反覆練習……

跟這個相對的,就是外在動力,也就是爲了一個外在的原因做事情,比如爲了得獎/升職/考高分而幹一件事、爲了害怕懲罰幹一件事等等。

愛學習的孩子,我想都是出於內在動力,即使沒有外界的要求或獎勵,他們對學習的熱愛,也不會消失。那麼,怎麼刺激孩子產生內在動力呢?就不能不提對當代動機理論有重大影響的兩位心理學家Deci(下圖右)和Ryan(下圖左)。

激發孩子內驅力的三重境界,父母記得收藏~ 第2張

他們認爲,所有的人,包括孩子,都有三個基本心理需要:歸屬感(relatedness)、自主感(autonomy)和勝任感(competence)。如果得到滿足,內在動力就提高了。

第一種心理需要,是“歸屬感”,說的是讓孩子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無論結果如何,都能感受到愛、尊重和接納。

想象一下,你小時候參加興趣班,如果只有完成得好,父母才愛你,完成不好就被他們嫌棄,你對興趣班還能提得起興趣嗎?

第二種心理需要,是“自主感”,讓孩子感到行爲可以由自己決定。

兒子還小的時候,有一次,我從一個巧克力罐裏拿出一個給他,他偏不要,非要自己在巧克力罐裏摸啊摸啊,最後心滿意足地挑了一個出來。罐子裏巧克力雖多,在我看來都長得一模一樣,沒有哪一個比其它的更大,他摸個什麼勁呢?但因爲有選擇,是他自己決定的,爽啊。這就是孩子自主需要的體現。

挑巧克力這樣的小事還好,其它的可能就讓家長頗感困擾了,例如,孩子彈琴,坐姿和動作錯了,要糾正他,他還不高興,怎麼辦?

有時彈琴,兒子身體歪歪扭扭,他媽媽多提醒幾次,他也不高興。他媽媽就用手機拍攝他彈琴,彈一遍,讓他自己看一遍,平時讓他坐正,他還嫌煩,有了錄像,他也想在鏡頭前面好好表現,多彈幾次,他也發現,坐得歪歪扭扭的時候,彈得不如坐正時好聽,下次再讓他坐正,他也不會不高興了。

激發孩子內驅力的三重境界,父母記得收藏~ 第3張

兒子同時用左右手彈新曲子的時候,常常忘了換手,彈錯音,自己還沒發現,媽媽忍不住馬上糾正,他嚷着說,“彈琴又要看譜,換手很難,我都彈了好幾遍還不會!”他媽媽就說,“剛學換手彈曲子是有點難,你還記得剛開始彈琴時你手勢常常錯嗎?後來練小貓跳躍的樣子,就學會了,彈得挺好。”

後來他媽媽和鋼琴老師商量了下,下次學琴時,錄下了老師的示範彈奏,彈之前,讓兒子重聽一遍,一聽到音不對,馬上可以停下來;一起看譜,在要換手的地方,讓兒子自己畫上個記號……媽媽也不干預,只是在旁邊錄像。

家長採用不同的語言表達和做法,滿足了孩子心理需要,孩子行爲的配合度就提高了。所謂教育,正在於這些難爲之處吧。給孩子多一些的自主感,並非放任不管由着孩子,而是在可能的情況下儘量讓孩子有可以選擇決定的感覺。

最後一種心理需要至關重要,是“勝利感”,指孩子覺得他能做到。例如“我會畫水粉”、“我能滑輪滑”、“我能和夥伴合作搭樂高大樓”……

例如,孩子玩網頁小遊戲大部分是輸,爲什麼還愛玩呢?原因很多,其中之一是遊戲提供了及時的反饋,讓孩子看到了自己能力的提高!(上次玩580分,這次得了800分!勝任感提高了)

激發孩子內驅力的三重境界,父母記得收藏~ 第4張

不是說不能給孩子物質獎勵

但要分情況

Deci和Ryan認爲,只有這三種基本心理需要得到了滿足,孩子才能從外在動機,轉向內在動機。反之,原有的內在動機也可能會轉爲外在動機。

這就是我們開篇的故事的奧祕。

孩子原來是爲自己玩——有自主感,嬉鬧既是過程,也是目的,是自我決定的,甚至大家可以想象,如果老人出來制止他們“別吵了!”,孩子們很可能會心想“偏不!”“憑什麼啊”,玩得更帶勁了。

然而,他們一旦心滿意足地接受了老人每人10美分的獎勵,內在的部分就逆轉了,他們第二天就衝着拿獎勵(爲了外部獎賞,非自我決定)來嬉鬧了,自主感減少,嬉鬧就成了某種表演(而不是發自內心的),而表演是爲了獲得報酬。這時就變爲了外在動機了。

爲別人表演?多累啊!對方居然連續兩天任意降低“酬勞”,難怪孩子們要發怒了:

“一天才2美分,知不知道我們多辛苦!”

那麼,物質上的獎勵,會不會削弱孩子的內在動力呢?有可能,但前提還是要看,這個外部獎勵對孩子意味着什麼。

如果對孩子來說,獎勵意味着家長的某種操控,“只有你……纔可以……”,孩子的自主感下降了,受控感增加了,的確會削弱孩子的內在動力。

但如果物質獎勵代表着某種榮譽或對自己能力的肯定,能夠強化孩子的勝任感,例如參加學校航模比賽得到獎金800元,就不會削弱孩子的內在動機。

激發孩子內驅力的三重境界,父母記得收藏~ 第5張

所以家長朋友們,可以分下面這些情況,避免給孩子造成物質獎勵的“陷阱”:

1、描述性的鼓勵,比籠統的稱讚或獎勵更好。提供了更多的成就信息——勝任感。

不太理想的做法:

a. 不錯!或棒!——很容易失效,即便是好話聽多了也沒感覺。

b. 你作文如果多寫50個字,爸爸獎勵你2元——很可能孩子會爲了賺錢而湊字數,並沒有提高作文質量。培養的是“外在動力”。

比較好的做法:

“恩,我第一次看到你作文裏用媽媽和孩子來比喻地球和繞着地球轉的月亮,我覺得很生動呢”

2、慎用“如果……那麼……”、“只有……才……”

如果用,也要儘量減少操控的語氣。相反,增加孩子的理解、認可和親子情感聯結是有益的。比如孩子有時早上起不來,會遲到……

不太理想的做法:

“如果你起早點,準時到學校,那我就多給你一個小時的遊戲時間。如果還遲到,你就不用想玩遊戲了!”

比較好的做法:

“你早點起牀,準時到學校,我就能更早點買菜回家做飯,你有能早點吃飯,晚上,你就有多一點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了。”

“我今天送你到學校後,時間還挺早,上班的路上也沒那麼擁擠。謝謝你這幾天都起得這麼早,你是怎麼做到的?”——讓孩子自己表述,會更有成就感。

家長用監視,不相信孩子,試圖控制孩子,孩子缺少歸屬感和自主感,似乎總能感到身後銳利的眼光在監督自己,或者設定期限,把“幾點做完,我會來檢查的!”掛在嘴邊,或者強調社會比較,經常說“你怎麼總是做的不如鄰居家的小明!”……這些做法也都有損孩子的自主感,不利於形成內在動力。

3、當孩子做到的時候,可以用“特別慶祝”的方式給予孩子正面反饋,避免負面作用。

慶祝的好處是意外的驚喜,孩子不會以爲他下次做到了,自然還有獎勵(避免了“如果……就……”)

接上面的例子:“這一週你起得很早,準時到校,林老師也很驚訝呢。我們今晚去看場動畫片慶祝一下。”

4、讓孩子參與約定和協商,給孩子被尊重的感覺,也體會到自主感,也有助於形成內在動力。孩子如果提出自己的建議,用了自己想的方法,也通過自己的努力做的比原計劃更好,自然會更有助於形成內在動力。

例如12歲的孩子參加了10公里的馬拉鬆,按照約定可以獎勵他一部普通山地車。孩子說,“我能不能先不要呢,過兩個月如果我能跑下21公里多一點的半程馬拉松,你們獎勵我一部**品牌的山地車可以嗎?”

行!爲什麼不呢?!!孩子自己提出了一個更高的要求,願意去超越自己,獲得一個更大的物質獎勵。很好啊。

最後,就如開篇的小故事所呈現的,如果孩子對某項活動已經有內在動力,不必刻意進行物質獎勵。物質獎勵反而可能削弱孩子的內在動力。

幼兒健康
幼兒營養
幼兒教育
幼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