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1-3歲 > 幼兒教育 > 你的這些“暗示”,可能會毀了孩子

你的這些“暗示”,可能會毀了孩子

來源:育娃網    閱讀: 2.58W 次
字號:

用手機掃描二維碼 在手機上繼續觀看

手機查看

“你這孩子太懶惰了!”“你爲什麼總是這麼磨蹭?”“你爲什麼總不把東西放回原位?”當你看不慣孩子的某種行爲和表現時,是否也曾如此數落過孩子呢?

其實,反覆地強調或是責罵,不但改變不了孩子任何問題,反而可能強化了你對孩子的負面暗示,告訴孩子:你就是這樣的。

孩子非常的敏感和脆弱,也易受到心理暗示。正面的暗示會讓孩子積極向上,反之,則可能將孩子帶入深淵。

記得我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便祕,童年一直在吃藥、求醫、各種調理中度過。當有人評價“這孩子太瘦,多吃點”,我父母接下去就會跟一句“是啊,腸胃不好。”

其實我一直挺健康,無非就是不像其他孩子那樣每天早起就能上廁所。但奇怪的是,自從我上了大學,住進寢室開始“獨立生活”,竟然便祕就莫名地全好了。

我父親一大業餘愛好是研究養生,看完報紙養身版之後,常常就來各種“嚇唬”我。這方面的記憶始於我被把尿那會兒,當我媽抱着我給我把尿的時候,我爸都會各種舉例子擺理論來阻止:把尿對孩子不好,甚至會導致“脫肛”。

雖然當時的我還完全聽不懂這些字詞的含義,但不管怎麼樣,語氣聽起來,就是我的情況可能特別嚴重。

隨後,我常常會在便便時,不由自主地想到這些可能的“後果”,這種恐懼也不斷“泛化”。雖然我知道,這或許是他愛我的方式,

他覺得可以用各種提醒,防止我掉坑、走彎路。我想說的是,從我小時候的個人體驗來說,提前認知這些疾病信息對我的問題實在是毫無幫助,甚至讓我對便便產生更大的恐懼。

前幾年,我在豆瓣找到了一個叫做“拉不出屎”的組織,才發覺當年自己的那些情況壓根不是個事兒,根本就是焦慮的家長“過度關注”了我的便便問題。

你的這些“暗示”,可能會毀了孩子

我之所以要說自己小時候,被負面暗示限制得身心俱疲的實例,是因爲最近發覺我家樂樂,似乎也被一些負面暗示,不斷限制着。

6月底那會兒,雖還沒完全入夏,但溫度也升到35度上下,小孩子一動就滿頭汗,所以大多父母已經給孩子穿了短袖T恤。那陣子正值畢業季,樂樂所在的幼兒園大班一直籌劃着各種畢業照片,而我多次拿到照片後都發現,其他孩子穿着短袖,唯獨我家樂樂穿着長袖。

這顯然是我婆婆的風格。那次,我問樂樂爲何那麼熱的天,還穿着長袖?樂樂回答:“奶奶說了,我沒其他小朋友身體好,容易生病,所以我要穿得比別人多才行。”

這句話裏包含的信息,讓我似乎看到了小時候那個,不斷被暗示“你就是拉不出屎”的自己。我家樂樂跟我小時候略像,瘦得像排骨,身體也確實不如其他小朋友看起來皮實。

但這其實與讓她“穿得多”沒有關係,她應該獲得一些更正面的信息,比如:“樂樂非常健康,只不過比大多數同學苗條。”

苗條這個詞在當下,也完全是個褒義詞了。樂樂奶奶很好溝通,我倆也不存在任何婆媳矛盾,所以我坦誠布公糾正了她對孩子說的話裏所存在的問題:

1、直接告訴孩子

“沒其他小朋友身體好”是負面暗示,

應避免把這些負面暗示傳遞給孩子。

2、比別人穿得多,別人都可以穿短袖,

樂樂卻要穿長袖,這是在特殊化孩子,

這種刻意的特殊化可能會讓孩子自卑。

你的這些“暗示”,可能會毀了孩子 第2張

其實在生活中,很多不易被察覺的負面暗示一直在影響着我們,尤其在與孩子的溝通中,負面的暗示相當於一個“壞標籤”,會固化孩子身上的“小毛小病”,並使其擴大化成爲影響性格發展的因素。

父母所傳達出的負面暗示,對孩子來說殺傷力巨大,因爲父母是孩子心目中的權威,負面標籤會讓ta們覺得:“爸爸媽媽都這樣說我,那我一定就是這樣的人了。”

經典條件反射學說創立者巴甫洛夫認爲: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當孩子在心理上也“認可”了父母的負面暗示,就會不斷往父母所描述的負面形象上去靠攏。

比如一個才幾歲的小寶寶,在吃食物的時候可能會有選擇地吃自己喜歡的,而家長的評價就成了“這孩子就是挑食”“這個孩子吃東西嘴巴真刁”,

其實對孩子來說,或許“挑食”這個詞都尚且不在他的認知範圍裏,但在家長一再的強化之下,ta終於理解了“挑食”的含義。

“挑食”這一負面暗示就像一條“提示”一般,讓孩子不自覺地就對“挑食”這一行爲,選擇性地關注起來,漸漸地,還真的變得越來越“挑食”。

在孩童身上,類似的還有尿牀、口吃、粗心等問題,都與負面暗示有關。排除器質性的原因,這些問題大多都是由家長或老師,長期在負面暗示的不斷“強化”中形成的。

記得我小時候,總被評價“成績挺好的,就是有些粗心”,鬼知道是哪個老師帶頭這樣評價我,

搞得我之後總會因爲一道超簡單的填空題

扣掉1、2分,與滿分無緣。

很多孩子都會這樣,

被父母、老師們傳達的負面暗示的內容,給限制住。

你的這些“暗示”,可能會毀了孩子 第3張

負面的暗示會將一些不足擴大化,這就提示我們,與孩子的溝通中,要儘可能避免負面暗示的影響,多多使用正面積極的暗示。期望效應實驗是教育心理學中非常著名的一個實驗:羅森塔爾從一個小學的班級裏隨機挑選了一些學生,告訴老師,這些學生經過了特殊的測試,

ta們很有潛力,接下去會有長足的進步。

8個月之後,再次進行測驗發現,

之前被隨機選出的那些學生的成績

果真有了明顯的進步。

那些號稱經過測試的孩子,其實完全是隨機挑選出來的。之所以成績真的獲得了明顯進步,只是與教師的期待值有關。因爲有了正面的期待,所以老師對孩子施加的影響和評價也會不同,學生在老師的這種正面關注、期待之下,也會慢慢往好的方向發展。

這一實驗進一步證實的,其實是社會心理學的一個概念:自證預言,即人們先入爲主的判斷,會或多或少地影響事態的發展,並導致最後預言成真。

那對於家長來說,如果想用積極暗示來不斷改造孩子,不妨試一試以下三個方法:

用積極語言替代消極語言

典型的消極語言如“總是”“絕對”“永遠”等,其表達的語義往往比較極端,常常帶着絕望、否定的含義。

當你用這些極端詞彙與孩子對話的時候,容易增加孩子的焦慮感。家長表達出的語言會限定孩子的發展,用積極的語言替代那些極端、消極的語言,能傳遞給孩子積極正面的心理暗示,比如告訴ta“你可以的”“這個正是你擅長的”。

多用積極的暗示告訴孩子該做什麼,而非不斷強調不該做什麼。用表情、反應傳遞積極暗示,有時候當孩子表現出恐懼,並非恐懼事情本身,而是恐懼成年人的反應和看法。

比如,一個小寶寶在剛學會走路的時候,不小心摔跤了,這個時候孩子的反應,是大哭,還是淡定地自己尋找方法站起來,

或許依賴於家長的表情和反應。如果家長表現得驚恐慌張,手忙腳亂地去抱起孩子,這個時候,孩子會從家長的表情中習得情緒反應。

家長的反應也暗示了孩子——

現在我遇到了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於是,ta或許會因爲害怕而大哭。

如果家長當時的反應較爲輕鬆和淡定,

或許給到孩子的暗示就是,

摔跤似乎並不是一件大不了的事情,

我也不必爲此哭泣。

你的這些“暗示”,可能會毀了孩子 第4張

對興趣及潛能的“積極”關注

積極關注其實是人本主義心理諮詢的一種技術,對於來訪者言語、行爲的積極一面進行有選擇的關注,挖掘並不斷提示其自身存在的積極的一面,並以此促使來訪者發生積極的變化。

這給予家長的提示就是,孩子或許有優點也有缺點,當家長選擇性地對其積極的一面進行關注,並不斷鼓勵,使孩子也認識到自己的長處和優勢,逐漸地,孩子就能不斷髮揮其優勢,

並激發出內在的動力,樹立信心。比如,有些孩子可能成績一般,但畫畫特別好,那家長就可以不斷去積極暗示,這個孩子所擅長的一面,

如果ta能在畫畫方面獲得更多的自我效能高,提高自尊,或許也能逐漸帶動全面的發展。孩子會按照父母的期待而不斷調整、塑造自己,孩子的自我認知,取決於對外界反應的理解,尤其是父母的反應。

所以,你給予了孩子怎樣的“暗示”,就可能會塑造出怎樣的孩子。如果暗示是創作手法,那孩子就是你的作品。